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命题预测试卷(2)
-
为什么教育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
某中学学生人数严重超标,每班超出标准30人,全体学生集中在一栋教学楼内上课。教学楼本来有两个楼梯供师生使用,但为了方便管理,其中一个楼梯被长期封闭,楼道里也没有应急灯。有天晚上突然停电,当下晚自习的学生走到二楼时,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了一声"地震了”,结果造成严重拥挤,有些学生被挤倒,受到踩压,造成多名学生受伤的严重后果。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这个事件中的相关法律责任。
-
试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每年一到棉花收购季节,某小学都会以勤工俭学的名义组织学生去摘棉花。学生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天,每天常常超过10小时,学生们普遍感到非常疲惫。如果学生不想参加勤工俭学,则须向学校缴纳几十甚至几百元钱进行购买。 学校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此事。
-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
简述教师的多重职业角色。
-
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运用德育的说服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下到上、从中间到四肢的顺序发展。( )
- 正确
- 错误
-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
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
评课的重点在于诊断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 正确
- 错误
-
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
- 正确
- 错误
-
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已经很完善。( )
- 正确
- 错误
-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
- 正确
- 错误
-
人类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个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动机的作用之一是可以提高信息加工水平。( )
- 正确
- 错误
-
合作学习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一起共同学习。( )
- 正确
- 错误
-
师生冲突对师生双方的影响是消极的。( )
- 正确
- 错误
-
实行班级常规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 )
- 正确
- 错误
-
依法成立的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教育教学机构。( )
- 正确
- 错误
-
元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
- 正确
- 错误
-
爱因斯坦、牛顿等人都是智力超常者,因此我们知道,智力超常者是极少见的,一个世纪也不会出现几个。( )
- 正确
- 错误
-
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 )
- 正确
- 错误
-
小刚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
- 正确
- 错误
-
在具体到某一违反教育法的行为时,一个行为只承担一种法律责任。( )
- 正确
- 错误
-
总结性评价不利于制订新的教学目标。(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 正确
- 错误
-
在现代社会中,遗传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 正确
- 错误
-
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
- 正确
- 错误
-
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陷入"遗传决定论”( )
- 正确
- 错误
-
设计教学法主要缺陷是忽视系统知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易落实。( )
- 正确
- 错误
-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
-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 C.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
- 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总体E呈减弱趋势
- E.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
教师热爱学生的内容包括( )
- A.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 B.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 C.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 D.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 E.奖罚分明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观察法主要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 B.个案法能够加深对特定个体的了解,所收集的资料具有可靠性
- C.实验室实验法对条件控制最严格
- D.测验法按内容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 E.实验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
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有( )
- A.主题报告会
- B.主题汇报会
- C.主题讨论会
- D.主题晚会
- E.校会
-
对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两者关系的看法错误的是( )
- A.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都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 B.正确的教育方针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 C.教育方针能替代教育规律
- D.教育方针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E.教育规律是制定教育方针的客观依据
-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 A.共产主义
- B.爱国主义
- C.集体主义
- D.社会主义
- E.民族主义
-
环境道德的内容包括( )
- A.与自然协调发展
- B.改造自然环境
- C.合理使用物质资源
- D.进行环境教育
- E.坚持可持续发展
-
从说课的功能角度划分,说课的类型主要有( )
- A.指导性说课
- B.示范性说课
- C.检查性说课
- D.评比性说课
- E.研究性说课
-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 A.让l~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l0遍
-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l0圈
-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 E.初三教室内,物理老师拿戒尺在不听话的学生后颈上使劲击打三下
-
教师的身份特征是( )
- A.国家公务员
- B.教育雇员
- C.职业者
- D.专业人员
-
下列对于班主任的认识正确的有( )
- A.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B.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C.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 D.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 E.放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
教学中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是( )
- A.学习目标
- B.学习期待
- C.学习需要
- D.教学目标
-
"建国君民,教学为民”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教师通过采用讨论、试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的结课是( )
- A.归纳结课
- B.拓展延伸结课
- C.比较结课
- D.活动结课
-
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
- A.焦虑症
- B.强迫症
- C.恐怖症
- D.人格障碍
-
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
- A.抑郁症
- B.恐怖症
- C.焦虑症
- D.强迫症
-
"师者,人之模范也”,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的特点。
- A.复杂性
- B.示范性
- C.创造性
- D.长期性
-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A.义务教育
- B.中等教育
- C.职业教育
- D.高等教育
-
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的是在( )中。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教师犹如露珠,滋润着吐艳的花朵,犹如泥土,无私地奉献养分。这形象地说明了为人师表所具有的( )
- A.表率性
- B.律己性
- C.真实性
- D.平凡性和精神的高尚性
-
教育与( )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 A.社会生活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劳动
- D.经济建设
-
演示、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形成于( )
- A.古代社会
- B.近代社会
- C.现代社会
- D.后现代社会
-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是( )
- A.技师发展利益
- B.学校发展利益
- C.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D.学生发展利益
-
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被称为( )
- A.学校教育环境
- B.学校教育条件
- C.学校教育机构
- D.学校教育结构
-
我国对高级中学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实行( )
- A.登记制度
- B.注册制度
- C.审批制度
- D.许可制度
-
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属于( )
- A.场依存性占优势
- B.场独立性占优势
- C.思考型
- D.冲动型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C.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
- D.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
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统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技能是( )
- A.作业分析技能
- B.作业检查技能
- C.作业评价技能
- D.作业反馈技能
-
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
- A.能力高低
- B.努力程度
- C.任务难易
- D.身心状态
-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指( )
- A.教师的义务
- B.教师的责任
- C.教师的良心
- D.搴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