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全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张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权利。 

    • A.人格尊严权 
    • B.肖像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2. 我国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体罚学生,该法律修订的时间是( )。 

    • A.2006 
    • B.1986
    • C.1995 
    • D.2001
  3.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 

    • A.本质要求 
    • B.基本要求 
    • C.灵魂 
    • D.内在要求 
  4.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什么?( ) 

    • A.灵活处理,循循善诱 
    • B.语言准确,有启发性 
    • C.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适当追问,层层递进 
    • D.注意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5.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张老师是某初中教师,他始终认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一天上课,他正在讲解课文,一班的王某跟同桌一直在座位上嘀嘀咕咕。张老师“恨铁不成钢”,走到王某座位旁,上去踹了王某一脚,并让王某和其同桌站到教室后面。 

    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了( )德育原则。 

    • A.知行统一原则 
    • B.导向性原则 
    •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在某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问这样一个问题:兵马俑作为世界的一大奇迹,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生1: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老师毫无表情地让学生坐下)

    生2: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兵马俑的人。 

    (老师微笑地摇摇头,示意学生坐下)

    生3:我认为应该感谢的是制造兵马俑的人。 

    (老师尴尬地笑笑并示意学生坐下)

    生4:我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功劳。 

    (老师满意地示意学生坐下)

    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是否恰当?( ) 

    • A.恰当 
    • B.不恰当 
    • C.略有不当 
    • D.不好说 
  7.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将学生看成“人” 
    • B.案例中的教师在助长“假大空” 
    • C.教育教学应该倡导多项思维 
    • D.案例中教师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观点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的三维课程目标包括( )。 

    • A.知识与技能 
    •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C.过程与方法 
    • D.创新与能力 
  9.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分辨的程度。 ( ) 

    • 正确
    • 错误
  10.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 正确
    • 错误
  11. 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洛克。 ( ) 

    • 正确
    • 错误
  12. 班主任必须按照学校要求设计班级模式,不得改动。 ( ) 

    • 正确
    • 错误
  13. 依据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 )

    • 正确
    • 错误
  14. 教材就是教科书。 ( ) 

    • 正确
    • 错误
  15.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16. 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并不重 要。 ( ) 

    • 正确
    • 错误
  17.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 急。 ( ) 

    • 正确
    • 错误
  18.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 

    • 正确
    • 错误
  19. 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虽然不同,但教育目的是相同的。 ( ) 

    • 正确
    • 错误
  20. 学校建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2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 

    • 正确
    • 错误
  22. 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 ) 

    • 正确
    • 错误
  23. 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德育无论从内容到方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社会的德育是不能继承的。 ( ) 

    • 正确
    • 错误
  24.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 ) 

    • 正确
    • 错误
  25. 因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将学生赶出课堂,不让其上课。 ( ) 

    • 正确
    • 错误
  26. 教育先行,就意味着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 ) 

    • 正确
    • 错误
  27.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与成人的认识过程是相同的。 ( ) 

    • 正确
    • 错误
  28. 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 ) 

    • 正确
    • 错误
  29. CIPP评价模式包括( )。 

    • A.背景评价 
    • B.输入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果评价 
    • E.成果评价 
  30. 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 )。 

    • A.教育目的 
    • B.学生的年龄特征 
    • C.学科特性 
    • D.教师素质 
    • E.教学的时空条件 
  31.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 A.招聘 
    • B.续聘 
    • C.解聘 
    • D.不聘 
    • E.辞聘 
  32. 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 

    •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 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 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33.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 

    •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 C.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D.发扬教学民主 
    • E.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4.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 

    •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 B.有硕士学历 
    • 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 D.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 
    • 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35. 陶冶法的方式包括( )。 

    • A.人格感化 
    • B.自然熏陶 
    • C.环境陶冶 
    • D.艺术陶冶 
    • E.别人感化 
  36. 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 B.《普通教育学》 
    • C.《论演说家的教育》 
    • D.《民主主义与教育》 
    • E.《雄辩术原理》 
  37. 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 C.为学生指定书目 
    • D.加强评价和辅导 
    • 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38. 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B.知识广博
    • C.富有个性
    • D.实践能力强
    • E.富有感染力
  39. 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 B.知识广博 
    •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 D.富有个性 
    • E.改善实践 
  40. 下列关于《学记》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确的是( )。 

    • 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 C.主张启发式教学 
    • 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 
    • E.提倡“有教无类” 
  41. 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42. 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 )。 

    • A.以教师为中心 
    • B.以学生为中心 
    • C.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 
    • D.在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43.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 )。 

    • A.内发论 
    • B.外铄论 
    • C.成熟机制 
    • D.教育 
    • 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4. 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 )等内容。 

    • A.对人性的理解 
    • B.对集体的看法 
    •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45.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弗洛伊德 
    • B.华生 
    • C.孟子 
    • D.荀子 
    • E.洛克 
  46. 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 )。 

    • A.教育政策的制定 
    • B.教育制度的建立 
    • C.教育内容的确定 
    • D.教育方法的选择 
    • E.教育效果的评价 
  47.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 A.个别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复式教学 
    • E.道尔顿制 
  48. 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E.质量管理 
  49. 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和“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 

    • A.道德形象 
    • B.人格形象 
    • C.财富形象 
    • D.文化形象 
  50.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51. 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 

    • A.系统化 
    • B.体制化 
    • C.全面化 
    • D.多样化 
  52.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 

    • A.主要部分 
    • B.基本部分 
    • C.主要途径 
    • D.基本阶段 
  53.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54. 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 A.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 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55.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 A.认知模式 
    • B.体谅模式 
    • C.社会模仿模式 
    • D.说理教育模式 
  56.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斯宾塞 
    • D.洛克. 
  57.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58.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59.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关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具有( )。 

    • A.正式性 
    • B.特殊性 
    • C.非正式性 
    • D.情感性 
  60.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 A.外铄论 
    • B.内发论 
    • C.遗传决定论 
    •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1.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属于(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6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 A.热爱学生 
    • B.热爱教育事业 
    • C.热爱劳动 
    • D.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63. “四有、两爱、两精神”是在( )中提出的。 

    • A.《宪法》 
    •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C.《教育法》 
    •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64.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 B.奴隶社会初期 
    • C.封建社会初期 
    •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65.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 A.相互衔接 
    • B.循序渐进 
    • C.长善救失 
    • D.教学相长 
  66.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 A.学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 C.活动课程 
    • D.隐性课程 
  67. 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 )。 

    • A.人格平等 
    • B.主导地位 
    • C.自主发展 
    • D.自由发展 
  68. 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依据是( )。 

    • A.课程任务 
    • B.课程制定者 
    • C.课程设置的要求 
    • D.课程管理层次 
  69.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 

    • A.荀子 
    • B.孟子 
    • C.孔子 
    • D.墨子 
  70. 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卢梭 
    • B.裴斯泰洛齐 
    • C.洛克 
    • D.夸美纽斯 
  71.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 

    • A.知 
    • B.情 
    • C.意 
    • D.行 
  72.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 A.自然化 
    • B.现实化 
    • C.社会化 
    • D.自由化 
  73.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74. 教师提出问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是( )。 

    • A.探究——研讨法 
    • B.发现学习 
    • C.暗示教学法 
    • D.范例教学法 
  75.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 

    • A.国家课程 
    • B.学校课程 
    • C.地方课程 
    • D.拓展课程
  76. 班级建设设计以( )的制订最为重要。 

    • A.班级舆论 
    • B.共同生活准则 
    • C.活动节律 
    • D.班级建设目标 
  77. ( )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计划 
    • D.教学目标 
  78.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政治经济制度 
    • D.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