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内蒙古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主要观点

  2. 请选择你所熟悉的学段(小学或者初中)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有电子版、投影仪、个人电脑、实物投影、音响设备等)的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具体要求如下进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单元 课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列出本节课用多媒体课件使用目标及作用说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策略规划处关于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提问 随堂测验)画出教学过程展开的流程图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历年(新课改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3. 简述掌握学习模式中矫正教学的含义

  4. 简述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ABCD模式)?

  5. 简述认知结构变量的内容。

  6. 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要借助于信息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学习的提供支持的差异。这些工具可划分为()三类

    • A.效能
    • B.课件
    • C.认知
    • D.交流
  7. 按教学阶段划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表现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资源性评价
    • E.总结性评价
  8.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hi奥是一个系统,它是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 三个层次。

    • A.知识目标
    • B.课程目标
    • C.单元目标
    • D.课时目标
    • E.技能目标
  9. 教学设计的特点( )

    • A.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 B.强调建立可操作的具体教学目标
    • C.强调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 D.注意教学效果评价及反馈
  10. 戴尔经验处于中层观察经验具有的特点是()

    • A.比上层媒体传递的经验抽象
    • B.比下层媒体传递的经验抽象
    • C.讲的是要求学习后的勤学
    •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E.提出了教学媒体的优势和不足
  11. 教学测验后,为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分化成都,主要利用()进行平息、

    • A.中位数
    • B.平均数
    • C.标准差
    • D.极差
  12. 教学中所谓的()具备两个基本特征,问题的目标很明确和解决方法是确定的

    • A.结构不良的问题
    • B.结构良好的问题
    • C.复杂的问题
    • D.决策问题
  13. Excel是()系列办公软件中的店子表格软件。

    • A.Baidu
    • B.google
    • C.office
    • D.Flash
  14.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充分注意选用真实可靠的案例才能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这遵循的是()远离

    • A.共同经验
    • B.最小代价律
    • C.重复作用
    • D.信息来源
  15.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知
    • E.社会风气
  16. 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画线
    • B.记笔记
    • C.列提纲
    • D.画关系图
    • E.位置记忆术
  17. 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

    • A.分工合作
    • B.密切配合
    • C.各自尽力
    • D.社会互动
    • E.团体历程
  18.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是其首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 B.发现问题
    • C.理解问题
    • D.检验加上黑色
  19.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A.家庭教养模式
    • B.学校教育
    • C.同辈群体
    • D.个人努力
    • E.遗传
  20. 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样方式称为

    • A.顺应性迁移
    • B.通化性迁移
    • C.垂直型迁移
    • D.一般性迁移
  21. 心里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 B.学会适应
    • C.寻求发展
    • D.克服障碍
  22. 新教师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教学是否成功这是反应二者在()方面的差异

    • A.课时计划
    • B.教学过程
    • C.课后评价
    • D.教学策略
  23. 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巅—寺—壶酒”来记,这是利用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调节策略
  24. 小王、小李工作一年的青年教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也有困惑。小王“为上好课学了很多新课改知识意识到要关注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特别注重调动课堂气氛,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课热闹、学生活跃,可听课老师说我课缺乏程序只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不好吗? 小李说:为上好课专门卖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学模式复制到我课堂上,可为何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1、从新教师专业成长角度指出小王、小李教学中各有什么问题 2、请评价一堂好咳得标准角度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25. 阐述新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

  26. 德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素有哪些

  27. 联合国教科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支柱为

    • A.学会认知
    • B.学会做事
    • C.学会感知
    • D.学会合作
    • E.学会生存
  28.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要通过()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生产和再生产
    •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
    •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29. 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有()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探究性学习
    • D.个别性学习
    • E.自主性学习
  30. 班级目标设立的主要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 B.学校培养目标
    • C.学生个性特长
    • D.班级群体实现发展水平
    • E.班主任的授课方式
  31.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 A.认知过程
    • B.教师教的过程
    • C.学生学的过程
    • D.双边活动
  32. 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可分为讲解、讲述、演讲三个方式
    • B.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
    • C.注意启发
    • D.将就语言艺术
    • E.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33. 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A.生产力
    • B.政治经济制度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34. 为防止考试焦虑症发生,学校设计人员提前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建设自我放松以解释紧张的方法属于()

    • A.早起干预
    • B.缺陷矫正
    • C.发展指导
    • D.问题预防
  35.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 A.机体正常发育
    • B.社会实践
    • C.认知能力发展
    • D.思想品德升华
  36. 课程计划的核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学科
    • B.各学科开设的顺序
    • C.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37. 某学生决心改掉日常迟到的习惯,单到了冬天,还是经常迟到,针对该学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38. 《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指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的原则
    • B.因材施教的原则
  39. 学生的性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差异,所造成的不同个性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 B.复杂性
    • C.群体和个性的统一性
    • D.示范性
  40.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孔子
    • D.昆体良
  41.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A.德育
    • B.智育
    • C.创新教育
    • D.全面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