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这诸多的恩惠中,让人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无论如何回报,也难以答谢其深恩厚爱于万一。

    试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中小学家庭教育的实然和应然。

  2. 中学美育的要求是什么?

  3. 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

  4. 试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5. 教学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6.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7. 教育能力

  8. 心理健康教育

  9. 心理断乳期

  10.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11. 发展个性

  12. 身心发展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

    • 正确
    • 错误
  13. 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德育无论从内容到方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社会的德育是不能继承的。(  )

    • 正确
    • 错误
  14. 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 (  )

    • 正确
    • 错误
  15.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  )

    • 正确
    • 错误
  16.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阶段性。(  )

    • 正确
    • 错误
  17. 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

    • 正确
    • 错误
  18.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蹦的班级管理理论是民主管理。(  )

    • 正确
    • 错误
  19. 潜课程不属于课程的范畴。 (  )

    • 正确
    • 错误
  20. 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 (  )

    • 正确
    • 错误
  21. 教师只要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了,没必要有高深的学问。 (  )

    • 正确
    • 错误
  22. _____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3.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_______”的过程。它以新的_______和_______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24. 社会的______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5.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_____而采用的方法。

  26.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_____的教育。

  27. 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_____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_____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8.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______。

  29. _____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30. 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_______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___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

  31. 课程的编制应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______、______。

  32.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  )阶段。

    • A.初识
    • B.组建
    • C.形成
    • D.发展
    • E.解体
  33. 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包括(  )。

    • A.准备阶段
    • B.酝酿阶段
    • C.明朗阶段
    • D.验证阶段
    • E.观察阶段
  34.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

    • A.习惯的养成
    • B.学习辅导
    • C.生活辅导
    • D.择业指导
    • E.卫生引导
  35.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36. 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

    •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及时激励
    • 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37.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阶级性
    • D.民族性
    • E.继承性
  38. 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学制类型有(  )。

    • A.双轨制学制
    • B.六三三制学制
    • C.单轨制学制
    • D.分支制学制
    • E.壬寅学制
  39.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的三种主要表达方式是(  )。

    • A.环境文化
    • B.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
    • C.规章制度
    • D.角色规范
    • E.价值成分
  40. 说服的方法包括(  )。

    • A.讲解
    • B.谈话
    • C.报告
    • D.讨论
    • E.参观
  41.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

    • A.人一人关系
    • B.人一物关系
    • C.授一受关系
    • D.朋友关系
  42. 学科专家的建议是(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教学目标
  43. 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 A.工具性课程
    • B.知识性课程
    • C.学科中心课程
    • D.技能性课程
    • E.实践性课程
  44. 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不平衡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45. 以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 A.说服法
    • B.榜样法
    • C.锻炼法
    • D.陶冶法
  46.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 A.凯洛夫
    • B.加里宁
    • C.赞可夫
    • D.马卡连柯
  47.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48. 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  )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的。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49.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 A.上课
    • B.读书和作业
    • C.活动和交往
    • D.谈话和讨论
  50. “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 A.神学的
    • B.科学本位
    • C.社会本位
    • D.个人本位
  51.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 A.科学主义课程论
    • B.人文主义课程论
    • C.实用主义课程论
    • D.结构主义课程论
  52.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53.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的(  )的法律制度。

    • A.权益
    • B.权利
    • C.利益
    • D.权力
  54. 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  )。

    • A.方法
    • B.手段
    • C.途径
    • D.内容
  55.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  )。

    • A.隐私权
    • B.名誉权
    • C.人身权
    • D.教育权
  56.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 B.探究研讨法
    •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 D.暗示教学法
  57. 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 A.斯宾塞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洛克
  58. 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 A.检查复习
    • B.组织教学
    • C.讲授新教材
    • D.布置课外作业
  5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先天失明,但是嗅觉、听觉等却比正常人要灵敏得多,这说明人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不平衡性
    • C.互补性
    • D.个别差异性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61. 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