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政法干警《民法学》考试题(1)
-
王某(男)和李某(女)于2007年经人介绍恋爱结婚。结婚前王某的父母购房一套给二人居住,房屋权属证书所有权人登记为王某;结婚后不久李某的父母赠与二人一套家用电器。婚后第二年生一男孩。
2010年初,王某与其女同学田某来往频繁,被李某发现斥责后,王某索性在外租房和田某共同居住,很少回家。王某的工资主要用于维持其和田某在一起的开销,很少给李某和孩子生活费用。李某独自抚养孩子,生活困难,借外债10000元用于日常生活。
2011年初,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获得医疗费等赔偿共计2万元;王某痊愈出院后继续与田某同居。
2012年3月,李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王某离婚并抚养孩子。王某不同意离婚。
问:
(1)本案应否判决离婚?
(2)如法院判决准许离婚,如何确定王某、李某二人父母赠与的房屋、电器及王某受伤所获赔偿金的归属?
(3)法院判决准予离婚,本案中李某所借外债府如何定性与偿还?
(4)根据本案情况,如李某在离婚诉讼时要求损害赔偿,能否获得支持?
-
杜明夫妻年过半百,膝下没有子女,1998年初将同事之女李丽收为养女,改姓为杜丽,办理了收养手续。此后杜明夫妇对杜丽疼爱有加,抚育培养她直到中专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但杜丽对养父母从未表现真正的感情,对两老的生活起居漠不关心,2010年冬天养父杜明病重住院期间,她也未尽养女责任,除了探望过一次以外,病人全靠单位派人护理照料。2011年春杜明去世后,杜丽对年老无依的养母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多次辱骂甚至企图将老人赶出住房,养母孤苦无依,打算变卖与丈夫共有的4间私房,然后投靠亲戚,杜丽坚决反对并多方阻挠。养母无奈之下,便向人民法院起诉,她要求:①解除与杜丽的关系,并要杜丽补偿收养期间的抚育费用;②确认杜丽无权继承养父母的遗产,房屋变卖全部收入归她个人所有,以安度晚年。杜丽表示:①不同意解除收养关系;②这4间私房中的一半应归她所有,养母无权单方面出卖房屋。
问:
(1)养母与杜丽的收养关系能否解除?
(2)养母要求杜丽补偿收养期间的抚育费用,依法可否予以支持?
(3)该4间私房依法应作如何处理为妥?
-
名誉权与荣誉权的联系与区别。
-
简述遗嘱的有效要件。
-
法人独立人格、独立财产和有限责任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简述复代理。
-
甲欠乙4000元货款,约定由丙代甲向乙偿还,并约定分两次还清。丙向乙第一次付款2000元后,以自己并不负有债务为由,明确表示拒绝继续履行。该案中,()。
- A.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 B.丙应承担违约责任
- C.甲和丙分担违约责任
- D.甲和丙承担连带违约责任
-
继承人有()行为的,不丧失继承权。
- A.遗弃被继承人的
- B.虐待被继承人的
- C.为争夺遗产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未遂的
- D.因宅基地纠纷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
下列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情形的是()。
- A.无权处分
- B.显失公平
- C.无权代理
- D.恶意串通
-
下列属于用益物权的是()。
- A.宅基她使用权
- B.质权
- C.所有权
- D.抵押权
-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格权是()。
- A.姓名权
- B.肖像权
- C.名誉权
- D.隐私杈
-
抵押期间(抵押权人为乙,甲为抵押人),丙向甲表示愿意以10万元的价格购买甲的房屋,甲也想将该抵押的房屋出卖。则()。
- A.甲有权出卖房屋,但要事先告知乙
- B.甲无权出卖房屋,因为乙不同意
- C.甲不必告知丙该房屋已经抵押的情况
- D.如果乙不同意出售房屋,除非丙愿意代为清偿甲的债务,否则甲无权出售房屋
-
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自然人专有的是()。
- A.名誉权
- B.肖像权
- C.信用权
- D.荣誉权
-
下列构成无因管理的行为是()。
- A.甲错把乙的事务当成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 B.甲见邻居乙出门多日,拴在乙院内的牛没有人喂养,甲就定期给牛喂草和饮水。乙回家后,告知牛是丙临时寄养在他处。甲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 C.甲的邻居乙家中失火,甲恐殃及自己,拿自家的灭火器将邻居家的火扑灭
- D.甲不知玩具车是其儿子借同学的,而拿去修理
-
一般诉讼时效和短期诉讼时效()。
- A.分别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 B.都不适用中止的规定而适用中断朐规定
- C.都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 D.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
下列关于侵权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
- B.侵权行为必须以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
- C.侵权行为仅指侵害人身权的行为
- D.侵权行为奉行过错责任原则
-
吴某与张某于1999年10月2日举行结婚典礼。同日吴某将拍摄婚礼活动的一卷胶卷交给某彩色扩印公司冲印,并预交冲印费24元,彩色扩印公司开出一张冲印单交给吴某,冲印单上事先印好了“如遇意外损坏或遗失,本店赔偿同类同号胶卷一卷或相当价值的现金”的字样。后彩色扩印公司将该胶卷遗失。吴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彩色扩印公司引用免责条款,只同意赔偿一卷胶卷的钱。下列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 A.彩色扩印公司只负退还扩印费和赔偿同类同号胶卷或相当价值现金的责任
- B.应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认定冲印单上的责任条款无效
- C.应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确认冲印单上的责任条款显失公平,予以撤销
- D.彩色扩印公司违约,且遗失的是有珍贵纪念意义的照片,应赔偿吴某精神损失
-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抵押人将抵押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抵押权人的同意
- B.抵押人将抵押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
- C.如果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具有对抗租赁权的效力
- D.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的,抵押权具有对抗租赁权的效力
-
下列各项权利中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 A.撤销权
- B.解除权
- C.追认权
- D.债权请求权
-
依照我国民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活动具有法律效力。
- A.通过法定代理人
- B.通过委托代理人
- C.通过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
- D.通过委托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
-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 B.转继承不适用于法定继承
- C.遗嘱继承优先于遗赠执行
- D.口头遗嘱为要式法律行为
-
甲购买手机一部,交给同事乙请其代为上号。乙将该手机赠与了其亲戚丙,丙受赠时并不知道手机不为乙所有,后小偷将此手机偷走了。该手机应该归()所有。
- A.甲
- B.乙
- C.丙
- D.小偷
-
变更抚育费的权利主体是()。
- A.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 B.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 C.子女
- D.子女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
下列选项中,属于双方法律行为的是()。
- A.追认
- B.立遗嘱
- C.撤销
- D.买卖
-
下列选项中,可以强制债务人继续履行的是()。
- A.甲、乙之间有一份绘画合同,甲未按约定完成
- B.甲、乙之间有一份演出合同,甲未按约定出场
- C.甲、乙之间有一份借款合同,甲未按约定还款
- D.甲、乙之间有一份药品买卖合同,因药品被禁售,甲未按约定交货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在买卖合同中,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时间为()。
- A.买卖合同成立时
- B.买卖合同生效时
- C.标的物交付时
- D.买方付清标的物价款时
-
甲向乙借款5万元,还款期限6个月,丙作保证人,约定丙承担保证责任直至甲向乙还清本息为止。丙的保证责任期间应如何计算?()
- 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 B.借款发生之日起2年
- C.借款发生之日起6个月
- 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
下列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 A.打鼾
- B.友谊
- C.先占
- D.开花
-
甲赠与乙一部手机,此后不久,乙将甲之子丙打成重伤,则()。
- A.甲有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 B.丙有权撤销其父对己的赠与
- C.甲无权撤销对乙的赠与
- D.甲有权解除赠与合同
-
甲因生病死亡,不久其子乙也在分割甲的遗产前死亡。那么下列人员中可以依照继承法继承甲的遗产的是()。
- A.乙
- B.乙的儿子丙可以转继承甲的遗产
- C.乙的叔叔
- D.乙的女儿丁可以代位继承甲的遗产
-
张某向李某购买一幅祖传字画,双方约定一个月后交货付款。一周后,李某将该画卖给王某并交货。对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合同,张某()。
- A.有权撤销,并主张违约责任
- B.有权解除,并主张违约责任
- C.有权解除,并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 D.有权撤销,并主张缔约过失责任
-
下列权利属自然人专有的为()。
- A.姓名权
- B.名誉权
- C.荣誉权
- D.商标权
-
民法上的“有限责任”指()。
- A.法人对其债务承担的责任
- B.法人的出资者对法人债务承担的责任
- C.法人的职工对法人债务承担的责任
- D.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对法人债务承担的责任
-
杨某夫妇有子女甲、乙、丙三人,均己成家并独立生活。2011年6月,杨某夫妇立下公证遗嘱,指定自己夫妇共同所有的18间私房由甲、乙,丙平均继承。2012年,夫妇二人相继去世。丙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那么,对这18间私房()。
- A.甲、乙每人继承6间,其余归国有
- B.甲、乙每人继承9间
- C.甲、乙、丙每人继承6间
- D.由人民法院裁定如何继承
-
债权与下列何种权利构成民法财产权的两大类型?()
- A.物权
- B.人身权
- C.知识产权
- D.继承权
-
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的规定。
- A.中止
- B.中断
- C.延长
- D.中止、中断或延长
-
下列不属于事件的是()。
- A.某人精神失常
- B.某人成为成年人
- C.善意取得
- D.武装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