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
- 
				
班里公投“坏学生”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13岁的男生,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学生,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
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13岁的男生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
(1)你对班主任评选“坏学生”的做法有何评价?
(2)根据教育学有关原理谈谈如何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和不守纪律的学生?
 - 
				
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 
				
在德育过程中,可以从知、情、意、行四因素中任何一方面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
- 正确
 - 错误
 
 - 
				
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
- 正确
 - 错误
 
 - 
				
校本研究的基本因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只对受教育者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 )
- 正确
 - 错误
 
 -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目的是相同的。( )
- 正确
 - 错误
 
 - 
				
童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
- 正确
 - 错误
 
 - 
				
讲授法是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注入式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符,应逐渐淘汰。(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 )

 - 
				
教师专业发展只有职前教育和入职培训两种途径。( )
- 正确
 - 错误
 
 - 
				
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包括( )。
- A.德育
 - B.智育
 - C.体育
 - D.美育
 - E.劳动技术教育
 
 - 
				
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E.班主任工作
 
 -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
- A.教科书
 - B.教学计划
 - C.参考书
 - D.讲义
 - E.讲授提纲
 
 - 
				
备课的内容包括( )。
- A.钻研教材
 - B.了解学生
 - C.收集参考资料
 - D.制作直观教具
 - E.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 
				
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

 - 
				
道德评价能力发表的一般过程是( )
- A.从片面到全面
 - B.从他律到自律
 - C.从他人到自己
 - D.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
 - E.从自律到他律
 
 - 
				
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

 - 
				
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 )

 -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阶级性
 - D.民族性
 - E.继承性
 
 -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文化。( )

- A.领导地位
 - B.启发指导地位
 - C.顾问地位
 - D.主导地位
 
 - 
				
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
- A.领导地位
 - B.启发指导地位
 - C.顾问地位
 - D.主导地位
 
 -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

 -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 上的消极因素,这是 ( )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 A.教学大纲
 - B.教学指导书
 - C.教科书
 - D.课程计划
 
 - 
				
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

 -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 
				
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 ( )

 -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B.培育“四有”新人
 - C.促进社会的发展
 -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
- A.共青团组织
 - B.教导处
 - C.总务处
 - D.班级
 
 -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
- A.个性化
 -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 C.个别化
 -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
- A.洛克
 - B.斯宾塞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 
				
( )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育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育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 B.我国的教育方针
 -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