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党领导干部公选和竟岗《公安司法类》考前预测试卷二
-
论述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
试述权利与权力(职权)的区别。
-
被告人陈某,男,23岁。
2011年9月30日,被害人刘某从江宁县搭乘货运汽车去三河县为儿子购买结婚物品。被告人陈某在江宁县境内扒乘该车准备去三河县,被告人上车后发现刘某正在数钱,于是顿起恶念,趁刘某不备,用木棍将刘打昏,抢走其携带的现金3000余元,之后跳车逃跑。汽车行至三河县城关镇时,刘某仍在昏迷,被司机发现后送往医院抢救,经一个多月的治疗,刘某痊愈出院。案发后,江宁、三河两县公安局共同侦破此案,将陈某抓获,但在该案由哪个法院审判上发生争执。江宁县法院认为,陈某在江宁县作案,但没在江宁县留下任何痕迹。汽车行至三河县才发现这一犯罪事实,应由三河县法院审判。三河县法院认为,被告人作案地点在江宁县,按照刑诉法规定,应由犯罪地法院即江宁县法院审判,双方各自坚持自己意见,互不让步。
请问:(1)该案应当由哪个法院审判?为什么?
(2)如果两个法院各执己见,形不成共识,应当如何解决?
-
被告人蒋某,因抢劫且情节严重被某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蒋某提出上诉,也被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且同时宣布本裁定为核准死刑的裁定。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依法签发了执行死刑命令。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蒋某突然提出,他有重大事情要交代。经讯问得知:3年前发生在本市的两起特大抢劫银行案是他认识的范某等人所为,在那两起案件中,共有5名人员死于歹徒的枪口下,另有60万元人民币被劫。蒋某还交代了范某等人现在的落脚处。根据蒋某的交代,公安人员抓获了范某等人并印证了蒋某说的话。于是蒋某没有被执行死刑,而是被改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问:(1)本案中,蒋某被改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有没有法律依据?如果有,具体应按何种程序作出?
(2)本案中,如果蒋某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则对蒋某有可能做出什么决定?分别应按什么程序进行?
-
胡某和赵某是邻居,两家为房屋间的通道发生争吵,当胡某拉赵某到村民委员会评理时,赵某在地上大喊“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张某闻声赶来劝开,在赵某的要求下把赵某搀扶回家。之后,赵某告到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根据张某听到喊声赶到,见赵某躺在地上的证词,对胡某拘留3天。胡某不服,申诉到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事隔半月,胡某所在地县公安局认定胡某殴打赵某致轻微伤害,对胡某作出拘留5天的处罚。胡某更加不服,再次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审理后认为,县公安局对胡某的处罚偏重,作出变更拘留5天为罚款60元的处罚。胡某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1)市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派出所越权处罚,决定撤销派出所对胡某的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2)派出所对胡某拘留3天的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
(3)市公安局作出撤销对胡某拘留3天的处罚决定后,县公安局又作出对胡某拘留5天的行政处罚,是否正确?为什么?
(4)胡某应当以谁为被告?为什么?
-
简述审查批准、决定逮捕的条件。
-
简述刑事审判程序监督的内容。
-
简述行政拘留的概念、适用条件和期限。
-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不包括预审。( )
- 正确
- 错误
-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职业纪律。 ( )
- 正确
- 错误
-
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犯罪未被发觉。( )
- 正确
- 错误
-
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务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政治性、法律性和公正性,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 )
- 正确
- 错误
-
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构成一切犯罪的主观要件。( )
- 正确
- 错误
-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
- 正确
- 错误
-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了从轻兼从新的原则。 ( )
- 正确
- 错误
-
在刑事诉讼中,上级法院可以将应由自己管辖的案件指定下级法院审理。( )
- 正确
- 错误
-
死缓不能直接适用假释。 ( )
- 正确
- 错误
-
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我国公安工作的领导优势。 ( )
- 正确
- 错误
-
公安执法监督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 A.是反映公安机关性质的重要条件
- B.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 C.是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 D.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般方式
-
侦查实验应禁止( )。
- A.造成危险的行为
- B.侮辱人格的行为
- C.人为重演的行为
- D.有伤风化的行为
-
下列观点错误的有( )。
- A.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
- B.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
-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 D.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
适用死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犯罪分子有悔悟表现
- B.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
- C.罪该处死
- D.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
-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A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15年。周某不服,提出上诉。在上诉提出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A县人民法院院长认为第一审判决确有错误,决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开始再审。对于此案中的第一审判决( )。
- A.A县人民法院院长必须与该院审判委员会一起决定才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B.A县人民法院院长即可决定再审
- C.即使是A县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也无权对此案中的第一审判决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D.即使是A县人民法院院长同该院审判委员会一起也无权对此案中的第一审判决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
A县、B县、C县均为甲市的市辖县,属D省。A县某厂与B县某公司在C县签订了一份木材买卖合同,以A县某厂为出卖人,B县某公司为买受人,货款总价为120万元。合同约定由A县某厂将货送至B县某公司。现当事人双方同意以协议的方式约定该合同发生纠纷时的管辖法院。按照我国法律,他们可以约定下列哪些法院管辖?( )
- A.A县基层人民法院
- B.B县基层人民法院
- C.C县基层人民法院
- D.D省高级人民法院
-
刑事决定也是公安司法机关解决案件问题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说,刑事决定具有以下的特点( )。
- A.决定只能解决诉讼程序上的问题
- B.决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 C.决定一经作出即不准上诉
- D.决定一经作出即不准抗诉
-
下列属于行政行为要件的有( )。
- A.行政行为是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 B.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 C.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 D.行政行为必须是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
-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宗旨,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遵循( )。
- A.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 B.刑法司法解释采用从新原则,不受刑法从旧兼从轻溯及力原则的限制
-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
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有( )。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 B.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 C.国家性与地方性相结合
- D.武装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的辞退程序是( )。
- A.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经领导集体讨论研究提出辞退建议,填写《辞退国家公务员审 批表》,按照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
- B.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
- C.任免机关审批
- D.被辞退人员对辞退决定不服,可按照《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
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
- A.犯罪分子已经接近着手实行犯罪
- B.犯罪没有得逞
-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 D.犯罪分子不愿意继续实行犯罪
-
在人民法院中,有权对符合法定理由的回避申请作出决定的人员和组织有( )。
- A.审判员
- B.合议庭审判长
- C.人民法院院长
- D.审判委员会
-
在人民法院审理的一件案子中,被告人何某可能被判处死刑,人民法院依法为其指定了辩护人,但是被告人何某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则下列说法符合有关规定的是( )。
- A.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 B.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准许
- C.人民法院应当先审查,被告人有正当理由的,应当准许
- D.人民法院准许后,应当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或者由被告人另行委托辩护人
-
1950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对全国经济保卫工作会议的指示中说:“保卫工作必须( )党的领导作用,并在( )受党委( )领导,否则是危险的”。
- A.特别强调
- B.实际上
- C.直接
- D.十分重视
-
公安治安行政处置中许可的形式包括( )。
- A.审核批准
- B.决定
- C.登记、颁发证照
- D.指挥
-
物证检验可由( )进行。
- A.侦查人员
- B.指派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
- C.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
- D.医师
-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建立的公安保卫机构有( )。
- A.延安市公安局
- B.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
- C.晋绥公安局
- D.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
-
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 )。
-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之内
- D.前罪和后罪均触犯同一罪名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 )。
- A.聘请律师为其代理申诉、控告
- B.请求其聘请的律师在自己被讯问时在场
- C.要求会见律师时不能有他人在场
- D.向律师咨询有关自己涉嫌犯罪的情况
-
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行政复议过程中一般应( )。
- A.书面审查
- B.开庭审理
- C.听取申请人的意见
- D.进行调查
-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 )所确认的。
- A.党的政策
- B.国家法律
- C.政府法规
- D.国家法律和法规
-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个别地区遇到特大案件时,常常在侦查阶段即要求人民法院派员介入,名曰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办案,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 )。
- A.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互相配合的原则
- B.体现了我国的司法机关与西方国家司法机关本质上的不同
- C.违背了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的原则
- D.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目的
-
甲公司欠乙公司100万元贷款,后甲公司因管理不善被乙公司兼并,甲公司欠乙公司的债务随之消灭,这种债的消灭被称为债的( )。
- A.混同
- B.抵消
- C.免除
- D.解除
-
下列关于法的时间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法何时公布
- B.法对人和地域的适用范围
- C.法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颁布实施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无溯及力
- D.法何时被人们熟知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能够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机关( )。
- A.只能是公安机关
- B.不能是人民法院
- C.可以是监狱
- D.不能是国家安全机关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机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依照规定,侦查人员可以在必要时,强制检查下述哪类人员的人身?( )
- A.犯罪嫌疑人
- B.犯罪嫌疑人,被害人
- C.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和证人
- D.任何与案件有关的人
-
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下列哪一机构有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秘密举行?( )
- A.十个以上代表团联名
-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 C.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主席团
-
我国刑法中规定某些罪为“告诉才处理”,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自诉案件。某校考试时的一道题目为:自诉案件与告诉才处理案件的关系。一名考生的下述四项答案要点中,哪一点才是正确
的?( )
- A.自诉案件就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 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 C.告诉才处理与自诉,只是说法不同,含义却是一样的
-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的含义不同,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
英国的警政管理体制为( )。
- A.地方自治制
- B.中央集权制
- C.层级管理制
- D.首长负责制
-
下列有关债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债的标的包括物、给付、智力成果
- B.债的标的为给付
- C.债的标的为物和给付
- D.债的标的为物和智力成果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是两种不同的程序,其中,不同点之一便是有权提起的主体不一样。按照有关规定,下述各项中,既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又有权提起第二审程序的是( )。
- A.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 B.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 C.人民检察院
- D.人民法院
-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
- A.重大涉外案件
- B.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 C.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 D.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
在一起公诉案件的开庭审理时,被告人申请出庭的某公诉人回避,此时,有权对该公诉人是否应予回避作出决定的是( )。
- A.合议庭
- B.合议庭的审判长
- C.人民法院院长或审判委员会
- D.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
-
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规定,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这类自诉案件( )。
- A.只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B.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 C.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 D.可以由被害人自主选择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中的任一个机关直接受理
-
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相比,以下哪个基本原则为行政诉讼所独有?( )
- A.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 B.合议原则
- C.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进行审查,下列不属于审查内容之一的是( )。
- A.审查起诉书中的犯罪事实是否清楚
- B.审查证据是否充分
- C.审查证据是否确实
- D.审查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基本理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指的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下列人员( )。
- A.参加刑事诉讼的公安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
- B.参加刑事诉讼的,除公安、检察、审判人员以外的人员
- C.参加刑事诉讼的所有人员
- D.参加刑事诉讼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
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 )。
- A.特殊预防工作
- B.特殊管理工作
- C.特殊教育工作
- D.特殊打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