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四川省特岗教师真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学习打篮球。体育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打球要点和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后,把班上的几个同学分为几个组,练习投篮和抢篮板球。 张某(10岁)和王某(10岁)分在一个组内。因场地不平,张某在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恰巧被奔跑上来的王某踏在腿上,致使小腿骨折。 此时,教师正在指导其他小组练球。张某住院三个月,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加上张某父母误工费共计约6000元。有人说这6000元应该由体育教师支付,请对这一说法进行分析。

  2. 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3. 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的权利有哪些?

  4. 简述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5.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6. 简述内部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7. 简述当代教学观的变革趋势。

  8. 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9. 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产生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 )

    • 正确
    • 错误
  10. 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果最好。 ( )

    • 正确
    • 错误
  11. 教育法规最根本的特点是阶级性。 ( )

    • 正确
    • 错误
  12. 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 ( )

    • 正确
    • 错误
  13.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因此,教师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 ( )

    • 正确
    • 错误
  14. 教育就是塑造人的活动。 ( )

    • 正确
    • 错误
  15.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

    • A.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
    • B.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
    • C.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自觉性
    •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一般性
  16. 未成年人保护的首要原则是( )。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17. 在教育法规实施中,作为准绳的是( )。

    • A.事实
    • B.法律规范
    • C.教育规律
    • D.教育方针
  18.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权利是( )。

    • A.教育教学权
    • B.学生管理权
    • C.学术自由权
    • D.参与学校管理权
  19. 我国有权规定教育法律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D.教育部
  20. 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是( )。

    • A.动机
    • B.态度
    • C.迁移
    • D.元认知
  21. 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中,作为“母法”的是( )。

    • A.《教师法》
    • B.《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宪法》
  22. 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大部分人的智力属于( )。

    • A.高等水平
    • B.中等水平
    • C.较低水平
    • D.不确定
  23. 要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教育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种做法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是( )。

    • A.情、意、行、知
    • B.行、情、知、意
    • C.知、行、情、意
    • D.知、情、意、行
  24. 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哪两项任务?( )

    • A.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
    • B.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 C.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素质培养
    • D.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维护
  25. 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划分依据是( )。

    • A.依迁移的结果
    • B.依迁移产生的情境
    • C.依迁移的内容
    • D.依迁移产生的方向
  26.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

    • A.加涅
    • B.托尔曼
    • C.斯金纳
    • D.马斯洛
  27. 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 )。

    • A.认识
    • B.理解
    • C.巩固
    • D.运用
  28. 下列理论中不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是( )。

    •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B.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
    • C.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D.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29. 皮亚杰认为7~11岁儿童其认知发展正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30.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 A.心理发展具有平衡性
    • B.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 C.心理发展具有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 D.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31.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 A.冯特
    • B.詹姆斯
    • C.桑代克
    • D.弗洛伊德
  32. 教学设计首先要确定的是(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内容
    • C.教学策略
    • D.教学评价
  33. 在班主任管理风格中,值得提倡的是( )。

    • A.专制型
    • B.民主型
    • C.放任型
    • D.松散型
  34. 学校校风、学风属于( )。

    • A.物质性隐性课程
    • B.观念性隐性课程
    • C.制度性隐性课程
    • D.心理性隐性课程
  35.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 B.蔡元培
    • C.陶行知
    • D.夸美纽斯
  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A.课堂教学
    • B.教书育人
    • C.学生管理
    • D.道德教育
  37. 教育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 A.专业理想
    • B.专业能力
    • C.专业知识
    • D.专业自我
  38. 在学校教育制度上,实行“双轨制”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法国
    • C.英国
    • D.日本
  39. 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B.科学发展观
    •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D.辩证唯物主义
  40. 教育应该“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发展具有( )。

    • A.个体差异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不平衡性
  41. 作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康德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42. 教育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体现的功能属于( )。

    • A.个体享用
    • B.经济发展
    • C.文化选择
    • D.个体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