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试卷(10)
-
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
请简要回答主要的教学原则。
-
下列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
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时间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因此对主题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
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达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
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______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____________学习是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
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通过文化课的_________与________来实现。
-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
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或课堂教学)。
-
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_________经验。
-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__________、共同的__________以及一定的__________。
-
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______,以后再__________。
-
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选项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
- A.资质优异儿童
- B.智力落后儿童
- C.情绪困扰儿童
- D.学习困难儿童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
小学儿童学习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
- A.动作技能水平
- B.人际交往水平
- C.自我意识水平
- D.智力发展水平
-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 A.记忆术
- B.做笔记
- C.提问
- D.生成性学习
-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 A.效果律
- B.运动律
- C.准备律
- D.练习律
-
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 )。
- A.便于组织
- B.便于实施
- C.容易评分
- D.结果要容易解释
-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
- A.安吉尔
- B.华生
- C.斯金纳
- D.苛勒
-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 B.不均衡性
- C.稳定性和可变性
- D.个别差异性
-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婴儿打过几次针,看见白衣人就会有躲避或啼哭的反应,这是一种( )。
- A.非条件反射
- B.无条件反射
- C.条件反射
- D.生来的反射
-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 A.视角
- B.视敏度
- C.视野
- D.明适应
-
(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
- A.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
- B.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
- C.布隆斯基的《科学的改革》(1920年)
-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
-
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是( )。
-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B.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
- C.科举制察举制提拔制
- 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
(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 A.积极
- B.权威
- C.民主
- D.消极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 A.《论语》
- B.《荀子》
- C.《孟子》
- D.《学记》
-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 A.教育哲学
- B.教育心理学
- C.教育学
- D.教学论
-
学习兴趣、求知欲属于( )动机。
- A.外部
- B.内部
- C.远景性
- D.辅助性
-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 B.勤奋感对自卑感
- C.亲密感对孤独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
- A.正常儿童
- B.智力超常儿童
- C.弱智儿童
- D.聋、哑、盲儿童
-
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 )o
- A.效果律
- B.准备律
- C.练习律
- D.同化律
-
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 )。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
下列关于发现教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教师要将学习环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 B.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
- C.发现教学要进行的顺利,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行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
- D.教师要增强教材难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挫败感
-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 A.是同时的
-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 D.无法判断
-
下述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 B.性相近,习相远
-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D.因材施教
-
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
- A.莫依曼
- B.桑代克
- C.推孟
- D.贾德
-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 A.民主型
- B.放任自流型
- C.仁慈专断型
- D.强硬专断型
-
斯金纳认为,( )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 A.正强化
- B.负强化
- C.惩罚
- D.塑造
-
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原则
- D.巩固性原则
-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素质教育
-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C.应试教育
- D.著名学者的学说
-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涂尔干
- B.卢梭
- C.赞科夫
- D.福禄贝尔
-
培养勤奋感的最佳时期是( )。
- A.2~3岁
- B.4~5岁
- C.6~11岁
- D.12~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