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预测试卷(3)
-
简述来访者中心疗法核心观点及特点。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双单轨学制。
-
陶冶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
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实验研究,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
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化的技能,其功能是调节和控制概念与规则的应用。”
-
赞科夫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明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确实纠正了实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的偏向,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显著提高了当时苏联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的水平,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达到了符合时代期望的新的高度。
-
到了( )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 A.封建社会
- B.原始社会
- C.奴隶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 A.教育
- B.遗传
- C.环境
- D.主观能动性
-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因素是( )。
- A.遗传素质
- B.成熟
- C.环境
- D.学校教育
-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之间的矛盾。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 B.教育者与教育方法
-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 D.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
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中,争论最多、影响最大的也是最根本性的问题,是( )之间的矛盾或平衡问题。
- A.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
- B.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要求
- C.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
- D.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 A.阈限
- B.绝对阈限
- C.差别阈限
- D.相对阈限
-
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 A.赫尔巴特
- B.夸美纽斯
- C.康德
- D.裴斯泰洛齐
-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起主导作用。
- A.环境
- B.教育
- C.遗传素质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 A.习俗水平
- B.前习俗水平
- C.后习俗水平
- D.权威水平
-
有人反映很迟钝,甚至在夜间睡觉时,屋外发生龙卷风都未觉察。则此人( )。
- A.绝对感受性高,绝对感觉阈限低
- B.绝对感受性低,绝对感觉阈限低
- C.绝对感受性高,绝对感觉阈限高
- D.绝对感受性低,绝对感觉阈限高
-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
-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
- 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
- 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 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
对品德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认识、( )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上。
- A.道德发展
- B.道德教育
- C.道德情感
- D.道德品质
-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为( )。
- A.与新任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 D.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 )
- A.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 B.长善救失原则
-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疏导原则
- C.教育一致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
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这称为( )。
- A.大小恒常
- B.形状恒常
- C.颜色恒常
- D.亮度恒常
-
(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A.教学
- B.课程计划
- C.教育方针
- D.教育活动
-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有( )。
- A.遗传、环境
- B.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C.教育、环境
- D.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
-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
- A.实验法
- B.测验法
- C.调查法
- D.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