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业机器人考试试题(1)
-
图像增强是调整图像的色度、亮度、饱和度、对比度和分辨率,使得图像效果清晰和颜色分明。
- 正确
- 错误
-
图像二值化处理便是将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置1,背景部分置2。
- 正确
- 错误
-
轨迹插补运算是伴随着轨迹控制过程一步步完成的,而不是在得到示教点之后,一次完成,再提交给再现过程的。
- 正确
- 错误
-
格林(格雷)码被大量用在相对光轴编码器中。
- 正确
- 错误
-
谐波减速机的名称来源是因为刚轮齿圈上任一点的径向位移呈近似于余弦波形的变化。
- 正确
- 错误
-
激光测距仪可以进行散装物料重量的检测。
- 正确
- 错误
-
运动控制的电子齿轮模式是一种主动轴与从动轴保持一种灵活传动比的随动系统。
- 正确
- 错误
-
由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可以构成测量重量的传感器。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具有外力作用的非保守机械系统,其拉格朗日动力函数L可定义为系统总动能与系统总势能之和。
- 正确
- 错误
-
手臂解有解的必要条件是串联关节链中的自由度数等于或小于6。
- 正确
- 错误
-
关节i的坐标系放在i-1关节的末端。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复杂的运动都可以分解为由多个平移和绕轴转动的简单运动的合成。
- 正确
- 错误
-
关节空间是由全部关节参数构成的。
- 正确
- 错误
-
完成某一特定作业时具有多余自由度的机器人称为冗余自由度机器人。
- 正确
- 错误
-
机械手亦可称之为机器人。
- 正确
- 错误
-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 。
- A.图像的获取
- B.图像恢复
- C.图像增强
- D.图像的处理和分析
- E.输出或显示
- F.图形绘制
-
在伺服电机的伺服控制器中,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控制效果,一般具有3个反馈回路,分别是 ( ) 。
- A.电压环
- B.电流环
- C.功率环
- D.速度环
- E.位置环
- F.加速度环
-
完整的传感器应包括下面 ( ) 三部分。
- A.敏感元件
- B.计算机芯片
- C.转换元件
- D.模数转换电路
- E.基本转换电路
- F.微波通信电路
-
图像工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各种图像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 )三个层次及它们的工程应用。
- A.图像获取
- B.图像处理
- C.图像增强
- D.图像恢复
- E.图像分析
- F.图像理解
-
机器人控制系统在物理上分为两级,但在逻辑上一般分为如下三级: ( ) 。A .PID控制器
- A.位置控制器
- B.作业控制器
- C.运动控制器
- D.驱动控制器
- E.可编程控制器
-
原点位置校准是将机器人位置与绝对编码器位置进行对照的操作。原点位置校准是在出厂前进行的,但在( )情况下必须再次进行原点位置校准。
- A.改变机器人与控制柜(NX100)的组合时
- B.更换电机、绝对编码器时
- C.存储内存被删除时 (更换NCP01 基板、电池耗尽时等)
- D.机器人碰撞工件,原点偏移时
-
控制点不变动作是指只改变工具姿态而不改变工具尖端点(控制点)位置的操作,下面( )可以实现控制点不变动作。
- A.关节坐标系
- B.直角坐标系
- C.圆柱坐标系
- D.工具坐标系
- E.用户坐标系
-
通常构成机器人系统的各轴根据其功能分别称作( )。
- A.机器人轴
- B.基座轴
- C.工装轴
-
机器人的示教方式, 有( )种方式。
- A.直接示教
- B.间接示教
- C.远程示教
-
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时, 为了防止机器人的异常动作给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作业前必须进行的项目检查有( )等。
- A.机器人外部电缆线外皮有无破损
- B.机器人有无动作异常
- C.机器人制动装置是否有效
- D.机器人紧急停止装置是否有效
-
在 MOTOMAN 机器人所使用的 INFORM III 语言主要的移动命令中, 记录有移动到的位置,( )。
- A.插补方式
- B.再现速度
- C.PL 定位精度
- D.所使用 TOOL 号
-
对 MOTOMAN 机器人进行轴操作时, 可以使用的坐标系有( )。
- A.直角坐标系
- B.关节坐标系
- C.圆柱坐标系
- D.工具坐标系
- E.用户坐标系
-
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时, 示教编程器上手动速度可分为( )。
- A.高速
- B.微动
- C.低速
- D.中速
-
在机器人动作范围内示教时, 需要遵守的事项有()。
- A.保持从正面观看机器人
- B.遵守操作步骤
- C.考虑机器人突然向自己所处方位运行时的应变方案
- D.确保设置躲避场所, 以防万一
-
MOTOMAN 机器人 NX100 控制柜上的动作模式有()。
- A.示教模式
- B.急停模式
- C.再现模式
- D.远程模式
-
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需要通过求解( )获得各个关节角的位置控制系统的设定值。
- A.运动学正问题
- B.运动学逆问题
- C.动力学正问题
- D.动力学逆问题
-
6维力与力矩传感器主要用于( )。
- A.精密加工
- B.精密测量
- C.精密计算
- D.精密装配
-
动力学主要是研究机器人的( )。
- A.动力源是什么
- B.运动和时间的关系
- C.动力的传递与转换
- D.动力的应用
-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达到稳定时,输出信号变化与输入信号变化的比值代表传感器的( )参数。
- A.抗干扰能力
- B.精度
- C.线性度
- D.灵敏度
-
传感器的基本转换电路是将敏感元件产生的易测量小信号进行变换,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符合具体工业系统的要求。一般为( )。
- A.4~20mA、–5~5V
- B.0~20mA、0~5V
- C.-20mA~20mA、–5~5V
- D.-20mA~20mA、0~5V
-
手部的位姿是由( )构成的。
- A.位置与速度
- B.姿态与位置
- C.位置与运行状态
- D.姿态与速度
-
运动学主要是研究机器人的( )。
- A.动力源是什么
- B.运动和时间的关系
- C.动力的传递与转换
- D.运动的应用
-
机器人三原则是由( )提出的。
- A.森政弘
- B.约瑟夫·英格伯格
- C.托莫维奇
- D.阿西莫夫
-
当代机器人大军中最主要的机器人为( )。
- A.工业机器人
- B.军用机器人
- C.服务机器人
- D.特种机器人
-
为使机器人进行正确的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插补动作,需正确地输入焊枪、抓手、焊钳等工具的尺寸信息,定义控制点的位置。工具校验是可以简单和正确的进行尺寸信息输入的功能.进行工具校验,需以控制点为基准示教 5 个不同的姿态(TC1 至E。实践证明 5个不同的姿态( )。
- A.动作变化越大其工具控制点越精确
- B.动作变化越大其工具控制点越不精确
- C.动作变化与其工具控制点无关
-
机器人经常使用的程序可以设置为主程序, 每台机器人可以设置( )主程序。
- A.3 个
- B.5 个
- C.1 个
- D.无限制
-
试运行是指在不改变示教模式的前提下执行模拟再现动作的功能, 机器人动作速度超过示教最高速度时, 以( )。
- A.程序给定的速度运行
- B.示教最高速度来限制运行
- C.示教最低速度来运行
-
示教编程器上安全开关握紧为 ON, 松开为 OFF 状态, 作为进而追加的功能, 当握紧力过大时, 为( )状态。
- A.不变
- B.ON
- C.OFF
-
位置等级是指机器人经过示教的位置时的接近程度, 设定了合适的位置等级时,可使机器人运行出与周围状况和工件相适应的轨迹,其中位置等( )。
- A.PL 值越小, 运行轨迹越精准
- B.PL 值大小, 与运行轨迹关系不大
- C.PL 值越大, 运行轨迹越精准
-
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时, 模式旋钮打到示教模式后, 在此模式中,外部设备发出的启动信号()。
- A.无效
- B.有效
- C.延时后有效
-
正常联动生产时, 机器人示教编程器上安全模式不应该打到( )位置上。
- A.操作模式
- B.编辑模式
- C.管理模式
-
为了确保安全, 用示教编程器手动运行机器人时, 机器人的最高速度限制为( )。
- A.50mm/s
- B.250mm/s
- C.800mm/s
- D.1600mm/s
-
通常对机器人进行示教编程时, 要求最初程序点与最终程序点的位置( ), 可提高工作效率。
- A.相同
- B.不同
- C.无所谓
- D.分离越大越好
-
使用焊枪示教前, 检查焊枪的均压装置是否良好, 动作是否正常, 同时对电极头的要求是( )。
- A.更换新的电极头
- B.使用磨耗量大的电极头
- C.新的或旧的都行
-
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时, 作为示教人员必须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才行. 与示教作业人员一起进行作业的监护人员, 处在机器人可动范围外时,( ),可进行共同作业。
- A.不需要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 B.必须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 C.没有事先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