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测试题(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初一年级直接升入初三年级的跳班生。他跳班后,仍是班内的学习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地一笑,并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耻笑’、‘大笑’、‘狂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有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啊,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得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学生,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根据以上内容,回答3~4题。

    该教师所运用的是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单选题]

    • A.说服法
    • B.自我批评法
    • C.奖励与惩罚法
    • D.陶冶法
  2. 该教师是如何成功地处理此事的?(  )[不定项选择题]

    • A.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 B.与学生谈话从学习的形容笑的词语开始到对该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形容,再到这样的笑所包含的不道德成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C.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客观事实,没有武断地作出判断
    • D.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的自我觉悟、反省,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3. 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

    • A.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机会
    • B.减少全班统一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增加个别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
    • C.采用先个人,后小组,再全班学习等形式的教学策略
    • D.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4. 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2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

    (1)演讲型的课,这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的问题。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这类课占了25%。

    (2)演讲—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来说,都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教师问和个别学生答。这类课占了这次调查的40%。

    (3)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问,一位学生答,教师再问,再一位学生答或补充,这种问答活动占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课就是听,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这类课占调查的14.3%。

    (4)混合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等方式。这类混合型的课,绝大多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仍是被动地听、接受和理解别人的表述。这类课占调查课的10.7%。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2题。

    你认为上述四类型课存在什么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

    • A.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
    • B.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述学习的机会少
    • C.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参与机会少
    • D.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5. 个别教学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

    • 正确
    • 错误
  6.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

    • 正确
    • 错误
  7. 德育过程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过程无关。(  )

    • 正确
    • 错误
  8. 班级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而且是教育学生的主体。(  )

    • 正确
    • 错误
  9.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

    • 正确
    • 错误
  10. 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 正确
    • 错误
  11.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洛克最先提出来的。(  )

    • 正确
    • 错误
  12. 在班级管理中,只有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 正确
    • 错误
  13.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  )

    • 正确
    • 错误
  14. 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是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但没有制约教育内部的结构。(  )

    • 正确
    • 错误
  15. 体育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

    • 正确
    • 错误
  16. 教学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而教学同智育是相同的。(  )

    • 正确
    • 错误
  17. 根据课程管理层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

    • 正确
    • 错误
  18. 《钦定学堂章程》一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 正确
    • 错误
  19. 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出来的。(  )

    • 正确
    • 错误
  20.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 B.一定的组织结构
    •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21.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  )阶段。

    • A.初识
    • B.组建
    • C.形成
    • D.发展
    • E.解体
  22.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 A.教科书
    • B.教学计划
    • C.参考书
    • D.讲义
    • E.讲授提纲
  23. 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技能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 E.研究型课程
  24.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 A.时限性
    • B.具体性
    • C.预测性
    • D.实际性
    • E.操作性
  25.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 A.无阶级性
    • B.为生产劳动服务
    •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 E.在特定场所进行
  26. 下列法律中,专门对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作了规定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7. 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生产力
    • C.文化传统
    • D.科技水平
    • E.教育性质
  28.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29. 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  )。

    • A.政治
    • B.社会
    • C.知识
    • D.儿童
    • E.经济
  30. (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 A.洛克
    • B.裴斯泰洛齐
    • C.卢梭
    • D.亚里士多德
  31.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 A.条件
    • B.任务
    • C.途径
    • D.结果
  32.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  )。

    • A.教学模式
    • B.教学原则
    • C.教学组织形式
    • D.教学过程
  33. 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

    • A.热爱学生
    •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 C.热爱劳动
    • D.热爱教育工作
  34. 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做法即为(  )。

    • A.深入共感法
    • B.系统脱敏法
    • C.行为契约法
    • D.模仿学习法
  35. 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  )方式。

    • A.讲演
    • B.讲解
    • C.讨论
    • D.讲授
  36. 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 A.杜威
    • B.华虚朋
    • C.伯克赫斯特
    • D.克伯屈
  37.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 A.潜在性
    • B.现实性
    • C.特殊性
    • D.可塑性
  38.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 D.评定学生操行
  39. 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

    • A.美国
    • B.英国
    • C.德国
    • D.日本
  40. (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民主主义与教育》
    • D.《康德论教育》
  41. 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  )。

    • A.目标模式
    • B.需求满足模式
    • C.环境适应模式
    •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4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43. 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 B.互访
    • C.家长会
    • D.家长委员会
  44. 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为(  )。

    • A.教学任务
    • B.教学内容
    • C.教学规律
    • D.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