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公共卫生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发生食物中毒的法定报告人是

    • A.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
    • B.接收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
    • C.食品卫生检验人员
    • D.中毒病人的家属
    • E.获得信息的其他人
  2.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有

    • A.控制细菌繁殖
    • B.杀灭病原菌
    • 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D.多使用消毒剂
    • E.防止食品细菌污染
  3. 未经卫生部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予以的行政处罚有

    • A.处以违法所得1~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至5万元的罚款
    • B.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卫生许可证
    • C.销毁违法生产的产品
    • D.冻结银行账号
    • E.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4. 对食物中毒的处理可分为

    • A.技术处理
    • B.刑事处理
    • C.行政处理
    • D.病人处理
    • E.样品处理
  5. 食品受到农药污染的主要途径有

    • A.喷洒作物
    • B.植物根部吸收
    • C.空中随雨雪降落
    • D.食物链富集
    • E.销售时污染
  6. 影响粮食中真菌发育的重要因素有

    • A.温度
    • B.光线
    • C.湿度
    • D.震动
    • E.氧气
  7. 满足食品企业生产需要的地理条件有

    • A.地势较高
    • B.水源丰富,水质良好
    • C.土壤清洁,便于绿化
    • D.交通方便
    • E.远离城区
  8. 具有强制性的食品卫生标准有

    • A.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
    • B.国家标准
    • C.行业标准
    • D.企业标准
    • E.地方标准
  9. 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收缴卫生许可证的情况有

    • A.自主停业1个月
    • B.食品不符合卫生要求
    • C.涂改卫生许可证
    • D.出借卫生许可证
    • E.录用未经体检人员
  10. 送上级机关仲裁用的样品在运送前应对样品进行

    • A.加盖密封
    • B.贴上封条
    • C.写明日期
    • D.加盖公章
    • E.或加石蜡封口
  11. 食品进行感官检查的环境要求

    • A.白炽灯
    • B.气味正常
    • C.光线充足
    • D.位置合适
    • E.温湿度适宜
  12. 不能进行食品感官检验的人有

    • A.从事本食品研究的
    • B.色盲、色弱
    • C.慢性鼻炎
    • D.近视
    • E.50岁以上
  13. 食品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有

    • A.视觉鉴别法
    • B.听觉鉴别法
    • C.嗅觉鉴别法
    • D.味觉鉴别法
    • E.触觉鉴别法
  14. 能够反应食品中蛋白质腐败变质的指标有

    • A.黏度
    • B.二甲胺
    • C.挥发性盐基总氮
    • D.三甲胺
    • E.K值
  15.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可以归纳为

    • A.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
    • B.不降低食品的营养成分
    • C.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 D.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 E.对人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16. 防毒面具滤料要求其滤毒性能好,不同毒物宜选用的适宜滤料:含碘活性炭

    • A.氨
    • B.苯
    • C.一氧化碳
    • D.氰化物
    • E.汞
  17. 防毒面具滤料要求其滤毒性能好,不同毒物宜选用的适宜滤料:活性炭

    • A.氨
    • B.苯
    • C.一氧化碳
    • D.氰化物
    • E.汞
  18. 防毒面具滤料要求其滤毒性能好,不同毒物宜选用的适宜滤料:硫酸铜

    • A.氨
    • B.苯
    • C.一氧化碳
    • D.氰化物
    • E.汞
  19. 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应在多少时间内调离原岗位

    • A.5D
    • B.15D
    • C.20D
    • D.30D
    • E.2个月
  20. 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在每季度后多少天内将急性职业病汇总上报

    • A.5D
    • B.15D
    • C.20D
    • D.30D
    • E.2个月
  21. 慢性职业病应在确诊后多少天内执行职业病报告

    • A.5D
    • B.15D
    • C.20D
    • D.30D
    • E.2个月
  22. 冷藏冷冻食品时,常用于预冷食品的方法是

    • A.冰块冷却法
    • B.空气冷却法
    • C.水冷法
    • D.真空冷却法
    • E.冷冻法
  23. 冷藏冷冻食品的最迅速的冷却方法是

    • A.冰块冷却法
    • B.空气冷却法
    • C.水冷法
    • D.真空冷却法
    • E.冷冻法
  24. 单用细菌进行发酵的制品

    • A.赖氨酸
    • B.饴糖
    • C.米酒
    • D.酒精
    • E.腌菜
  25. 酵母与细菌混合进行发酵的制品

    • A.赖氨酸
    • B.饴糖
    • C.米酒
    • D.酒精
    • E.腌菜
  26. 在食品腐败变质中,对蛋白质分解力强的细菌是

    • A.枯草芽胞杆菌.丁酸杆菌
    • B.无色杆菌属
    • C.芽胞杆菌属
    • D.糖酵母菌属.大肠菌群
    • E.红酵母属
  27. 在食品腐败变质中,对脂肪分解力强的细菌是

    • A.枯草芽胞杆菌.丁酸杆菌
    • B.无色杆菌属
    • C.芽胞杆菌属
    • D.糖酵母菌属.大肠菌群
    • E.红酵母属
  28. 亚硝酸盐中毒特效解毒药是

    • A.链霉素
    • B.青霉素
    • C.二巯基丙磺酸钠
    • D.亚甲蓝
    • E.氯磷定
  29. 有机磷中毒特效解毒药是

    • A.链霉素
    • B.青霉素
    • C.二巯基丙磺酸钠
    • D.亚甲蓝
    • E.氯磷定
  30. 鱼鳞病是缺乏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E
    • E.维生素P
  31. 脚气病是缺乏

    • A.维生素B1
    • B.维生素A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E
    • E.维生素P
  32. 单用细菌进行发酵的制品是

    • A.啤酒
    • B.饴糖
    • C.食醋
    • D.酒精
    • E.腌菜
  33. 单用酵母进行发酵的制品是

    • A.啤酒
    • B.饴糖
    • C.食醋
    • D.酒精
    • E.腌菜
  34. 易拉罐装果汁的保质期的是

    • A.3个月
    • B.6个月
    • C.12个月
    • D.24个月
    • E.18个月
  35. 玻璃瓶装果汁汽水的保质期是

    • A.3个月
    • B.6个月
    • C.12个月
    • D.24个月
    • E.18个月
  36. 儿童易患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多数是经

    • A.经食物传播
    • B.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C.经土壤传播
    • D.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 E.经空气飞沫传播
  37.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

    • A.疾病、弱智、身心损害
    • B.一切疾病、残疾、生理功能障碍
    • C.疾病、伤害、健康
    • D.传染病、非传染病、健康
    • E.传染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
  38. 诸多的人群分布特征中与疾病的关联作用最普遍的特征是

    • A.年龄因素
    • B.性别因素
    • C.职业因素
    • D.民族因素
    • E.遗传因素
  39. 在抽样调查研究中,当样本含量逐渐增大时

    • A.标准差逐渐增大
    • B.标准差逐渐减小
    • C.标准差、标准误都不变
    • D.标准误逐渐增大
    • E.标准误逐渐减小
  40. 在评价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时,实际为患者,但根据某法诊断为非患者的百分率为

    • A.灵敏度
    • B.卜特异度
    • C.假阳性率
    • D.特异度
    • E.假阴性率
  41. 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员和设备
    • B.降低实验误差
    • C.提高显著性水平
    • D.增加样本含量
    • E.降低系统误差
  42. 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 A.系统误差越大
    • B.抽样误差越大
    • C.可靠程度越大
    • D.可比性越差
    • E.离散程度越大
  43. 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或说明两种现象间是否存在关系,宜选用

    • A.t检验
    • B.F检验
    • C.相关分析
    • D.u检验
    • E.x2检验
  44. 对四格表x2检验,其自由度等于

    • A.n-1
    • B.3
    • C.1
    • D.2
    • E.4
  45. 某地2003年平均人口数为100 000人,该地防疫站收到2003年发病的菌痢传染病报告卡323张,剔除重复,实际报告的菌痢病人为260人,在此260人中有3人发病2次,则该地菌痢的报告发病率为

    • A.323/10万
    • B.326/10万
    • C.257/10万
    • D.260/10万
    • E.263/10万
  46. 随机抽样的目的是为了

    • A.消除系统误差
    • B.消除抽样误差
    • C.减少样本的偏性
    • D.消除测量误差
    • E.减小随机误差
  47. 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相关分析,又做直线回归分析。设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两者之间具有的关系是

    • A.tr>tb
    • B.tr<tb
    • C.两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 D.tr=tb
    • E.tr>tb或tr=tb
  48. 统计学研究的指标特性是

    • A.可加性
    • B.变异性
    • C.对称性
    • D.稳定性
    • E.正态性
  49. 与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无关的因素是

    • A.妇女生育、授乳
    • B.性别
    • C.年龄
    • D.饮水含氟量
    • E.营养不良
  50. 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发病率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然后各随机抽取1/10的人做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 A.单纯随机抽样
    • B.整群抽样
    • C.系统抽样
    • D.分层抽样
    • E.机械抽样
  51. 丙烯腈一苯乙烯(丁二烯)共聚树脂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 A.树脂的本身毒性
    • B.丙烯腈单体残留
    • C.苯乙烯单体残留
    • D.丁二烯单体残留
    • E.聚合中添加的防老剂
  52. 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哪个部门来制定

    • A.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 B.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
    • C.科学研究部门
    • D.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E.有关生产企业
  53. 把符合t检验条件的资料做秩和检验,则

    • A.第一类错误减少
    • B.第二类错误增大
    • C.第二类错误减少
    • D.第一类错误增大
    • E.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均无变化
  54. 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过程是

    • A.提出病因假设,描述病因假设,综合评价病因假设
    • B.提出病因假设并验证之,综合判定病因
    • C.构思病因假设,确立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
    • D.提出病因假设,分析病因假设,判定病因假设
    • E.提出病因假设,检验病因假设,判定病因
  55. 吸烟可致肺癌但不是每个吸烟者都会得肺癌,即吸烟者肺癌发生率<100%;另外不是每个肺癌病人以前都吸烟,即肺癌病人以前的吸烟率<100%,此实例的病因组合符合

    • A.充分而且必要病因
    • B.充分但不必要病因
    • C.以上都不是
    • D.必要但不充分病因
    • E.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56. 大量饮劣质酒,引起酒精中毒的毒物是

    • A.乙醇
    • B.甲醇
    • C.乙醛
    • D.甲酸
    • E.乙酸
  57.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

    • A.自然环境中的因素
    • B.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物
    • C.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 D.以上都是
    • E.以上都不是
  58. 在事故医学应急时,专科医治是

    • A.一级医疗救治
    • B.三级医疗救治
    • C.五级医疗救治
    • D.二级医疗救治
    • E.四级医疗救治
  59. 化妆品斑贴试验是下列哪一种皮肤病的诊断依据

    • A.化妆品光感性皮炎
    • B.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 C.化妆品皮肤色素紊乱
    • D.化妆品甲损害
    • E.化妆品痤疮
  60. 下列哪一项不是全面质量保证的内容

    • A.人员培训
    • B.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 C.设备一律更新
    • D.保持设备良好
    • E.建立、健全质保部门
  61. 检验微生物的样品,采样后送至检验室的时间是

    • A.2h内
    • B.4h内
    • C.8h内
    • D.3h内
    • E.6h内
  62. 与社会发展指标ASHA成反比的是

    • A.就业率
    • B.出生率
    • C.平均寿命
    • D.成人识字率
    • E.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
  63. 职业病患者劳动能力鉴定的负责机构是

    • A.各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
    • B.由所在单位工会和劳动鉴定委员会
    • C.企业主管部门
    • D.由各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委员会
    • E.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64. 公共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应

    • A.在卫生防疫部门备案
    • B.取得卫生知识合格证明及健康合格证
    • C.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
    • D.在街道办事处备案
    • E.以上都不是
  65. 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常见的有哪几种

    • A.红肠
    • B.牛餐肉
    • C.烤羊肉串
    • D.腊肉
    • E.以上都是
  66.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为

    • A.病例组和对照组
    • B.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 C.只有实验组
    • D.实验组和对照组
    • E.只有病例组
  67. 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必须洗手的环节有

    • A.脱工作服前
    • B.上厕所后
    • C.休息或打电话后
    • D.A+C
    • E.B+C
  68. 最容易被苯并(a)芘污染的食品有

    • A.腌肉制品类
    • B.酱油制品类
    • C.肉罐头类
    • D.肉肠类
    • E.熏烤动物食品类
  69. 在食品加工人员中,常洗手是防止食品污染的有效措施,洗手步骤有

    • A.涂肥皂
    • B.手刷刷洗
    • C.流水充分冲洗干净
    • D.吹干
    • E.A+B+C+D
  70. 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

    • A.改变肉制品的味道
    • B.改变肉制品的颜色
    • C.改变肉制品的营养
    • D.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 E.以上均是
  71. 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不得超过

    • A.0.01g/kg
    • B.0.02g/kg
    • C.0.03g/kg
    • D.0.04g/kg
    • E.0.05g/kg
  72. 鱼的新鲜程度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当鱼体出现下列哪一现象时,可判断的为新鲜鱼

    • A.角膜变浑浊
    • B.鳃色变淡
    • C.鱼鳞完整,有弹性,有光泽
    • D.肛门突出
    • E.鳃色变深
  73. 鱼的新鲜程度可从感官指标来分析,当感官指标出现哪一条时判定鱼不新鲜

    • A.角膜透明
    • B.鳃鲜红
    • C.鱼鳞紧贴完整
    • D.肌肉无弹性、鱼体变软
    • E.鱼腹未膨胀
  74. 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冷灭菌属于

    • A.热力消毒法
    • B.巴氏消毒法
    • C.电离辐射消毒法
    • D.过氧化物类消毒法
    • E.以上都不是
  75. 用于食品的物理及化学消毒方法有许多种,巴氏消毒属于

    • A.含氯化合物消毒法
    • B.醇类消毒法
    • C.电离辐射消毒法
    • D.热力消毒法
    • E.以上都不是
  76. 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从外界摄取的经过消化吸收而能被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一般包括

    • A.蛋白质、脂肪
    • B.糖类
    • C.水
    • D.无机盐、维生素
    • E.以上都是
  77. 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身体健康,从外界摄取的经过消化吸收而能被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素的功能有

    • A.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 B.修补组织
    • C.维持体内多种生理活动
    • D.更新组织
    • E.以上都是
  78.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预防措施为

    • A.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
    • B.控制细菌繁殖
    • C.杀灭病原菌
    • D.保护易感人群
    • E.A+B+C
  79.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秋季节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它的特点是

    • A.全年皆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 B.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 C.往往是由于食品贮存和加工不妥
    • D.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进食量有关
    • E.以上均是
  80. 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及时计算出潜伏期的意义

    • A.没什么意义
    • B.可以初步判断中毒的性质
    • C.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长些
    • D.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相对短些
    • E.B+C+D
  81. 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是指从进食中毒食物到发病的时间,其均值的计算是

    • A.各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
    • B.各病例潜伏期的平均数
    • C.各病例潜伏期的峰值
    • D.各病例潜伏期的几何均值
    • E.以上计算所得值均可
  82. 各类食物中毒的共同特点是

    • A.发病急,病程短
    • B.与食物有明显关系
    • C.无传染性
    • D.细菌性中毒有明显季节性
    • E.以上均是
  83. 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职责之一,许可应按审批程序来逐步完成,由卫生部许可批准的食品有

    • A.保健食品
    • B.新资源食品
    • C.动物性食品
    • D.植物性食品
    • E.A+B
  84. 食物中毒按病因物质的不同可分类为

    • A.细菌性的食物中毒
    • B.真菌性的食物中毒
    • C.化学性的食物中毒
    • D.动植物性的食物中毒
    • E.以上四种
  85. 食品卫生许可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职责之一,许可应按审批程序来逐步完成,许可程序通常由哪几个步骤组成

    • A.依法申请
    • B.依法受理
    • C.依法审查
    • D.依法核准
    • E.包括以上四个步骤
  86. 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至少几人以上

    • A.1人
    • B.2人
    • C.3人
    • D.4人
    • E.无所谓
  87. 食品卫生监督员进行巡回监督检查时,其重点检查内容是

    • A.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制度与管理
    • B.个人卫生及卫生知识抽查
    • C.许可证、健康证及培训证办理情况
    • D.生产经营的卫生状况
    • E.以上都是
  88. 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法定时间内出具报告单,一般要求

    • A.5d内
    • B.10d内
    • C.15d内
    • D.20d内
    • E.25d内
  89. 食品卫生监督员采样送检后检验机构应在法定时间内出具报告单,对食物中毒的样品要求为

    • A.1d内
    • B.2d内
    • C.3d内
    • D.4d内
    • E.5d内
  90.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按功能用途分为

    • A.10类
    • B.15类
    • C.16类
    • D.20类
    • E.21类
  91. 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标签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吗

    • A.不能维护生产者的权益
    • B.只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 C.能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 D.起促进销售的作用
    • E.标签可以查看生产日期
  92.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昧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哪两大类

    • A.天然食品添加剂
    • B.A+D
    • C.化合物添加剂
    • D.人工合成添加剂
    • E.食品防腐剂
  93. 食品标签是生产者借以说明商品特征和性能,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它包括

    • A.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
    • B.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图形
    • C.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符号
    • D.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说明物
    • E.以上均是
  94.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高分子类化合物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主要有

    • A.聚合不充分的低聚合物的毒性
    • B.低分子降解产物的毒性
    • C.未参与聚合的游离单体的毒性
    • D.添加剂的毒性
    • E.以上都是
  95.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问题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以下哪些属于高分子类化合物类包装材料

    • A.竹、木、纸
    • B.搪瓷、陶瓷
    • C.树脂、塑料
    • D.不锈钢
    • E.以上都是
  96. 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引起的,该毒素属于

    • A.内毒素
    • B.外毒素
    • C.侵袭性酶类
    • D.细胞毒素
    • E.肠毒素
  97. 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如何鉴别生物性胖听

    • A.保温试验中胖听消失
    • B.保温试验中胖听不变
    • C.保温试验中胖听增大
    • D.以上试验无法鉴别
    • E.以上试验均可以鉴别
  98. 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引起的,是一种什么菌

    • A.需氧菌
    • B.厌氧菌
    • C.兼性厌氧菌
    • D.肠杆菌
    • E.球菌
  99. 马口铁食品罐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会产生一些现象,哪些是异常现象

    • A.瘪听
    • B.胖听
    • C.锈听
    • D.漏听
    • E.以上都有
  100. 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入关时由谁负责检验

    • A.国家技监部门
    • B.当地工商部门
    • C.都可以检验
    • D.由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
    • 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