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一)
-
如何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
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
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
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
陶冶法
-
直观性原则
-
教学模式
-
教学策略
-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_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
-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培养目标
-
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___________、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
___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
1995年《___________》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_______作用。
-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______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___________学校教育。
-
___________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 D.是班级的教育者
- 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
《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
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
- A.新授课
- B.实验课
- C.巩固课
- D.练习课
- E.演示课
-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
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
- A.教科书
- B.课程标准
- C.各门学科
- D.课外活动
- E.教学计划
-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目标一致的原则
- C.可接受性原则
-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 A.交往
- B.学习
- C.课堂
- D.课外活动
-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 A.教学思想管理
- B.常规管理
- C.教学质量管理
-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性原则
-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课外教学
- C.现场教学
- D.课堂教学
-
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为( )。
- A.教学任务
- B.教学内容
- C.教学规律
- D.教学原则
-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 A.重要力量
- B.主要力量
- C.内部动力
- D.外部动力
-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注意力
- B.观察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 B.获得间接经验
-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苟子
- D.墨子
-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思想政治教育
- C.课外活动
- D.课堂教学
-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拓展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 A.条件
- B.任务
- C.途径
- D.结果
-
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 A.陈鹤琴
- B.梁启超
- C.蔡元培
- D.陶行知
-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 A.创造
- B.学习
- C.生殖
- D.思考
-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言论。
- A.卢梭
- B.洛克
- C.康德
- D.柏拉图
-
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 )
- A.美国
- B.英国
- C.德国
- D.日本
-
在教育、教学中对任何学生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互补性
- D.差异性
-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