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幼儿园)模拟试卷(2)
-
试述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说和奥苏贝尔认知说的主要观点及意义。
-
明明是一个6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明明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 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明明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与他妈妈正确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根据案例分析明明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
试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
-
简要说明意志行动与学前儿童认识过程有意性发展的关系。
-
为什么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
-
儿童掌握数概念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
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
试述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家长为了让其顺利成长,可以包办他们的一切生活。( )
- 正确
- 错误
-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体现的是创造性。( )
- 正确
- 错误
-
在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计数对象的性质影响幼儿计数的水平。( )
- 正确
- 错误
-
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的改变,并能根除不良行为习惯。( )
- 正确
- 错误
-
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
-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____和____。
-
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
动机是指发动个体_________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的_________。
-
根据游戏的特点可以给它下简单的定义,即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____的活动。
-
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作出系统解释的是____。
-
英国的教育家____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
-
____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
-
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
在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
-
_________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
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儿童发展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
____是最初级的注意。
-
神经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
7~11岁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他们还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这体现了此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____。
-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图像的表象形式来呈现。
-
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和____,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儿童生活的组织与教育、节目和娱乐、____三部分。
-
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木偶戏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____,它是以故事、诗歌等文艺作品为蓝本,由幼儿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游戏中自编自演。
-
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 A.通过生活实践
- B.自己总结
- C.向成人学习
- D.通过阅读
-
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
( )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 B.裴斯泰洛齐
- C.洛克
- D.福禄倍尔
-
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孕妇在噪音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没有什么坏处
- 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 D.以上表述都正确
-
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 )原则。
- A.开放性
- B.经济性
- C.发展适宜性
- D.参与性
-
建构主义发展观是( )提出的。
- A.皮亚杰
- B.布鲁纳
- C.埃里克森
- D.桑代克
-
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 )分班。
- A.心理年龄
- B.实际年龄
- C.智力年龄
- D.知识经验
-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 )原则。
- A.经济性
- B.参与性
- C.开放性
- D.多样性
-
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手段
-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环境
-
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
- A.测验
-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 C.考试
-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
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
- A.尽可能多识字
- B.严格按照要求
- 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 D.培养读写兴趣
-
( )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主张儿童公育。
- A.亚里士多德
- B.福禄倍尔
- C.柏拉图
- D.夸美纽斯
-
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
- A.新生家访
- B.情感性家访
- C.定期家访
- 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
下列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 B.智力和学习环境
- C.年龄和学习材料
- D.学习目标和态度
-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 )为前提。
-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
- 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