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分)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e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中是否表达,可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逐步鉴定。(6分)

(3)通过PCR技术可大量获取目的基因,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包含:扩增缓冲液

(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

(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3分)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材料:

    有位教师在讲“种子的结构”的时候,先请学生辨认几种植物的种子。接着说:“世界上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多数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接着展示:有的种子的直径有50厘米,重达15公斤,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有的种子一亿粒才重50克,可算是世界上最小的种子。“尽管这些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把它们种在适宜的环境里,却都能长出一棵新的植物体。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观察常见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来学习种子的结构。”

    问题:

    (1)生物学是以生命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征和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动态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在生物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有助于这些信息的传递。简述直观教学的作用。(8分)

    (2)在新课起始阶段教师展示的植物的种子属于哪种类型的直观教具?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直观教具?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简述教具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2分)

  2.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②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②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

    ②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3. 材料:

    在“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活动中,某教师拟参照下列各项给予学生评价:

    (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3)能否按照试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的进行实验?

    (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6)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7)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

    问题:

    (1)结合材料,从评价内容的角度,分析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10分)

    (2)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应注意些什么?(10分)

  4. 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分)

    (2)为使干扰素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eDNA文库的干扰素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若要检测干扰素基因在家蚕中是否表达,可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逐步鉴定。(6分)

    (3)通过PCR技术可大量获取目的基因,该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包含:扩增缓冲液

    (含Mg2+)、水、4种脱氧核糖苷酸、模板DNA、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

    (4)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3分)

  5. 某小学生偏食,喜欢吃稻谷类食物,而不喜欢吃动物性食物,图3表示所吃稻谷在体内的部分变化,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稻谷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人体所需六种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3分)

    (2)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B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3分)

    (3)除图所示外,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分)

    (4)进行C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控制下完成。(3分)

    (5)该学生长期偏食,将会导致__________,因此,通过掺食__________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3分)

  6. 在学习了有关真菌的知识后,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平菇养殖场、食用菌厂,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到学校的生物园自己动手养殖平菇,明白了椴木栽培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以及代料栽培的优点。通过讨论,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增强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上教学活动体现了从哪一方面渗透STS教育?(  )

    • A.结合日常生活
    • B.联系生产实际
    • C.关注社会热点
    • D.引入科技成果
  7. 图2是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代表能量,下列错误的是(  )。

    • A.图中A→B→C代表食物链
    • B.B→C能量传递效率10%
    • C.先进行能量流动后进行物质循环
    •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900
  8.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

    • A.羧基
    • B.羧基和氨基
    • C.氨基
    • D.R基
  9. 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体液的杀菌作用
    •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C.皮肤的屏障作用
    •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吞噬病原体
  10. 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 A.虹膜和角膜
    • B.角膜和巩膜
    • C.角膜和虹膜
    • D.巩膜和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