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  )。

    • A.准备好问题
    •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D.善于启发诱导
    •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2. 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  )。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B.教学研究计划
    • C.课题计划
    • D.教具制作计划
    • E.课时计划
  3.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计划
    • C.教学大纲
    • D.教科书
    • E.教学方法
  4. 古代(  )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 A.中国   
    • B.希腊
    • C.雅典   
    • D.埃及
    • E.斯巴达
  5.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弗洛伊德
    • B.华生
    • C.孟子
    • D.荀子
    • E.洛克
  6. 在学业成绩考查中,试题类型有(  )。

    • A.简答式试题
    • B.陈述式试题
    • C.是非题
    • D.多项选择题
    • E.组配式试题
  7.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  )过程。

    • A.初识
    • B.组建
    • C.形成
    • D.发展
    • E.解体
  8.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有(  )。

    • A.目标明确
    • B.内容正确
    • C.方法恰当
    • D.表达清晰 
    • E.气氛热烈
  9. 校园文化可细分为(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组织文化
    • C.学校精神文化
    • D.教职工文化
    • E.非物质文化
  10. 坚持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要注意以下哪几点要求?(  )

    • A.坚持严格要求
    • B.注重宣传与教育
    • C.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 D.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 E.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11. 论述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12. 简述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所受影响的因素。

  13.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4. 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

  15.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6. 班级是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17.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18.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_________。

  19.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育制度。

  20.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一种_______的关系。

  21. 外铄论者一般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

  2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3. 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5.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教育学的基础。

  26.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称________。

  27.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遗传素质
    • B.家庭环境
    • C.学校教育
    •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28. 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 A.活动课程
    • B.社会课程
    • C.学校课程
    • D.特色课程
  29. 下列(  )不是学校文化的成因。

    •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 B.同伴群体影响
    • C.师生交互作用
    • D.学校影响
  30.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 A.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教科书   
    •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 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 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31.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现场教学
    • D.小组教学
  32.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33. 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 D.信息革命后
  34.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激励性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3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36.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37.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条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个别差异性
  38.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  )。

    • A.教学工作   
    • B.教育计划   
    • C.教育途径   
    • D.教育手段
  39. 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 D.信息革命后
  40. 通过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41. 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 A.融合课程、广域课科、核心课程 
    • 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42.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43. 首次提出教师工作应该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而存在的法律是(  )。

    • A.《教师法》
    • B.《义务教育法》
    •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 D.《儿童权利公约》
  44.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 A.科学性
    • B.价值性
    • C.生产性
    • D.未来性
  45. 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 A.社会经济制度
    • B.社会生产力水平
    • 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 D.文化传统
  46.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教材。

    • A.熟悉   
    • B.分析
    • C.概括   
    • D.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