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考点2017年法宣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知识竞赛(含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就规范效力位阶而言,宪法和法律是处于不同效力位阶的规范。

    • 正确
    • 错误
  2. “五四宪法”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正确
    • 错误
  3. 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加强宪法实施的良好氛围,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

    • 正确
    • 错误
  4.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

    • 正确
    • 错误
  5.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 正确
    • 错误
  6. 宪法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一切公权力行为都要遵循宪法,不与宪法相抵触。

    • 正确
    • 错误
  7. 我国在民国时期不曾颁布任何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 正确
    • 错误
  8.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 正确
    • 错误
  9. 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右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左手举拳,诵读誓词。

    • 正确
    • 错误
  10. 立法的基本原则有( )。

    • A.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 B.根据全体公民的意志
    • C.根据国家主席的意志
    • D.遵循宪法
  11. 关于不同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 A.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性法规
    • B.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间的效力没有高下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
    • C.某市经授权制定的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D.公安部的部门规章与民政部的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的部门规章加以适用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 )。”

    • A.有权必有责
    • B.用权受监督
    • C.违法必追究
    • D.守法应奖励
  13.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包括( )。

    • A.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全社会宪法意识
    • B.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
    • C.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
    • D.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14. “八二宪法”的根本特点是( )。

    • A.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 B.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 C.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D.规定了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5.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 )

    • A.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 B.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一样严格
    • C.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所有的问题
    • D.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6. 宪法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 A.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 B.宪法不为斗争失败的阶级服务
    • C.宪法是阶级斗争胜利的成果
    • D.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改变
  17.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 )。

    • A.基本法
    • B.规章
    • C.行政法规
    • D.地方性法规
  18. “五四宪法”确立了( )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三权分立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 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包括( )。

    • A.强化全体公民对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最高法律权威、最高法律地位的认识
    • B.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
    • C.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
    • D.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
  20. 关于宪法的立法程序,表述错误的是(BC )。

    • A.通常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
    • B.宪法的制定,通常不需要专门成立立宪机构来担纲
    • C.宪法修正案则须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一半以上的多数赞同才能获得通过
    • D.在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始得启动修宪程序
  21. 关于“八二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规定了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B.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 C.规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 D.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法
  22. 宪法宣誓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有( )。

    • A.各级人民政府聘用的临时工
    • 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 C.各级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 D.各级人民法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23.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目的在于( )。

    • A.弘扬宪法精神
    • B.加强宪法实施
    •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D.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24. 宪法与其他普通法律的不同特征有( )。

    • A.宪法的修改
    • B.宪法的内容
    • C.宪法的效力
    • D.宪法的制定
  25.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宪法的渊源?(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 B.宪法判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
  26. 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 )

    • A.意定宪法
    • B.协定宪法
    • C.钦定宪法
    • D.民定宪法
  27. 下列说法中关于“五四宪法”不正确的是( )。

    • A.这部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B.制宪过程充分发扬民主
    • C.“五四宪法”是中国的第一部正式宪法
    • D.没有单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8. 下列属于旧中国时期制定的宪法的是( )。

    • A.《中华民国约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中华民国宪法》
    • 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29.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A.资产阶级
    • B.农民阶级
    • C.工人阶级
    • D.无产阶级
  30. 我国是( )的社会主义国家。

    • A.契约自治
    • B.民主共和
    • C.人民民主专政
    • D.群众自治
  31. 《钦定宪法大纲》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 )

    • A.君主立宪制
    • B.联邦制
    • C.民主制
    • D.共和制
  32. 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 A.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 B.我国现行宪法没有附则
    • 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 D.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33. 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C.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 D.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34. 从发展趋势来看,由( )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已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且有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制之一。

    • A.专门机关
    • B.执政党
    • C.司法机关
    • D.立法机关
  35. 宪法是( )胜利的成果。

    • A.阶级斗争
    • B.资本斗争
    • C.民族斗争
    • D.革命斗争
  36. 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

    • A.社会保障机制
    • B.政策保障机制
    • C.匿名举报机制
    • D.立法监督机制
  37. 宪法是( )宪法实施监督机制不包括。

    • A.统治
    • B.工人
    • C.资产
    • D.无产
  38. 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 D.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39.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确立( )的宪法。

    • A.君主立宪制
    • B.军阀专制
    • C.多党参政
    • D.一党专政
  40. 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以( )。

    • A.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
    • B.有无最高法律效力为标准
    • C.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
    • D.有无统一的法典形式为标准
  41. 每年( )为国家宪法日。

    • A.10月1日
    • B.12月24日
    • C.12月4日
    • D.10月10日
  42. 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 B.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 C.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 D.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43. 下列选项中不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

    • A.公民基本权利
    • B.国家根本制度
    • C.国家根本任务
    • D.公民具体义务
  44. ( )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B.《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五四宪法”
  45. 我国1982年宪法是在( )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78年宪法
    • C.1975年宪法
    • D.1954年宪法
  46. 区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 )。

    • A.是否具有最高效力
    • B.是否有书面文字
    • C.是否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 D.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47. 宪法的内容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 )。

    • A.历史传统
    • B.民族组成
    •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 D.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