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师德师风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在线测试练习(江苏)1
-
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
- A.学习者
- B.定向者
- C.促进者
- D.定论者
-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
- A.民主的
- B.平等的
- C.对话的
- D.互动的
-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
- A.情境
- B.协作
- C.会话
- D.意义建构
-
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
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
- A.档案袋评定
-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 C.表现展示评定
- D.成就测验
-
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
- A.改变课程功能
- B.调整课程结构
- C.精选课程内容
- D.改进教学方式
-
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 正确
- 错误
-
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 正确
- 错误
-
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正确
- 错误
-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 正确
- 错误
-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 正确
- 错误
-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正确
- 错误
-
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正确
- 错误
-
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正确
- 错误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 正确
- 错误
-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正确
- 错误
-
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 正确
- 错误
-
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正确
- 错误
-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 正确
- 错误
-
衡量人们思想品德好坏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意志
- C.道德情感
- D.道德行为
-
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 正确
- 错误
-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要求教师( )。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
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 A.5;6
- B.6;7
- C.7;8
- D.4;6
-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 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 A.依法执教
- B.教书育人
- C.爱岗敬业
- D.团结协作
-
广州某中学高一(23)班班主任强逼学生投票,选出6名纪律较差的学生进行停学,现在已有4名学生遭到停学处理了。上述做法违反了( )。
- A.《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
- B.《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 C.《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
- D.《儿童权利公约》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
- A.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 D.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坚持( )。
- A.全面发展
- B.因材施教
- C.循序渐进
- D.统一要求
-
P县一中组织全校学生走进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 )。
- A.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 B.学生学习的支持者
- C.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 D.沟通学生与社会的中介者
-
童老师是某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她迈上教学岗位已达15年之久,教学经验丰富。她多次参与研讨会并先后获得大小奖项数十项,曾被评选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和“省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据此判断,童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
- A.新手阶段
- B.熟练阶段
- C.胜任阶段
- D.专家阶段
-
以下关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
- A.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
- B.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 C.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同
- D.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
邱老师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老师。他所管理的班级班风严明、学习成绩突出。他的学生送给他一个响当当的昵称“邱爸爸”。有新老师向他咨询怎样管理班级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罢了。”据此推断,邱老师的教育理念是( )。
- A.以教学为本
- B.以教材为本
- C.以人为本
- D.以教师为本
-
小孙是某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他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家办辅导班,并收取学生高额的补课费。小孙的做法违反了《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 A.关爱学生
- B.教书育人
- C.为人师表
- D.爱岗敬业
-
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时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有关,这说明教师的关爱对学生学习具有( )。
- A.榜样作用
- B.心理健康功能
- C.成功作用
-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
王某担任某县重点中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教师经验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 A.当地县人民政府
- B.当地县教育局
- C.地市教育局
- D.省教育厅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 A.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 B.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 D.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这说明教师具有( )。
- A.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的义务
- C.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 D.教育教学的义务
-
徐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新教师,她希望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倾听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 A.接近、亲近、共鸣、信赖
- B.接近、亲近、信赖、共鸣
- C.亲近、接近、共鸣、信赖
- D.亲近、接近、信赖、共鸣
-
李林学习成绩较差,张老师怕影响整体成绩,不让他参加全市统考,这侵犯了李林的( )。
- A.受教育权
- B.人身安全权
- C.隐私权
- D.名誉权
-
小刚在操场上玩滑梯,滑梯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小刚从滑梯掉落在硬地上,造成脊椎严重骨折。对小刚的伤害应承担责任的是( )。
- A.小刚
- B.小刚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 C.学校
- D.小刚的班主任和配班老师
-
进城务工的小章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名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以小孩户口为由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反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
陆某(14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陆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后不治死亡。陆某( )。
- A.应负相对刑事责任
- B.不应负刑事责任
- C.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 D.不应负任何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 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包括管理岗位和后勤的职工
- B.所有教育培训机构中和教育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
-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 D.其他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工作人员
-
黄老师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根据富勒和布朗的理论,张老师处在( )。
- A.关注生存阶段
- B.关注情境阶段
- C.关注学生阶段
- D.关注成长阶段
-
某中学的张老师在教学岗位上逐步形成了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这些都属于教师的( )。
- A.专业情操
- B.专业信念
- C.专业态度
- D.专业知识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的中国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是( )。
- A.素质教育运动
- B.教育实验的热潮
- C.教育改革的实践
- 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
对某一道数学题,小丽和小凯用不同的方法解出了题目。陈老师没有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让他们分别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陈老师具有( )。
- A.关注能力的教育理念
- B.关注过程的教育理念
- C.关注情感的教育理念
- D.关注结果的教育理念
-
(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A.教育内容
- B.教育方法
- C.教育组织形式
- D.教育目的
-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 A.创造性
- B.示范性
- C.复杂性
- D.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