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39 题 结合实例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2. 第 37 题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

  3. 第 38 题 结合中学教育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4. 第 36 题 简述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5. 第 35 题 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6. 第 34 题 简述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7. 第 33 题 观察学习

  8. 第 32 题 品德

  9. 第 30 题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___的交叉学科。

  10. 第 31 题 个性

  11. 第 29 题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_________、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2. 第 28 题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和__________智力测验量表。

  13. 第 27 题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__________和程序性知识。

  14. 第 25 题 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

  15. 第 26 题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____________。

  16. 第 22 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7. 第 24 题 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________直观这样三种直观方式。

  18. 第 23 题 中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伯尔称为__________的内驱力。

  19. 第 20 题 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斯金纳     
    • C.苛勒
    • D.加涅
  20. 第 21 题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1. 第 18 题 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

    • A.1岁
    • B.3岁
    • C.12岁
    • D.18岁
  22. 第 17 题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通现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属于哪种迁移(  )。

    • A.同化迁移
    • B.顺应迁移
    • C.重组迁移
    • D.逆向迁移
  23. 第 19 题 学生在参观访问或开展其他户外活动后写作文,尽管教师作了写作指导,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然像报流水账,这个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儿童缺乏(  )。

    • A.生活经验
    • B.观察力
    • C.思维灵活性
    • D.写作策略
  24. 第 16 题 在给学生教新的问题解决任务时,最适宜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最适当的解释是(  )。

    • A.熟悉的例子可以减轻初学者的工作记忆负担
    • B.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
    • C.可以避免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
    • D.这样可以促进新任务的学习与记忆
  25. 第 15 题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即(  )。

    • A.顺从
    • B.众从
    • C.从众
    • D.服从
  26. 第 14 题 有的学生看见警察在时,遵守交通规则;警察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段?(  )

    • A.解冻
    • B.依从
    • C.认同
    • D.内化
  27. 第 13 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

    • A.发展认知结构说
    • B.习得三类知识说
    •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 D.认识发生论
  28. 第 12 题 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

    • A.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 B.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
    • C.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
    • D.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
  29. 第 11 题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以下呈现的四个选项中,属于新教师表现出来的教学活动特点的是(  )。

    • A.教学的细节方面由学生的行为决定
    • B.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
    • C.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 D.课后评价集中关注上课的有效性
  30. 第 10 题 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

    • A.文饰
    • B.转移
    • C.投射
    • D.幻想
  31. 第 8 题 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是(  )。

    • A.动作直观     
    • B.模象直观
    • C.实物直观
    • D.言语直观
  32. 第 9 题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大类,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阅读技能
    • B.运算技能
    • C.记忆技能
    • D.运动技能
  33. 第 7 题 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 A.变化
    • B.改变
    • C.变式
    • D.突出
  34. 第 6 题 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  )。

    • A.二十世纪末
    • B.二十世纪初     
    • C.十九世纪末
    • D.十九世纪初
  35. 第 5 题 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 A.心理官能的发展     
    • 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 C.概括化的原理
    • 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36. 第 4 题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程序性学习
  37. 第 3 题 “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种思想是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

    • A.痕迹衰退说
    • B.同化说
    • C.动机说
    • D.干扰说
  38. 第 2 题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B.正迁移与负迁移
    •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同组性迁移
  39. 第 1 题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布鲁纳
    • B.苛勒
    • C.奥苏伯尔     
    • D.加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