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师考试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练习
-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目标】
1.感受到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的活动中体验与学习本曲。
3.能够用柔和、真挚的情感,满怀深情地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a.汶川地震抢险、b.抗洪抢险、c.抗击非典、d.希望工程)
2.通过四幅图片提问学生得出同一个情感主题。
3.教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新课教授
1.初步感知
①欣赏群星版《让世界充满爱》b,学生初步聆听后询问其感受到的音乐速度、情感。
②复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询问学生演唱形式。
2.探究学习
①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着钢琴哼唱,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②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前休止后八节奏的演唱注意事项。
③再次跟钢琴练习,教师逐句教唱,要求声音柔和、抒情。
④感情地完整演唱全曲。
二、巩固提高
1.观看《让世界充满爱》的MTV,学生跟唱。
2.布置四个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并任意领取一个任务(A.合作制作一个爱心礼物;B.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C.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诗歌;D.小组成员表演一段歌舞)。
3.一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背景音乐,各小组进行活动.
4.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略)。
-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导入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画出结构图示,写出乐曲的结构名称。
(2)简要说明乐曲的节拍特点和调式特点。
-
为歌曲《送别》片段编配和声及键盘伴奏音型。
-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舒曼《梦幻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习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
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附谱例:
-
下列作品是由海顿创作的是()。
- A.《创世纪》
- B.《勃兰登堡协奏曲》
- C.《水上音乐》
- D.《安魂曲》
-
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中学生是可能经历的音乐活动是()。
- A.排练演唱《长征组歌》
- B.表演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扎红头绳》
- C.在音乐会上聆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
- D.集会时慷慨激昂地演唱聂耳的《毕业歌》
-
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 A.越剧
- B.吕剧
- C.黄梅戏
- D.评剧
-
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是以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大部类《风》《雅》≤颂》为标题创作的,《诗经》共305首,其中《风》共有160篇,它的内容是()。
- A.各国民歌
- B.文人贵族作品
- C.祭祀歌曲
- D.巫风
-
统戏曲行当中常有“大花脸”“二花脸”和“小花脸”之说,其中“小花脸”属于哪个行当?()。
- A.生
- B.净
- C.旦
- D.丑
-
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一个著名乐队在现场演出场景,其代表作品有《Heyjude》《Letitbe》《黄色潜水艇》等,这个乐队是()。
- A.老鹰乐队
- B.甲壳虫乐队
- C.滚石乐队
- D.齐柏林飞船乐队
-
它取材于《圣经》,被人们称为“现有宗教音乐顶峰”的作品是()。
- A.《创世纪》
- B.《哈利路亚》
- C.《马太受难曲》
- D.《耶稣受难记》
-
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音乐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称为音乐()。
- A.教学目标
- B.教学难点
- C.教学重点
- D.教学内容
-
某教师在教授《牧童短笛》一课时,用了30分钟和学生讨论草原放牧风光,10分钟介绍短笛,学生都很感兴趣,最后5分钟学习歌曲。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哪一条基本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
关于音乐创造教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类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
- B.包含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三项内容
- C.一类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
- D.音乐创造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不进行
-
创作于1950年的钢琴组曲《乡土节令诗》的作者是(。
- A.李焕之
- B.贺绿汀
- C.马思聪
- D.江文也
-
图3是哪部舞剧的剧照?()。
- A.《鱼美人》
- B.《红色娘子军》
- C.《五朵金花》
- D.《小刀会》
-
以下对混声四部合唱表述正确的是()。
- A.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
- B.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
- C.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 D.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
-
采用“跺脚”“拍手”“拍腿”“捻指”进行练习的是()。
- A.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
- B.奥尔夫的声势练习
- C.柯达伊的手势唱名
- D.铃木的小提琴教学
-
20世纪80年代,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学者是()。
- A.皮亚杰
- B.加德纳
- C.布鲁纳
- D.维果斯基
-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为主。
- A.理解
- B.听赏
- C.分析
- D.演奏
-
世界近代音乐史上有两位集印象主义音乐之大成的大师,即德彪西和()。
- A.拉威尔
- B.杜卡
- C.雷斯庇基
- D.巴赫
-
波尔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重音在()。
- A.弱节奏上
- B.第一拍上
- C.第三拍上
- D.强节奏上
-
下列哪个力度标记适合表现一列火车渐渐驶向远方的音乐?()。
- A.cresc
- B.dim
- C.ff
- D.sf
-
下面谱例出自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若为其编配和声伴奏,适合第三小节的是()。
- A.I级
- B..IV级
- C..V级
- D..VI级
-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野蜂飞舞》适合下面的哪种指挥图示?()。
- A.
- B.
- C.
- D.
- A.
-
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
- A.斯宾塞
- B.杜威
- C.赫尔巴特
- D.夸美纽斯
-
()注重几个声部的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的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
- A.复调音乐
- B.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 C.主调音乐
- D.单调音乐
-
调号相同的调称为()。
- A.关系大小调
- B.等音调
- C.同主音调
- D.同名调
-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教学应该以()为核心,以()为动力:。
- A.音乐创造、音乐审美
- B.音乐实践、音乐创造
- C.音乐审美、兴趣爱好
- D.兴趣爱好、音乐实践
-
下图所示是哪个乐种的演出形式?()。
- A.福建南音
- B.西安鼓乐
- C.北京智化寺音乐
- D.河北笙管乐
-
学生分组为音乐作品编配音效时,最适宜调动学习兴趣的方法是()。
- A.教师讲授编配伴奏的基本方法
- B.教师示范如何操作
- C.教师为学生提供范例
- D.学生分组探索,教师指导帮助
-
下列哪一部不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
- A.《美丽的磨坊女》
- B.《冬之旅》
- C.《天鹅之歌》
- D.《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