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庆市事业单位教育公共基础真题试卷与答案
-
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结论甚于研究的过程。
- 正确
- 错误
-
教师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 正确
- 错误
-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正确
- 错误
-
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正确
- 错误
-
性格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 正确
- 错误
-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正确
- 错误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评价是指以学生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定、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 正确
- 错误
-
奠定了班级组织理论基础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 正确
- 错误
-
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程度。
- A.教师
- B.学生
- C.教学内容
- D.课堂情境
-
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 A.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B.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 C.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 D.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
赞科夫的著作是《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 正确
- 错误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 )等。
-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 C.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 D.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基础型课程要注意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三基”能力,“三基”是指( )
- A.读
- B.写
- C.画
- D.算
-
从课程修习的角度,可将课程分为( )
- A.必修课程
- B.选修课程
- C.学科课程
- D.活动课程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有( )
- A.法人
- B.教育者
- C.组织者
- D.指导者
-
班级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
- A.班主任的个人意愿
- B.班级成员的主观愿望
- C.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
- A.义务性
- B.自愿性
- C.灵活性
- D.实践性
-
教师在运用说服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意的要求有( )
- A.明确目的性
- B.以诚待人
- C.注意时机
- D.调动学生主动性
-
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师生心理障碍,下列做法有利于消除这种心理障碍的有( )
- A.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心理
- B.遵循教育规律
- C.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任其自然
- D.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
-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 )
- A.备课、上课
- B.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 C.课外辅导
- D.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把能力分为( )
- A.一般
- B.特殊
- C.模仿
- D.创造
-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3种成分( )
- A.自我
- B.认识
- C.体验
- D.监控
-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 A.能力
- B.气质
- C.性格
- D.需要
-
动机的功能有( )
- A.激活
- B.指向
- C.维持
- D.调节
-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是( )
- A.制定主体及执行方式不同
- B.规范效力不同
- C.所要解决问题性质不同
- D.调整和适用的范围不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考核教师的内容有( )
- A.政治思想
- B.业务水平
- C.工作态度
- D.工作成绩
-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
- A.教师公正
- B.教师荣誉
- C.教师良心
- D.教师义务
-
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
- A.行为塑造法
- B.代币奖励法
- C.自我控制法
- D.系统脱敏法
-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文化
- A.精神
- B.观念
- C.制度
- D.环境
-
以下关于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 C.最早的教育学研究机构,始于德国普鲁士王朝的哥廷根大学
- D.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
-
学过电子琴的人,再学习弹钢琴就会比较容易。这种迁移类型是( )
- A.水平迁移
- B.垂直迁移
- C.逆向迁移
- D.负迁移
-
热爱集体与自私自利,创新与保守,自尊与自卑属于( )
- A.性格特征
- B.气质特征
- C.意志特征
- D.能力特征
-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进入到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
- A.3岁左右
- B.5岁左右
- C.7岁左右
- D.10岁左右
-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作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
小丁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其比率智商是( )
- A.80
- B.95
- C.100
- D.125
-
班级活动的评估要做到( )。
- A.随意性、客观性、全面性
- B.全面性、客观性、发展性
- C.随意性、全面性、发展性
- D.发展性、随意性、客观性
-
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一种( )。
- A.相对评价
- B.绝对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个体差异评价
-
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让教学更加符合( )原则。
- A.循序渐进
- B.理论联系实际
- C.启发性
- D.巩固性
-
变式是指( )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 A.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
- B.本质特征不变,非本质特征变换
- 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
- D.本质特征变换,非本质特征不变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 A.0-2岁
- B.2-7岁
- C.7-11岁
- D.11-15岁
-
我国新课改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 )。
- A.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 B.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
- C.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 D.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
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 A.课程内容
- B.教学方法
- C.课程目标
- D.教学评价
-
采用座右铭鼓励学生属于( )。
- A.自我教育
- B.榜样示范法
- C.实际锻炼法
- D.情感陶冶法
-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 )。
- A.长善教失原则
- B.疏导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某现任老师,因故意犯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其教师资格( )。
- A.可以保密
- B.自动丧失,且不能重新获取
- C.撤销,三年后可再获取
- D.撤销,五年后可再获取
-
以下属于教师一般权利的是( )。
- A.文化教育权利,学术自由权利、受聘权
- B.受聘权、获取报酬权、政治权利
- C.名誉权、培训进修权、教育教学权
- D.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公民人身自由权
-
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 )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 A.言语加工
- B.智慧技能
- C.认知策略
- D.动作技能
-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明知学校体育设施有危险,而不及时维护,结果造成学生人员伤亡的学校主管人员,依法追究其( )。
- A.一般责任
- B.行政责任
- C.民事责任
- D.刑事责任
-
下列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是( )。
- A.努力
- B.能力
- C.工作难度
- D.运气
-
态度的三元论不包括(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意志成分
- D.行为倾向成分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发散思维
- B.集中思维
- C.意志成分
- D.逆向思维
-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
- A.情感
- B.意志
- C.兴趣
- D.性格
-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 A.巴普洛夫
- B.斯金纳
- C.班杜拉
- D.布鲁姆
-
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类( )。
- A.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辨别
- B.辨别、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 C.具体概念、规则、定义性概念、高级规则、辨别
- D.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
(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 A.奥苏泊尔
- B.杜威
- C.陶行知
- D.班杜拉
-
智力的个体差异性并不体现在( )上。
- A.发展水平的差异
- B.发展类型的差异
- C.发展早晚的差异
- D.发展各民族的差异
-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 )。
- A.学习
- B.模仿
- C.强化
- D.适应
-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 )。
- A.辅助作用
- B.主导作用
- C.强化作用
- D.促进作用
-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
- A.学生的学
- B.教师的教
- C.教学环境
- D.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 )。
- A.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 B.教育理论知识、班级管理知识
- C.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 D.文化科学知识、教学技巧
-
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思想是( )。
- A.教育终身化
- B.教育民主化
- C.教育国际化
- D.教育制度化
-
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方面,数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设置受( )因素的影响。
- A.政治经济的
- B.生产力和科技
-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D.名族文化传统
-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 A.教育政策
- B.教育价值取向
- C.教育模式
- D.教育方法
-
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于( )年诞生于( )。
- A.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
- B.1632年捷克
- C.1681年法国
- D.1897年中国
-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实验,证明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 A.遗传素质
- B.生理成熟
- C.环境
- D.教育
-
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理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人是( )。
- A.柏拉图
- B.凯兴斯泰纳
- C.卢梭
- D.亚里士多德
-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
- A.教师、书本、课堂
- B.儿童、活动、课堂
- C.儿童、经验、活动
- D.儿童、书本、活动
-
属于现代教学媒体中的视觉媒体( )。
- A.教学挂图
- B.投影仪
- C.标本
- D.MP3
-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 )时期开始的。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
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
- A.雅典教育
- B.斯巴达教育
- C.世俗教育
- D.骑士教育
-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任务是按( )的先后顺序进行。
- A.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 B.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学习目标
- C.教学策略、学习目标、教学媒体
- D.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学习目标
-
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流制度属于( )模式。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 A.生活教师
- B.任课教师
- C.班主任
- D.学校管理干部
-
相对于系统的学校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是( )。
- A.学科课程
- B.活动课程
- C.显性课程
- D.隐形课程
-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马卡连柯
- C.伊拉莫斯
- D.赫尔巴特
-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 C.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
-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 A.关键
- B.源泉
- C.内容
- D.途径
-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布鲁纳
- B.罗杰斯
- C.皮亚杰
- D.卢梭
-
在《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中( )处于核心的地位。
- A.思想教育
- B.集体主义教育
- C.爱国主义教育
- D.劳动教育
-
以下属于教育行政处分的是( )。
- A.记过
- B.罚款
- C.没收违法所得
- D.拘留
-
(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 )。
- A.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B.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D.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
- A.尊重的需要
- B.自我实现的需要
- C.审美的需要
- D.认识的需要
-
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是( )。
- A.成熟
- B.家庭教育
- C.社会舆论
- D.教师的榜样作用
-
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思想教育
- B.教学
- C.课外活动
- D.社会实践
-
近年来,部分城市建立了“婴儿安全岛”,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儿童( )。
- A.生存的权利
- B.受教育的权利
- C.受尊重的权利
- D.安全的权利
-
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问卷法
- C.实验法
- D.文献研究法
-
中国宋朝以后,( )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 A.四书五经
- B.六艺
- C.三科
- D.四学
-
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 )。
- A.《理想国》
- B.《学记》
- C.《大教学论》
- D.《论演说家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