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题(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消化和吸收》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中紧接着第一节内容展开,在学生了解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之后,紧接着呈现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消化的问题,联系紧密,迎合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打下基础,贴近实际,能够帮助学生对健康饮食、合理膳食与其生活紧密联系有所认识。

    依据上述内容。确定其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 材料:

    “真菌”(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真菌呢?

    生:不是。

    师:那哪个是单细胞的?

    生:酵母茵。

    师:大型真菌和小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只有酵母茵是单细胞的。细菌有杆状、球状和螺旋

    状。那真菌也是这三种主要的形状吗?

    生:不是。

    师:看看我们手中的蘑菇,它的形状看起来像什么?

    生:小伞。

    师:像个小伞一样,像小伞一样的蘑菇它的细胞结构应该是什么呢?我们看一个小短片。看的过程中要注意记下它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播放蘑菇的小短片。)

    “蘑菇也是真菌,我们见到过各种各样蘑菇,大多数蘑菇像一把张开的伞,伞盖部分叫菌盖,支持茵盖的是茵柄,茵柄和茵盖叫子实体,蘑菇的地下部分是茵丝,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蘑菇是古生菌,蘑菇盖下面有放射排列的茵褶。”

    师:好,短片放完了。大家记得很认真,那你认识蘑菇的结构名称吗?谁来说说?

    (教师指着幻灯片中蘑菇各部分让同学说出其结构。)

    师:这个结构叫什么?

    生:茵盖。

    师:茵盖,这个呢?

    生:茵柄。

    师:这呢?

    生:菌褶。

    师:还有一个结构没有画出来,底下叫什么?

    生:茵丝。

    师:菌丝,好。

    师:茵盖和茵柄被称为子实体,也是蘑菇的地上部分,其实蘑菇是由茵丝构成的,地下部分的菌丝成丝状,地上部分的菌丝形成子实体。霉菌也是一种真菌它们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四个人一组.我们有培养好的霉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霉菌它是什么形态。观察之前要知道霉菌分为两大类,一类叫青霉,另一类叫曲霉。长在桔子皮上的叫青霉,长在馒头面包上的这一类叫做曲霉。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你仔细观察你能看到那些结构呢?现在我们就来观察一下青霉和曲霉。

    根据材料回答:

    (1)如何才能使教师语言具有启发性?

    (2)本材料运用了提问技能,提问技能的要点有哪些?

  3. 材料:

    教师在进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问题:

    (1)该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该活动是探究学习形式中的哪一种?

    (2)简要说明探究学习的特征有哪些。

  4. 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

    •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 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 C.具有寄生性
    • 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5. 下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图反映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

    (2)大量捕杀蛇后,老鼠的种群增长曲线最可能是__________型曲线。

    (3)在示意图表示的结构中,碳元素通过__________(填生物关系)传递,碳元素以形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

    (4)若任何一种生物向它下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传递能量相等。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假如绿色植物固定了3000 kJ的能量,猫头鹰同化的能量为 __________ kJ;如果鸟类全部死亡,绿色植物固定了3000 kJ的能量,猫头鹰同化的能量为 __________ KJ。

  6. 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__________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__________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__________作用增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如果用手触摸盛有种子的玻璃瓶.会感到__________。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阀门关闭,幼苗的__________作用逐渐减弱,原因: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请完成呼吸作用和光和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  )+氧气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  )+(  )+能量

  7. 下列不属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特征的是(  )。

    • A.强调学习的过程
    • B.强调直觉思维
    • C.强调内在动机
    • D.强调学习需要反复强化
  8.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ATP
    • B.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
    • C.细胞膜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 D.温度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9. 储存粮食要保持的条件是(  )。

    • A.低温、潮湿、增加氧气浓度
    • B.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D.低温、潮湿、增2n——氧化碳浓度
  10. 在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

    • A.前列腺
    • B.睾丸
    • C.附睾
    • D.精囊腺
  11. 下列在口腔就能开始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

    • A.蛋白质
    • B.脂肪
    • C.淀粉
    • D.维生素
  12. 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行为是(  )。

    • A.节律行为
    • B.繁殖行为
    • C.防御行为
    • D.社群行为
  13. 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下列关于鸟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飞行器官是翼
    • B.全身被覆羽毛.正羽与飞行有关
    • C.食量大.直肠发达
    • D.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
  14. 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晾晒,否则堆放久了会发芽,由此可以推测,种子萌发需要(  )。

    • A.阳光
    • B.水分
    • C.空气
    • D.适宜的温度
  15. 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

    • A.概念图是按递进式的形式表现的
    • B.概念图只是包含一些概括性的概念.不包括具体事例
    • C.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 D.针对同一知识领域.概念图是有固定样式的
  16.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 A.单向的
    • B.双向的
    • C.循环的
    • D.可以重复的
  17. 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 C.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D.豚鼠的长毛和卷毛
  18. 植物体运输水分的主要通道是(  )。

    • A.导管
    • B.筛管
    • C.韧皮部
    • D.形成层
  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特点的一项是(  )。

    • A.能立体地显示结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互的联系
    • B.能显示生命活动过程的关键环节及特征
    • C.进行实验的首先材料
    • D.容易说明生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
  20. 在丝瓜叶片结构中.含有叶绿体数目最多的结构是(  )。

    • A.叶脉
    • B.海绵组织
    • C.栅栏组织
    • D.保卫细胞
  21. 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 A.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污染严重
    • B.食品的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 C.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 D.食物水分蒸发过快
  22. “通过查阅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调查、观察、讨论,提高自主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 B.该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 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
    • 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3. 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性状分离
    • B.显、隐性遗传因子分离
    • C.同种遗传因子分离
    •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4. 教师在讲授“鸟类的发育”时,利用“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呢?”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 A.直观导入
    • B.设疑导人
    • C.经验导人
    • D.事例导入
  25. 女性正常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

    • A.XX
    • B.X
    • C.XY
    • D.Y
  26.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 B.生物催化剂属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之一
    •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 D.细胞内的液体又称细胞液。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
  27. 下列关于细胞体积小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大更易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 B.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
    • C.细胞体积小.有利于细胞分裂
    • D.细胞体积小.有利于细胞运动
  28. 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都由单体构成
    •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 C.碳是生物体的生命元素.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有八种
  29. 下列不属于学校课程资源的是(  )。

    • A.图书馆
    • B.仪器设备
    • C.校园网
    • D.植物园
  30. 下列对葫芦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植株比较高大
    • B.没有茎和叶的分化
    • C.有茎和叶的分化.有假根
    • D.只有茎和叶两种器官.靠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