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叉车司机高级工考试试题2017年(驾驶员操作技术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操纵叉车必须掌握( ) 。

    • A.叉车作业前的准备与使用属具事项
    • B.叉卸货物技术
    • C.叉车装卸、堆垛操作技术
    • D.货物重心位置
    • E.载荷中心距
  2. 作业前货叉和门架的检查:( ) 。

    • A.滚轮的裂纹
    • B.货叉的安装状态、裂纹及磨损
    • C.门架的裂纹
    • D.提升油缸和倾斜油缸的裂纹
  3. 作业前检查各类油和冷却水的检查,检查( )是否有规定液量和是否有油污。检查冷却水箱的储液罐内的冷却水是否在规定液量。

    • A.气压
    • B.机油
    • C.液压油
    • D.制动液
    • E.电压
  4. 叉车主要是用来完成货物的( )和将货物堆垛、卸载等作业。

    • A.堆高
    • B.叉取
    • C.起升
    • D.降落
    • E.运输
  5. 卸货程序:驶近货位、落叉卸货、退车抽叉、后倾门架、( )调整叉高。

    • A.起货后倾
    • B.调整叉高
    • C.进车对位
    • D.垂直门架
    • E.前倾抽叉
  6. 作业前各种踏板和转向的动作检查,用手按压各踏板,直到感觉到阻力,检查自由行程是否合适。( )晃动是否异常。

    • A.踩下制动踏板
    • B.拉紧手制动器
    • C.变速杆拨入空档
    • D.左右转动方向盘,检查自由行程是否合适
    • E.上下、前后活动方向盘,检查晃动是否明显
  7. 叉取货物的过程:驶近货垛、垂直门架、调整叉高、进叉取货( )再调整叉高向后起动,驶向放货地点。

    • A.横向行驶
    • B.微提货叉
    • C.后倾门架
    • D.惯性力取货
    • E.退出货位
  8. 叉取货物时不管倾斜门架还是调整叉高要求动作连续,( ) 。

    • A.连续作业
    • B.一次到位
    • C.切勿反复调整
    • D.间歇装卸
    • E.用离合器控制车速
  9. 必须确保所有的标牌和标志都在规定的位置上,并保持字迹清楚。

    • 正确
    • 错误
  10. 未经制造厂批准,不得进行任何设计上的修改,也不得在车上附加任何韧体。

    • 正确
    • 错误
  11. 未经质监局批准,不得进行任何设计上的修改,也不得在车上附加任何物体。

    • 正确
    • 错误
  12. 换档时,先( ),后换档。

    • A.减速
    • B.踏离合器
    • C.先加速
    • D.拨变速杆
  13. 车辆在使用时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的额定载重量。

    • 正确
    • 错误
  14. 车辆在使用时不得超过质监局规定的额定载重量。

    • 正确
    • 错误
  15. 一般情况下,叉车的载荷中心为( )mm。

    • A.400~600
    • B.500 ~550
    • C.600~650
    • D.350- 450
  16. 冷车启动发动机后应怠速空转( )分钟左右,待水温升至60℃以上方允许全负荷作业。

    • A.1~2
    • B.2~3
    • C.8~10
    • D.3~5
  17. 叉车起步时,起步用( ),起步后应先试制动器和转向器是否正常。

    • A.中速档
    • B.低速档
    • C.高速档
    • D.二档
  18. 叉车的最大起重量是指( )叉车所能装卸货物的最大重量。

    • A.货物靠近货叉垂段
    • B.货物在载荷中心距内
    • C.货物重心与载货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
    • D.货物在货叉水平段上
  19. 载荷中心是指( ) 。

    • A.门架支承销铰点
    • B.叉车重心或货叉水平段中心
    • C.货物重心到货叉垂直段前壁的距离
    • D.货叉水平段中间
  20. 进车对位将变速杆置于前进档,叉车( ) 。

    • A.准确快进
    • B.缓慢前行
    • C.等速前行
    • D.动作迅速
  21. 叉车应当经验收合格取得( )在有效期内使用。

    • A.《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 B.《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 C.《出厂合格证》
    • D.《质检证》
  22. 叉车取货、卸货均可以概括成( )个动作。

    • A.五
    • B.八
    • C.六
    • D.四
  23. 卸货时驶近货位,叉车驶近卸货地点( )作好卸货准备。

    • A.看清落点
    • B.对正位置
    • C.停稳
    • D.落下抽出货叉
  24. 卸货调整货叉高度时向后拉操纵杆( ) 。

    • A.前倾门架对准放货所需高度
    • B.后倾门架对准放货所须高度
    • C.起升货叉对准放货所必须的高度
    • D.前倾门架对准放货所须高度
  25. 进叉取货时,应以( )进叉速度。

    • A.离合器踏板
    • B.油门踏板
    • C.渐近踏板
    • D.间歇制动方法
  26. 当货叉完全进入货下间隙或托盘插孔后,( )然后完成其他动作。

    • A.提升货叉,挂上一档
    • B.制动停车,变速杆拨入空档
    • C.提升货叉,挂上倒档
    • D.踩下离合器踏板,挂一档
  27. 调整叉高向前推升降操纵杆,下放货叉至到地面( )才m的高度,驶向放货地点。

    • A.15 ~20
    • B.40~50
    • C.l0~15
    • D.20~30
  28. 退出货位时,( ) 。

    • A.挂倒退档,倒车
    • B.挂倒一档,缓慢制动,后退
    • C.松渐近踏板,倒退
    • D.松手制动器,倒退
  29. 叉车卸下货物的过程可以概括成( )个动作。

    • A.六
    • B.七
    • C.八
    • D.九
  30. 叉车载货行走,( )。

    • A.门架垂直
    • B.门架一般应在后倾位置
    • C.货叉水平
    • D.前倾货叉
  31. 当货叉垂直段接触货垛时( )。

    • A.再微调高度
    • B.踩离合踏板
    • C.叉车制动
    • D.调整货叉角度
  32. 进叉取货时以挂( )为宜。

    • A.高档
    • B.低档
    • C.中档
    • D.一档
  33. 叉车取货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个动作。

    • A.五
    • B.六
    • C.七
    • D.八
  34. 叉取货物操作不管是倾斜门架还是调整叉高,要求动作连续,( ) 。

    • A.反复调整
    • B.可以用离合器控制进叉速度
    • C.一次成功到位
    • D.可以用离合器控制门架高度
  35. ( )是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厂内机动车辆必须获得在此环境修理行业许可证,方可进行作业。

    • A.一般要求
    • B.常规要求
    • C.特殊要求
    • D.极危要求
  36. 车辆应安装喇叭且灵敏有效,音量不得超过( )dB 。

    • A.70
    • B.75
    • C.105
    • D.100
  37.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物,即出现也是短时存在的区域为( )区。

    • A.3
    • B.2
    • C.1
    • D.0
  38.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物的区域为( )区。

    • A.2
    • B.3
    • C.1
    • D.0
  39.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为( )区。

    • A.2
    • B.3
    • C.1
    • D.0
  40. 正交路口驾驶员左右视野范围能达到最大值( )。

    • A.80度
    • B.70度
    • C.60度
  41. 车间、库房的进出口应根据车间、库房通道情况和作业区域情况设置( ) 。

    • A.减速带
    • B.照明
    • C.安全标志和限速标志
    • D.标杆
  42. 机动车停车场可设计为( ),方便运输。

    • A.分散停放,以便防火
    • B.集中停放,以便管理
    • C.集中停放和分散停放
    • D.便于进出车辆
  43. 装卸场地和堆场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坡道不得大于( ) 。并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 A.8%
    • B.5%
    • C.2%
    • D.10%
  44. 场(厂)车作业人员( )。

    • A.培训后上岗
    • B.熟练再上岗
    • C.持证上岗
    • D.学会现上岗
  45. 车辆必须涂有与周围环境( )的标志。

    • A.相同
    • B.有明显区别
    • C.相似
    • D.一致
  46. 车辆在使用中不得超出( )的额定能力。

    • A.行驶区域内允许
    • B.车辆最大
    • C.制造厂规定
    • D.车辆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