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
-
第 39 题 结合实例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
第 37 题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
-
第 38 题 结合中学教育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
第 36 题 简述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第 35 题 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
第 34 题 简述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第 33 题 观察学习
-
第 32 题 品德
-
第 30 题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___的交叉学科。
-
第 31 题 个性
-
第 29 题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_________、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
第 28 题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和__________智力测验量表。
-
第 27 题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__________和程序性知识。
-
第 25 题 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
-
第 26 题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____________。
-
第 22 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
第 24 题 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________直观这样三种直观方式。
-
第 23 题 中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伯尔称为__________的内驱力。
-
第 20 题 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斯金纳
- C.苛勒
- D.加涅
-
第 21 题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
第 18 题 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
- A.1岁
- B.3岁
- C.12岁
- D.18岁
-
第 17 题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通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属于哪种迁移( )。
- A.同化迁移
- B.顺应迁移
- C.重组迁移
- D.逆向迁移
-
第 19 题 学生在参观访问或开展其他户外活动后写作文,尽管教师作了写作指导,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然像报流水账,这个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儿童缺乏( )。
- A.生活经验
- B.观察力
- C.思维灵活性
- D.写作策略
-
第 16 题 在给学生教新的问题解决任务时,最适宜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最适当的解释是( )。
- A.熟悉的例子可以减轻初学者的工作记忆负担
- B.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
- C.可以避免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
- D.这样可以促进新任务的学习与记忆
-
第 15 题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即( )。
- A.顺从
- B.众从
- C.从众
- D.服从
-
第 14 题 有的学生看见警察在时,遵守交通规则;警察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段?( )
- A.解冻
- B.依从
- C.认同
- D.内化
-
第 13 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
- A.发展认知结构说
- B.习得三类知识说
-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 D.认识发生论
-
第 12 题 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
- A.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 B.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
- C.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
- D.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
-
第 11 题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以下呈现的四个选项中,属于新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活动特点的是( )。
- A.教学的细节方面由学生的行为决定
- B.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
- C.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 D.课后评价集中关注上课的有效性
-
第 10 题 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
- A.文饰
- B.转移
- C.投射
- D.幻想
-
第 8 题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 )。
- A.动作直观
- B.模象直观
- C.实物直观
- D.言语直观
-
第 9 题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阅读技能
- B.运算技能
- C.记忆技能
- D.运动技能
-
第 7 题 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 A.变化
- B.改变
- C.变式
- D.突出
-
第 6 题 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
- A.二十世纪末
- B.二十世纪初
- C.十九世纪末
- D.十九世纪初
-
第 5 题 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 A.心理官能的发展
- 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 C.概括化的原理
- 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
第 4 题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程序性学习
-
第 3 题 “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种思想是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
- A.痕迹衰退说
- B.同化说
- C.动机说
- D.干扰说
-
第 2 题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B.正迁移与负迁移
-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同组性迁移
-
第 1 题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布鲁纳
- B.苛勒
- C.奥苏伯尔
- D.加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