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3年4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B级)试卷
-
试述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
试述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
-
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
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
简述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简述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
-
形成性评价
-
简述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核心课程
-
教学
-
义务教育
-
学生情感学习评价( )
- A.一般采用具体的量化评价模式
- B.一般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
- C.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 D.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 E.一般采用实验法
-
教育目的
-
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确立,应注意把握好( )
- A.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 B.适应与超越的问题
- C.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 D.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 E.人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
-
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 )
- A.灵活性
- B.客观性
- C.规范性
- D.历史性
- E.强制性
-
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有( )
-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文化因素
- D.科技因素
- E.学生发展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是( )
- A.教育信息化
- B.教育全球化
- C.教育贵族化
- D.教育个性化
-
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包括( )
- A.古代学校出现
-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 C.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D.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 E.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文纳特卡制的最早实验者是( )
- A.贝尔
- B.兰卡斯特
- C.华虚朋
- D.布鲁纳
-
对认知学习的评价使用最多和最便利的方法是( )
- A.实验
- B.测验
- C.行动观察
- D.评定
-
结构性观察,又叫( )
- A.定量观察
- B.定性观察
- C.定性与定量观察
- D.参与式观察
-
心理学上主要有两种观点来解释学生的失范行为。一种是"心理缺陷说”,另一种是( )
- A."手段一目标说”
- B."差异一交往说”
- C."控制一缺乏说”
- D."挫折一侵犯说”
-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特朗普制
- B.活动课时制
- C.开放课堂
- D.导生制
-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的思想家是( )
- A.昆体良
- B.苏格拉底
- C.亚里士多德
- D.柏拉图
-
活动课程主张( )
- A.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 B.以系统的书本学习为中心
- C.以教师活动为中心
- D.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
双轨制形成于( )
- A.欧洲
- B.美洲
- C.亚洲
- D.非洲
-
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做到( )
- A.面对学生整体身心
- B.抓关键期
- C.因材施教
- D.循序渐进
-
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 )
- A.教育的工具功能
- B.教育的本体功能
- C.教育的正向功能
- D.教育的负向功能
-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 )
- A.商代
- B.汉代
- C.唐代
- D.宋代
-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 )
- A.洛克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培根
-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 )
- A.《学记》
- B.《中庸》
- C.《大学》
- D.《孟子·尽心上》
-
最早把教师称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 )
- A.苏霍姆林斯基
- B.赞可夫
- C.加里宁
- D.凯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