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深度押题试卷(2)
-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在于( )。
- A.课程标准着眼于“课程”
- B.课程标准强调“以学为本”
- C.教学大纲强调“刚性约束”
- D.教学大纲强调“弹性空间”
-
新课程下,高中是以( )课程为主。
- A.综合
- B.综合与分科相结合
- C.分科
- D.应用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关于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较之老大纲,新大纲具有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包括( )。
- A.说明部分
- B.本文部分
- C.课时安排
- D.实施要求
-
教学计划是课程文件的一个层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 )特点。
- A.强制性
- B.普遍性
- C.基础性
- D.科学性
-
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素质教育?( )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B.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 C.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 D.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做?( )
- A.改进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 B.降低对学生学业的基本要求
- C.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行有效教学
- D.减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业负担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沈阳市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李某,只因为按照规定减轻学生的负担,放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却使班级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的倒数第二名,成为差班之一。压力之下,在寒假之前的家长会上,这位教师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并表示今后将加大作业量。
材料中反映了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
- A.学校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只以“分数”论英雄
- B.班级管理不注重学生的民主参与
- C.不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道德教育
- D.教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
我国学生学业负担重,最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
- A.学生作业多
- B.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多
- C.参加各种培训班
- D.片面追求升学率
-
巩固知识就是把知识保存在头脑里。 ( )
- 正确
- 错误
-
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骑士七技教育。(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 )
- 正确
- 错误
-
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 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 (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打骂或罚站。 ( )
- 正确
- 错误
-
考试时为照顾部分落后学生,应尽可能降低试题难度和分量。 ( )
- 正确
- 错误
-
信息技术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 )
- 正确
- 错误
-
赫尔巴特的《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发展起来了。
(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的专业性就是指精通所教学科。 ( )
- 正确
- 错误
-
首次提出“隐生课程”这一概念的教育学者是克伯屈。 ( )
- 正确
- 错误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 )
- 正确
- 错误
-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现代教育的代表。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只对受教育者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律的国家是英国。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可以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对人的发展发挥它的能动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班级管理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教学中只强调统一要求就行了。 (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课程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学科。 ( )
- 正确
- 错误
-
获得教师资格就能上岗。 ( )
- 正确
- 错误
-
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 )几种方式。
- A.讲述
- B.讲评
- C.讲练
- D.讲读
- E.讲解
-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从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看,主要与( )因素有关。
- A.社会主义思潮
- B.国家主义思潮
- C.民族主义思潮
- D.科学技术的发展
- E.宗教改革
-
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 )。
- A.主观法
- B.客观法
- C.实验法
- D.经验法
- E.活动分析法
-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
- A.顺序性与阶段性
- B.特殊认识过程
- C.发展不均衡性
- D.个别差异性
- E.民主平等
-
校园文化可细分为(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组织文化
- C.学校精神文化
- D.教职工文化
- E.非物质文化
-
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哪些原则?(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理论为主
- E.学用结合
-
锻炼法的方式有( )。
- A.练习
- B.制度
- C.委托任务
- D.组织活动
- E.托物言志
-
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人文主义思想家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 等人。
-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 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 C.德国的赫尔巴特
- D.捷克的夸美纽斯
- E.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
-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 D.可以促进民主
- E.促进社会的变革
-
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有( )。
-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 B.学校或教师基于故意而实施的行为
-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 E.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
下述不属于教学工作中心环节的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布置批改作业
- D.成绩考评
- E.组织交流活动
-
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 B.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 C.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 D.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
- E.社会出现了阶级
-
教育目的具有( )等特性。
- A.历史性
- B.时代性
- C.社会性
- D.阶级性
- E.自然性
-
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生产力
- C.文化传统
- D.科技水平
- E.教育性质
-
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 A.性别差异
-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
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
- A.发展方向
- B.发展原则
- C.发展结果
- D.发展速度
- E.发展阶段
-
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 )。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和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 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 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
- 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
- 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 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
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 A.检查复习
- B.组织教学
- C.讲授新教材
- D.布置课外作业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的是( )。
- A.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 B.以学科教学为中心
- C.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 D.以促进儿童的兴趣发展为目标
- E.重视儿童的心理结构
-
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 )。
- A.德育意义
- B.德育目标
- C.德育内容
- D.德育规律
-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
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
- A.布卢姆
- B.布鲁纳
- C.杜威
- D.桑代克
-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策略的是( )。
- A.升华性问题
- B.突出道德争端
- C.澄清与总结
- 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
教师或学校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 )。
- A.身心健康权
- B.人身自由权
- C.人格尊严权
- D.隐私权
-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教好与管好学生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品德是( )。
- A.自然现象
- B.生物现象
- C.个体现象
- D.社会现象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政教主任
- D.班主任
-
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
- A.教育的形成
- B.教育的类别
- C.教育的层次
- D.教育的历史
-
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
- A.德育规律
- B.德育原则
- C.德育内容
- D.德育方法
-
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分组教学
- B.个别教学
- C.班级授课制
- D.复式教学
-
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 A.社会本位论
- B.个人本位论
- C.宗教本位论
- D.文化本位论
-
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 )。
- A.现场教学
- B.复式教学
- C.分组教学
- D.班级授课
-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属性。
- A.实践
- B.现实
- C.社会
- D.自然
-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 A.学习
- B.生殖
- C.创造
- D.思考
-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上。
- A.教学思想
- B.教学内容
- C.教学方法
- D.教学手段
-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 A.神学的
- B.科学本位
- C.社会本位
- D.个人本位
-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 A.开设哪些科目
- B.学科开设的顺序
- C.各科教学的时数
-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
“性善论”所反映的观点是( )。
- A.内发论
- B.外铄论
- C.多因素作用论
- D.教育万能论
-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 A.《学记》
- B.《大学》
- C.《论语》
- D.《中庸》
-
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 )。
- A.性质和方向
- B.方向和范围
- C.范围和性质
- D.程度和速度
-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 A.成熟
- B.环境
- C.遗传素质
- D.教育
-
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
-
( )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 A.教育目的
- B.教育任务
- C.教育内容
- D.教育规律
-
杜威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 )中。
- A.《理想国》
- B.《政治学》
- C.《论演说家的培养》
- D.《民主主义与教育》
-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
- A.50年代以后
- B.60年代以后
- C.70年代以后
- D.80年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