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考点试题(5)
-
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
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
课外活动的形式、方式、参加人数不受学校教育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生动灵活。这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
- A.自主性
- B.实践性
- C.综合性
- D.灵活性
-
某学生在测试中得了高分,她将结果归为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
- A.内部—稳定—可控的
-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 C.外部—稳定—可控的
-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公布的( )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科学的人文教育目的。
- A.《世界教育》
- B.《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
- C.《学会生存》
- D.《终身教育引论》
-
班级管理的本质在于( )。
- A.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 B.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 C.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 D.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
关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B.心理的发展必定有助于身体的发展
- C.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
- D.非理性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理性因素的发展
-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 B.积极性
- C.适应性和社会性
- D.内化性和意志性
-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 A.依从
- B.接受
- C.认同
- D.内化
-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是( )。
- A.示范法
- B.系统脱敏法
- C.惩罚法
- D.行为塑造法
-
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这里的外部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冈于( )。
- A.能力
- B.努力
- C.任务难度
- D.运气
-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
- A.前后一样
- B.先快后慢
- C.先慢后快
- D.没有规律
-
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策略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知策略,二是元认知策略,三是( )。
- A.组织策略
- B.资源管理策略
- C.计划策略
- D.调节策略
-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
- A.场依存型
- B.场独立型
- C.冲动型
- D.沉思型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 A.模象直观
- B.实物直观
- C.言语直观
- D.想象直观
-
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
- A.小组
- B.班级
- C.年段
- D.全校
-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
- B.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
- C.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 D.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
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
- A.科技活动
- B.学科活动
- C.个人活动
- D.小组活动
-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 A.道德动机
- B.道德评价
- C.积极的道德情感
- D.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