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劳动协调师试题(1)
-
我国劳动争议的特点体现在()。
- A.劳动争议种类多样性
- B.劳动关系矛盾不可避免性
- C.劳动争议的易发性与多发性
- D.集体劳动争议的强冲突性
- E.劳动争议复杂性
-
除了谈判策略,谈判技巧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中,也是一种辅助性的使用方法。下列有关谈判技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尽管协商重技巧,但也必须体现真诚的态度
- B.转移对方注意力、以求实现协商的重点目标,做法就是声东击西,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实现协商的重要意图
- C.在协商时,向对方提出的以求应当高于自己所期望的要求,以应对对方讨价还价,为自己留有余地
- D.事实胜于雄辩,职工协商代表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
一般而言,报告内容包括的内容有()。
- A.该议题的贡献
- B.该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 C.利益相关者对该议题的关注度
- D.该议题将带来的成果
- E.时代背景
-
方案起草的步骤有()。
- A.组织起草班子
- B.汇报
- C.正式起草
- D.征求意见
- E.公布实施
-
在对劳动规章制度评估结果的输出阶段,其主要任务包括()。
- A.综合判断
- B.统计分析
- C.分析诊断
- D.反馈信息
-
劳动规章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 A.招聘制度
- B.薪酬福利制度
- C.绩效考核制度
- D.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E.劳动纪律制度
-
以下哪些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的()。
- A.生活困难补助费
- B.计划生育补贴
- C.劳动防护费
- D.讲课费
- E.优秀教师奖金
-
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的条件有()。
- A.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 B.应当有四分之三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 C.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
- D.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
-
要求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不能仅仅为了调整员工结构来增强经营能力,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优先保护()的劳动者。
- A.工龄较长
- B.学历较高
- C.对用人单位贡献较大
- D.再就业能力较差
- E.能力较强
-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劳动争议的因素有()。
- A.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劳动争议增加
- B.收入差距扩大,群体间利益分化严重
- C.政府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 D.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
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由大会主席团对上次职代会决议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检查监督的程序和方法是()。
- A.提出贯彻执行和落实职代会决议的要求
- B.职代会闭会后,及时检查向职工群众传达贯彻的情况
- C.检查贯彻落实情况
- D.写书书面总结
- E.根据总结落实反馈
-
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有()。
- A.国际劳工公约
- B.建议书
- C.倡议书
- D.宣言
- E.国际劳工章程
-
在用人单位内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 A.用人单位代表
- B.工会代表
- C.职工监事
- D.职工代表
-
由全国性产业工会同相应的产业雇主组织进行谈判的集体谈判类型,主要集中在()。
- A.东欧
- B.中欧
- C.西欧
- D.北欧
- E.北美
-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适当性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合情
- B.合法
- C.合理
- D.合宜
- E.合规
-
在评估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 A.确定评估工作的目的
- B.确定评估工作实施主体
- C.确定评估对象
- D.制订评估方案
- E.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法
-
商业秘密的特征有()。
- A.经济性
- B.秘密性
- C.措施性
- D.合法性
- E.社会性
-
用人单位在必备条款之外,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等其他事项。
- A.培训
- B.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 C.保守秘密
- D.试用期
-
法国企业集体谈判的具体程序是()。
- A.工会向资方提出签订集体协议的问题
- B.资方向工会提供相关资料
- C.工会了解职工的要求,做好谈判准备
- D.举行一次以上的谈判
- E.谈判成功则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集体协议正式生效
-
发挥强制性作用的劳动标准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
- A.劳动条件标准
- B.立法型劳动标准
- C.强制实行的劳动标准
- D.地方劳动标准
- E.一般标准
-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是()。
- A.税务局
- B.财政局
-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D.公安局
-
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是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组织领导机构,并主持会议。其成员应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领导干部。()必须是本届职工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其人数可根据职工代表人数多少决定。
- A.主席团成员
- B.工人
- C.技术人员
- D.管理人员
-
岗位责任越大,直接管理的必要性就越大,应该选择()的方式。
- A.直接用工
- B.劳务派遣
- C.外包
- D.半日制工
-
19世纪末期美国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行业工会的建立,逐渐改变了()在劳动工资博弈中始终占据明显上风的状况。
- A.劳方
- B.资方
- C.政府
- D.行会
-
以下表述中,不属于集体协商双方采取的策略模型的是()。
- A.对抗模型
- B.互利模型
- C.混合模型
- D.合作模型
-
以下不属于保密协议内容的是()。
- A.商业秘密范围
- B.保密义务和泄密行为
- C.协议约定的其他事项
- D.违约责任
-
劳动争议案件中,发现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应该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A.集体合同签订地
- B.劳动合同签订地
- C.用人单位所在地
- D.劳动争议发生地
-
2010年,国际劳工组织对其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分为()大类。
- A.32
- B.33
- C.22
- D.23
-
下列关于不同用工方式优劣势分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劳务派遣的优点是不需要直接雇用劳动者,用工的自由度较大
- B.外包用工的缺点是在于用人单位不能插手承包人雇用的员工的日常管理,从而决定了所能够外包的工作仅限于用人单位中的辅业工作,否则会影响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积累
- C.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不需要签订书面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 D.外包用工的优点是不受劳动合同续订次数的限制
-
()规定的知识单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 A.劳动规章制度
- B.劳动合同
- C.集体合同
- D.劳动标准
-
所谓(),是指对一项协议行动效率的评判,也即对其投入产出率高低的评判。
- A.行动标准
- B.收效标准
- C.效率标准
- D.事实标准
-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万元。
- A.50
- B.100
- C.200
- D.300
-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其法律效力是()。
- A.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
- B.劳动者可以申请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 C.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 D.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的集体谈判和劳资协议制度不像其他西欧国家那样具有悠久的传统和严密的体系,带有很大的分散性和相当的随意性。
- A.美国
- B.德国
- C.法国
- D.日本
-
()规定:“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必须包括有关实施安全、卫生法规的措施;纪律规则、惩罚的性质、种类和程序以及雇员行使辩护权的调剂;集体合同要求必须订立的条款。”
- A.《法国劳动法典》
- B.《日本劳动标准法》
- C.韩国劳动标准法》
- D.《日本劳动基准法》
-
推行()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及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
- A.民主集中
- B.职工代表大会
- C.职工董事、职工监事
- D.民主管理考评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确定。
- A.用工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 B.该劳动者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
- C.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
- D.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
-
经济全球化不是指()。
- A.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
- B.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 C.各国文化相互渗透同化
- D.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
因()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 A.签订
- B.履行
- C.修改
- D.修订
-
以下不属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流程的有()。
- A.项目启动
- B.组建团队
- C.定稿发布
- D.总结反馈
-
以下哪项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主体()。
- A.企业行政
- B.劳动监察部门
- C.工会
- D.企业联合会
-
()是保障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有序展开的重要前提。
- A.有效收集集体协商的议题
- B.草你汇报提纲
- C.签订约束性协议
- D.制定劳动标准
-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 A.赔偿金
- B.违约金
- C.补助金
- D.补偿金
-
将企业的所有岗位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不同的要求,将分不同的类别,然后给每一类确定一个岗位价值的范围,并对同一类的岗位进行排列,从而确定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价值,这种方法是()。
- A.岗位参照法
- B.岗位排列法
- C.岗位分类法
- D.因素比较法
-
()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 A.工会
- B.职工代表大会
- C.工会主席
- D.工会委员
-
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视为()。
- A.撤回仲裁申请
- B.藐视仲裁
- C.无故缺席
- D.积极抵抗
-
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受理。
- A.可以
- B.应当
- C.裁定
- D.不予
-
()认为,劳动制度首先由用人单位单方制定或变更,劳动规章制度不过是劳动合同的雏形,其之所以具有约束力,是因为其经过劳动者的同意成为了劳动合同的内容。
- A.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规范说
- B.劳动规章制度的契约规范说
- C.劳动规章制度的集体合意说
- D.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性规范说
-
()是企业管理一方向本企业职工公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相关情况,按照一定程序向职工公开,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 A.劳动规章制度
- B.厂务公开制度
- C.集体协商制度
- D.劳动合同制度
-
对于用人单位来讲,未来发展需要的主要岗位和核心经营管理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应当以签订()年以上中长期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基本用工方式。
- A.3
- B.5
- C.10
-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