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执业护士实践能力A1型题模拟试卷17
-
男性,35岁,颅脑损伤患者,提示患者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典型生命体征表现是
- A.脉快,呼吸急促
- B.脉快,血压降低
- C.脉快,血压升高
- D.脉慢,呼吸慢,血压高
- E.脉慢,血压降低
-
患儿,男,2岁,患化脓性脑膜炎。护士应重点观察的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为
- A.剧烈头痛
- B.喷射性呕吐
- C.前囟饱满、颅缝增宽
- D.颈抵抗
- E.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
-
患儿,男,2周4个月,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烦躁,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不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 A.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
- B.记录24h出入量,防止体液不足
- C.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一切刺激
- D.为防止患儿呕吐,应减少患儿食物摄入
- E.给予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患儿发生惊厥时,护士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按压人中
- B.遵医嘱可注射地西泮
- C.松衣解扣、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 D.按压四肢,以免碰伤
- E.加床围,防止坠床
-
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家长很担心孩子的预后,护士应给予适当的解释是
- A.患儿会越来越重
- B.随年龄增长,多数会自愈
- C.需服用抗癫痫药治疗
- D.需长期服用钙片、鱼肝油治疗
- E.需加大抗生素的治疗量
-
患儿,男,1岁,因高热惊厥入院,到院后的即刻处理应是
- A.按医嘱给予止惊药
- B.给予抗生素治疗
- C.补充钙剂
- D.在口腔放置压舌板
- E.给予约束
-
男性,20岁,10年来反复发作四肢抽搐、意识丧失、舌咬伤、尿失禁,每次持续2~3min。1天来有类似发作15次,持续昏迷,送来急诊。下列各项措施最急需的是
- A.静脉注射地西泮
- B.鼻饲苯妥英钠
- C.急查血钾
- D.急查头颅CT
- E.急查头颅MRI
-
患儿,1岁2个月,半天来发热、流涕、咳嗽,半小时突然抽风一次,持续约5min,为全身抽搐。l岁时患者发热曾发作一次,情况与本次类似。查体:神志清、一般情况好,T39℃,咽红,呼吸音稍粗,神经系统检查(一),来院急诊。该患儿惊厥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化脓性脑膜炎
- B.癫痫
-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 D.高热惊厥
- E.中毒性脑病
-
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脑积液检查结果,下列哪一项不会出现
- A.压力升高
- B.糖及氯化物含量升高
- C.白细胞数明显升高
- D.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降低
- E.涂片革兰染色可以查到致病菌
-
男性,23岁,头痛、流涕、咽痛1周,昨天起出现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自远端向近端扩展,伴吞咽、呼吸困难收治入院。下列各项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A.保持情绪平稳
- B.保持呼吸道通畅
- C.鼻饲
- D.保护四肢防冻、烫伤
- E.按摩四肢,增加血液循环
-
患者女性,55岁,2年来经常出现发作性右面颊痛,拔牙后仍反复发作,每次发作15~30s,进食可诱发,发作期间无异常感觉。查体:右上磨牙全部脱落,右面皮肤粗糙,发作问期其他未见异常。该患者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丘脑痛
- B.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 C.舌咽神经痛
- D.牙周炎
- E.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患者女性,38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十余年。今晨起吃饭时突然出现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左侧肢体无力,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是
- A.脑出血
- B.脑血栓形成
- C.蛛网膜下腔出血
-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E.脑栓塞
-
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稳定1周后,神志由嗜睡到昏睡,出现左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复查头颅MRI无明显脑室扩大,脑脊液检查无新鲜红细胞。可能的原因是
- A.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
- B.脑动脉瘤破裂
- C.脑积水
- D.脑血管痉挛
- E.颅内感染
-
患者男性,75岁,与人争吵时突然言语不清,并摔倒在地,随即出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查体:血压200/120mmHg,瞳孔右侧大于左侧,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 A.立即行MRI检查明确是出血还是梗死
- B.给予降血压治疗
- C.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 D.脑电图检查
- E.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
-
患者男性,62岁,吸烟30年,高血压10年。晨起左侧肢体轻偏瘫,意识清楚,无失语,下午查体发现瘫痪肢体的肌力已恢复正常,为防止再次发作,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 B.戒烟
- C.控制血压
- D.做颈部血管彩超
- E.绝对卧床休息
-
患者男性,30岁,癫痫病史10年,在工作时突然跌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强直一抽搐发作,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力按住其手足,阻止抽搐发作
- B.用缠以纱布的压舌板塞人其一侧上、下齿之间
- C.使患者头偏向一侧
- D.解松患者的衣领及裤带
- E.在患者背后垫衣被等软物
-
患者男性,60岁,2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震颤,休息时明显,行动缓慢,行走时小步向前冲,面部表情少,该患者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 A.脑梗死
- B.脑出血
- C.癫痫
- D.帕金森病
- E.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
脑出血患者,医嘱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其主要作用是
- A.降低血压
- B.营养脑细胞
- C.帮助止血
- D.降低颅内压
- E.保护血管
-
患者,女性,60岁,右侧肢体震颤、表情淡漠、行走不稳3个月。体检: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右侧肢体出现铅管样肌强直,肌力、反射、感觉均正常,慌张步态。以下药物不适合该患者服用的是
- A.美多巴
- B.金刚烷胺
- C.苯海索
- D.利血平
- E.溴隐亭
-
患者男,53岁。急诊以“脑栓塞”收入院。入院后护士经评估判断该患者能够经口进食,但存在吞咽困难。为防止因进食所致的误吸或窒息,护士采取的措施不妥的是
- A.进食前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 B.营造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
- C.嘱患者进餐时不要讲话
- D.嘱患者使用吸管喝汤
- E.进餐后保持坐位半小时以上
-
患者女,68岁。因颅内压增高,头痛逐渐加重,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术后突然呼吸停止、血压下降。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 A.小脑幕切迹疝
- B.枕骨大孔疝
- C.大脑镰下疝
- D.脑干缺血
- E.脑血管意外
-
患者男性,68岁,头颅CT显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处于昏迷状态,下列各种体征中该患者不会出现的是
- A.可以被言语唤醒
- B.对疼痛刺激存在反应
- C.二便失禁
- D.生命体征稳定
- E.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
儿童抗惊厥首选药物是
- A.苯巴比妥钠
- B.苯妥英钠
- C.地西泮
- D.水合氯醛
- E.复方氯丙嗪
-
患者男,73岁,突发意识障碍,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5.0mm,右侧2.0mm,双侧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软瘫,双侧病理征(+),头颅CT示:左侧小脑半球出血。此患者医嘱用甘露醇,其目的是
- A.抗感染
- B.镇静
- C.抗水肿、降颅压
- D.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 E.降血压
-
婴幼儿时期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
- A.高热
- B.癫痫
- C.中毒性脑病
- D.脑炎和脑膜炎
- E.低血糖和水、电解质紊乱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脑膜炎链球菌
- B.肺炎链球菌
- C.流感杆菌
- D.大肠埃希菌
-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下列各项瘫痪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错误的是
- A.室内空气流通、保暖
- B.鼓励患者尽量咳嗽、排痰
- C.喂食要慢,以免呛入气管
- D.注意口腔护理
- E.对分泌物较多而咳嗽无力者应先翻身后吸痰
-
对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
- B.偏瘫患者穿衣时先穿健侧,再穿患侧
- C.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 D.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
- E.加强尿道护理
-
与脑梗死相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主要的临床区别是
- A.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
- B.可出现偏瘫
- C.可有恶心、呕吐
- D.起病突然
- E.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4h之内恢复正常
-
对瘫痪患者的护理中,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妥的是
- A.保持肢体功能位
- B.翻身、拍背
- C.调整饮食以防发生便秘
- D.鼓励患者多饮水
- E.可将静脉输液穿刺在瘫痪肢体,以方便健侧肢体活动
-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处理最重要的环节是
- A.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
- B.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 C.立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以下,防止再出血
- D.立即使用止血药
- E.抗水肿,降低颅内压
-
对感觉障碍的患者,下列各项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 A.向患者解释感觉障碍的原因
- B.缓解患者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 C.避免对患处重压,防止压疮
- D.对感觉障碍的患肢使用暖水袋保暖
- E.避免搔抓患处,以防损伤及感染
-
下列对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性脑膜炎一般病程较短,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
- B.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
- C.病毒性脑膜炎可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可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 D.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透明,压力轻至中度升高
- E.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多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