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二)
-
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可是小明一看妈妈不允许,就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了滚。
结合以上案例,分析幼儿情绪表现的特点以及如何帮助幼儿调节不良情绪。
-
以“变化”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活动方案。
-
理论联系实际,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
论述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
简述现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
简述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
简述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科学教育的目标。
-
简述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
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的创办人是( )。
- A.黄炎培
- B.蔡元培
- C.陶行知
- D.梁漱溟
-
幼儿饮食要定时、定量。每餐的间隙以( )小时为宜。
- A.3
- B.4
- C.5
- D.6
-
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 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 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
- 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
幼儿的思维是( )占主导地位的思维,对事物的直接操作和直观认识,有助于幼儿思维 的发展。
- A.直观行动性
- B.具体形象性
- C.自我中心性
- D.抽象性
-
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特点的( )。
- A.广泛性
- B.计划性
- C.多样性
- D.平等性
-
行为观察、情境测验、评语属于幼儿园教学评价中的( )。
- A.定量的评价
- B.定性的评价
- 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 D.总结评价
-
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
- A.说出总数
- B.口头数数
- C.点数实物
- D.家长提示
-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运用( )来培养幼教师资。
- A.小先生制
- B.艺友制
- C.五指活动
- D.行为课程
-
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
- A.洛克
- B.福禄贝尔
- C.卢梭
- D.蒙台梭利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 )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幼儿交与无关人员。
- A.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
- B.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教师护送
- C.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集体回家
- D.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必须乘坐校车
-
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
- A.自主化
- B.社会化
- C.教育化
- D.虚构化
-
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是( )。
- A.张之洞
- B.陈鹤琴
- C.张雪门
- D.蔡元培
-
在幼儿语言障碍类型中,“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哪种语言障碍的症状?( )
- A.口吃
- B.失语症
- C.语言发展迟滞
- D.发音异常
-
儿童应有较多的户外活动时间,夏天大部分时间应在户外活动,春秋季节每天应不少于( )小时,冬季每天不少于2小时。
- A.3—4
- B.4—5
- C.5
- D.3
-
下列关于制定学前儿童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 B.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 C.制订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 D.安排幼儿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
-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4—7岁儿童每分钟呼吸( )次。
- A.40—44
- B.30
- C.24
- D.22
-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 )。
- A.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
- B.幼儿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 C.教师与上级领导的沟通能力
- D.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
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 )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 A.社区资源
- B.社区环境
- C.社区习俗
- D.社区文化
-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
- A.确保幼儿安全
- 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 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 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
活动性原则源自于( )的“做中学”。
- A.皮亚杰
- B.夸美纽斯
- C.福禄培尔
- D.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