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深度预测卷(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l:《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材料。[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结合本课题教学
思路,谈一谈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探究性学习活动有何特点?
(4)板书是指在讲授过程中按步骤、分阶段地把教学信息呈现在黑板上。请对本课进行板书设计。
-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配制l00mLl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应量取38%的盐酸(密度为1.199/mL)多少毫升?配制时需要量取水多少毫升?很多同学不会解答或解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题目的解题过程。(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
-
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深刻体验化学的价值”这一目标,是教师在选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某位教师设计的"松花蛋中的化学”的情境教学的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创设情境】1.展示课前调查:学生对松花蛋的了解和喜爱原因分析。2.播放"毒皮蛋”相关新闻。3.课题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学。环节二:提出问题,合作交流1."毒皮蛋”中的有毒成分是什么?该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2.如何判断皮蛋是否有毒?3.假如误食毒皮蛋,有没有自救措施?4.如何制作健康皮蛋?5.泥松花蛋和无泥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环节三:质疑释疑,深度探索1. 学生交流后质疑。2.学生相互释疑。3.教师指导点拨。环节四:提炼总结,有效评价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2.研究方法总结与分析。3.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评价。环节五:深刻反思,提出问题1.回顾松花蛋的发展史,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优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2.结合社会现实,对"毒皮蛋”进行社会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分析如此设计环节一的作用。(2)如果你是该教师,你将如何实现环节二的设计?(3)上述教学设计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请简要介绍情境教学法。
-
创设教学情境,使知识融入情境当中,有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设置教学情境。
-
化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形成化学学习中特有的"三重表 征”形式,下列哪项不属于"三重表征”?( )
- A.宏观表征
- B.微观表征
- C.符号表征
- D.元素表征
-
案例: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地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着我进行演示实验,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并且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了起来。这一意外使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问题:如果你是上述案例中的这位教师,你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
- A.15mol25%
- B.20mol50%
- C.20m0175%
- D.40mol80%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先用饱和Na2C03溶液洗涤,再分液
- B.用盐析法分离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混合溶液
- C.中和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 D.将滴加少量稀硫酸的淀粉溶液,加热3~4分钟,然后滴加银氨溶液,片刻后试管内壁有"银镜”出现
-
在离子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逐渐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 A.含I-、S032-的溶液通人Cl2、I-、SO32-
- B.含Al02-、CO32-的溶液逐滴加入盐酸:AlO2-、C032-
- C.含Fe3+、Br2的溶液滴加Kl溶液:Br2、Fe3+
- D.含Fe3+、Cu2+的溶液加入Fe粉:Fe3+、Cu2+
-
在下图所示支管中,一管装入2.3g金属钠,一管装入Hg0,同时加热两部分,Na完全燃烧,若加热后容器里空气成分基本未变,则Hg0的质量可能是( )。
- A.21.7g
- B.24g
- C.44.4g
- D.10.85g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042-
- 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03-
- 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042-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
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0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人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 A.①②④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⑤⑥
-
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 )。
- A.②与③
- B.③与④
- C.①与④
- D.①与②
-
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
- A.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成绩
- 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
- C.考核有期中、学期或学年等考试
- D.经常性的考查、阶段性的平时测验考查和总结性的定期考试
-
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学生做实验,就表明学生在探究
- B.讨论是一种探究形式
- C.能探究的内容,就一定要探究
- D.教师演示实验不是探究活动
-
- A.1:2
- B.1:3
- C.1:4
- D.2:5
-
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9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 )。
- A.0.054g
- B.0.108 g
- C.0.216 g
- D.0.432 g
-
用于衡量测验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及稳定性的指标是( )。
- A.信度
- B.效度
- C.区分度
- D.难易度
-
下列属于化学新理论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 )。
- A.自主性
- B.探究性
- C.合作性
- D.以上都对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注重从( )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 A.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B.知识性、过程性、情感性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技能性、方法性、价值观
-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 A.H202
- B.Na202
- C.C2H2
- D.C2H50H
-
铝试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铝试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铝试剂分子中氢原子数目为18
- B.1mol铝试剂与NaHC0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HC03
- C.铝试剂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D.铝试剂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 B.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液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 C.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变换器是为了利用S03转化为H2S04时放出的热量
-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
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 B.
- C.
- D.
- A.A
- B.B
- C.C
- D.D
-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