一起答

2014年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临考测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 (  )

    • 正确
    • 错误
  2. 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  )

    • 正确
    • 错误
  3.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7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  )

    • 正确
    • 错误
  4.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 正确
    • 错误
  5. 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 (  )

    • 正确
    • 错误
  6. 只有发展性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  )

    • 正确
    • 错误
  7.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 (  )

    • 正确
    • 错误
  8. 洛克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0fill (  )

    • 正确
    • 错误
  9. 德育过程是由(  )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A.德育理念 
    • B.教育者
    • C.受教育者 
    • D.德育内容
    • E.德育方法
  10. 文艺复兴以后,科学主义教育家反对封建教会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强调教师要尊重 儿童个性。 (  )

    • 正确
    • 错误
  11. 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 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 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  )

    • 正确
    • 错误
  12.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制度化教育
    • C.义务教育 
    • D.普及教育
    • E.非制度化教育 
  13. 对环境给人的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 A.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 B.人对环境的影响是积极地接受的
    • C.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 D.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发展方向、水平和速度
    • E.有的环境影响是消极的
  14.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的辩证统一。

    • A.教育 
    • B.生产劳动 
    • C.社会实践 
    • D.社会发展要求
    • E.个体发展需求
  15. 对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境和对象发生的同类思想品德问题,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采取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

    • A.应是相同的
    • B.应是完全不同的
    •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D.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 E.以教育原则为主导
  16.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  )。

    • A.生产力 
    • B.社会 。
    • C.知识 
    • D.儿童
    • E.政治
  17. 教学活动的构成有(  )。

    • A.上课 
    • B.作业
    • C.辅导 
    • D.成绩评定
    • E.社会实践
  18. 教育制度的发展所经历的过程有( )

  19. 班主任学期计划一般包括(  )。

    • A.基本情况
    • B.班级工作的内容
    • C.班级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 D.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20. 我国对中小学生身份的法律定位有三个层次,即(  )。

    • A.是国家公民 
    • B.是已成年公民
    • C.是未成年公民 
    • D.是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 E.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1. 课程结构的编制即(  )。

    • A.课程计划
    • B.课时分配
    • C.课程设计
    • D.课程改革
  22. 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  )

    • A.专业结构
    • B.布局结构
    • C.层次结构
    • D.需求结构
  23.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霍尔
    • B.华生
    • C.高尔登
    • D.格塞尔
  24.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25. 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奴隶社会初期
    • B.奴隶社会末期
    • C.封建社会初期
    • D.原始社会末期
  26.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

    • A.教学规律 
    • B.教学规则
    • C.教学原则 
    • D.教学细则
  27. 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28.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笥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阶段性
  29.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 B.教师教的活动
    • C.学生学的活动 
    • D.课堂活动
  30.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 A.互补性
    • B.阶段性
    • C.Ⅲ页序性
    • D.不平衡性
  31.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

    • A.逻辑性 
    • B.针对性 
    • C.知识性 
    • D.创造性
  32. 开展课外活动时,学生参加与否,不具有(  )。

    • A.自愿性 
    • B.灵活性
    • C.强制性 
    • D.多样性
  33.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实际锻炼法
  34. 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的指标是(  )。

    • A.效度 
    • B.难度
    • C.信度 
    • D.区分度
  35. 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

    • A.陈鹤琴
    • B.梁启超
    • C.蔡元培
    • D.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