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后冲刺卷(5)
-
材料:
有位教师在讲“种子的结构”的时候,先请学生辨认几种植物的种子。接着说:“世界上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多数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接着展示:有的种子的直径有50厘米,重达15公斤,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有的种子一亿粒才重50克,可算是世界上最小的种子。“尽管这些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把它们种在适宜的环境里,却都能长出一棵新的植物体。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常见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来学习种子的结构。”
问题:
(1)生物学是以生命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和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动态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在生物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有助于这些信息的传递。简述直观教学的作用。(8分)
(2)在新课起始阶段教师展示的植物的种子属于哪种类型的直观教具?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直观教具?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简述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2分)
-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②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②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
②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
材料:
在“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活动中,某教师拟参照下列各项给予学生评价:
(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3)能否按照试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的进行实验?
(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
问题:
(1)结合材料,从评价内容的角度,分析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10分)
(2)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应注意些什么?(10分)
-
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分)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e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中是否表达,可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逐步鉴定。(6分)
(3)通过PCR技术可大量获取目的基因,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包含:扩增缓冲液
(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
(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3分)
-
某小学生偏食,喜欢吃稻谷类食物,而不喜欢吃动物性食物,图3表示所吃稻谷在体内的部分变化,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稻谷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人体所需六种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3分)
(2)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B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3分)
(3)除图所示外,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进行C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控制下完成。(3分)
(5)该学生长期偏食,将会导致__________,因此,通过掺食__________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3分)
-
在学习了有关真菌的知识后,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平菇养殖场、食用菌厂,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到学校的生物园自己动手养殖平菇,明白了椴木栽培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以及代料栽培的优点。通过讨论,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增强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上教学活动体现了从哪一方面渗透STS教育?( )
- A.结合日常生活
- B.联系生产实际
- C.关注社会热点
- D.引入科技成果
-
图2是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代表能量,下列错误的是( )。
- A.图中A→B→C代表食物链
- B.B→C能量传递效率10%
- C.先进行能量流动后进行物质循环
-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900
-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
- A.羧基
- B.羧基和氨基
- C.氨基
- D.R基
-
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体液的杀菌作用
-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C.皮肤的屏障作用
-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吞噬病原体
-
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 A.虹膜和角膜
- B.角膜和巩膜
- C.角膜和虹膜
- D.巩膜和虹膜
-
下列各项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
- 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 B.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 C.吸收CO2放出O2
- D.生命的基本特征
-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 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 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变化
-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
-
1993年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新型的棉花类型,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 A.酶技术
- B.克隆技术
- C.转基因技术
- D.细胞融合技术
-
下列三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 A.竞争、捕食、共生
- B.捕食、竞争、共生
- C.竞争、共生、捕食
- D.共生、捕食、竞争
-
下列是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B.研磨叶片时加碳酸钙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
- C.色素分离的结果可以用该图表示(1、2,3、4分别是胡萝b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 D.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
-
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虽然SARS已经过去多年,仍不清楚其最终源头。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 A.没有生命特征
- B.没有蛋白质
- C.没有遗传物质
- D.没有细胞结构
-
一位教师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结合教学讲解了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有关的指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生物学的( )教学原则。
-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 B.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 C.综合化
- D.直观性
-
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 B.方法与过程目标
-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D.课堂教学目标
-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有( )。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
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
- A.③⑤⑥
- B.①②④
- C.①④⑤
- D.②③⑤
-
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仅靠运动系统就可完成
- B.使其更加适应外界环境
- C.所有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 D.对其繁殖无影响
-
在“生态系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播放一段池塘生态系统的视频,为了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进入教学状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电视录像作为直观教具,电视录像这类直观教具的不足是( )。
- A.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 B.便于形象地创设教学情境
- C.不可做快、慢速播放的技术处理
- D.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反馈
-
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内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 A.20,30
- B.10,20
- C.20,10
- D.30,20
-
图1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
- A.1和3
- B.2和6
- C.2和5
- D.2和4
-
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
- A.供给全面营养
- B.供给能源物质
- C.供给水分
- D.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
-
某同学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食用下列哪种食物?( )
- A.香椿炒鸡蛋
- B.海米油菜
- C.白菜炖粉条
-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
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ox的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A.2个
- B.4个
- C.8个
- D.16个
-
将乳酸菌的培养条件从有氧环境转变为无氧环境时,下列过程加快的是( )。
①葡萄糖的利用②二氧化碳的放出
③ATP的形成④丙酮酸的氧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下列哪些行为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
- A.创设生物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 B.关注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和经验
- C.注意生物与其他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和渗透
- D.以生物教材为主,以生物实验为辅
-
关于动脉血管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管壁厚.弹性小
- B.血流速度快
- C.数量多,分布广
- D.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
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一组是( )。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 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