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临考预测试卷(1)
-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个幼儿讲卫生的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
围绕"照片的故事"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满足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大班的于老师为孩子们特设了一个活动区——表现区,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语言、构造等内容。
问题:请分析于老师设立表现区的理论依据。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节美术课上,我请小朋友画《春天的花圃》,在小朋友们都聚精会神画画的时候,我发现荣荣在画纸上画了很多小竖线,小花却一个也没有画。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可是,他却连忙用胳膊把画纸捂住,很明显,他知道自己画得不好。就在这时,坐在他旁边的小女孩抢着告诉我:"老师,他什么也不会画,他画得乱七八糟。"荣荣听后,不好意思地红着脸,羞愧地看着我。我看着他的表情,假装很随意地说了一句:"不会画花,可以画一些其他的东西,就像小草……。"荣荣听我这么一说,捂着的手慢慢地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若有所思地说:"老师,我画的是冬天的花!你看,这就是小雪花。"
我趁机表扬了他,并告诉他:"春天来了,冬天已经过去了,你也画一些春天的花,好吗?"荣荣想了之后,点了点头,又继续画了起来。
问题:请结合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相关知识,谈谈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事项。
-
试论述幼儿卫生保健常规工作中的安全管理。
-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等方面的发展。
-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
-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
简述现代化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
先学会说"再见",较晚才学会问"早上好",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这是( )。
- A.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 B.情绪的分化
- 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 D.情绪的社会化
-
1.下列原则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的是( )。
- A.安全保育
- B.保教结合
-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 D.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
游戏的物质基础是( )。
- A.游戏地点
- B.玩具
- C.实物
- D.图片
-
在学龄前期,( )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
- A.强化
- B.适当淡化
- C.不考虑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新的评价理念从一元评价到( )。
- A.多元评价
- B.二元评价
- C.三元评价
- D.多方评价
-
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
- A.探究性注意
- B.定向性注意
- C.选择性注意
- D.状态性注意
-
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是( )。
- A.3—4岁
- B.5—6岁
- C.7—8岁
- D.8—10岁
-
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
糖类可以分为三种,葡萄糖属于( )。
- A.单糖
- B.双糖
- C.多糖
- D.乳糖
-
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 B.对一日时问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 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
- 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El的认识水平
-
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 A.形象记忆
- B.运动记忆
- C.情绪记忆
- D.语词逻辑记忆
-
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
按照档案袋的不同功能分类,其中不包括( )。
- A.理想型
- B.展示型
- C.课堂性
- D.目的型
-
( )是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如家长会、家长联系簿等,而不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
- A.家长间接参与
- B.家长学校
- C.家长会
- D.家访
-
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依恋类型是( )。
- A.回避型
- B.安全型
- C.反抗型
- D.迟钝型
-
卢梭认为,儿童在幼年时期应该在乡村的自然中进行教育,应该读的唯一的书是( )。
- A.《格林童话》
- B.《鲁滨逊漂流记》
- C.《麦田里的守望者》
- D.《安徒生童话》
-
儿童发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是( )。
- A.感觉机能性游戏
- B.象征性游戏
- C.结构游戏
- D.规则性游戏
-
信息时代要求幼儿教师的角色实现诸多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 )。
- A.课程教材的变通使用者
- B.课程教材的参与者
- C.课程教材的开发者
- D.课程教材的研究者
-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年建立在湖北( )。
- A.武汉
- B.武昌
- C.宜昌
- D.襄阳
-
幼儿园常设活动区中,积木区的区域设置目标不包括( )。
- A.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 B.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 C.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 D.发展审美能力
-
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
- 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
- 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
- D.偏好复杂的刺激
-
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 A.上升趋势
- B.下降趋势
- C.先升后降趋势
- D.先降后升趋势
-
“填写班级幼儿名册、家庭情况登记表等基本资料,明确家园联系方法”属于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 )管理。
- A.教育
- B.生活
- C.互动
- D.情感
-
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 A.测验法
- B.实验法
- C.观察法
- D.调查法
-
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
- A.连贯式的
- B.对话式的
- C.复合式的
- D.独自式的
-
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
- A.坚持性
- B.目的性
- C.暗示性
- D.果断性
-
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 B.教育机构
- C.政府
- D.其他
-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 A.主动性
- B.活动
- C.兴趣
- D.创造力
-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
- A.1—2岁
- B.2—4岁
- C.4—5岁
- D.5—6岁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游戏特征的是( )。
- A.主动性
- B.虚构性
- C.愉悦性
- D.选择性
-
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是( )。
- A.直接教学
- B.合作教学
- C.支架式教学
- D.启发式教学
-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社会文化
- C.生产力发展水平
- D.社会人口
-
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 A.学习
- B.上课
- C.玩耍
- D.游戏
-
幼儿初期,教师在室内功能区的设置上,要以( )为主,室外设置运动区、玩沙玩水区等。
- A.休息区
- B.活动区
- C.运动区
- D.角色区
-
在儿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做手工泥娃娃是属于( )的教学活动方法。
- A.游戏法
- B.操作法
- C.直观法
- D.发现法
-
幼儿对科学概念掌握的特点为( )。
- A.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
- B.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
- C.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 D.以上都对
-
角色游戏的支柱是( )。
- A.规则
- B.方法
- C.想象活动
- D.指导
-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王守仁
- D.朱熹
-
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包括协助成人劳动
- B.种植、饲养是重要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 C.非正式测量与正式测量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
- D.观察是幼儿科学探索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