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护理学(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卷二(相关专业知识)
-
通过健康教育使服务对象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的人际传播形式称为
- A.咨询
- B.个别访谈
- C.劝服
- D.指导
- E.反馈
-
说服教育对象改变不正确的健康态度、信念及行为习惯的人际传播形式称为
- A.咨询
- B.个别访谈
- C.劝服
- D.指导
- E.反馈
-
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传递健康信息和知识,帮助其改变相关态度的人际传播形式称为
- A.咨询
- B.个别访谈
- C.劝服
- D.指导
- E.反馈
-
解答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帮助其澄清观念、做出决策的人际传播形式称为
- A.咨询
- B.个别访谈
- C.劝服
- D.指导
- E.反馈
-
健康教育评价中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评价称为
- A.形成评价
- B.总结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应评价
- E.结局评价
-
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并贯穿于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评价是
- A.形成评价
- B.总结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应评价
- E.结局评价
-
有效控制的适用性是指
- A.控制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合理的
- B.有效控制系统应是合理、适用的
- C.控制手段应顾及到例外情况的发生
- D.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信息
- E.有效控制系统依赖于准确的数据 (94~96题共用备选答案)
-
健康教育评价中近中期效果评价又称为
- A.形成评价
- B.总结评价
- C.过程评价
- D.效应评价
- E.结局评价
-
护患沟通时反馈的最有效的技巧是
- A.提问
- B.倾听
- C.重复
- D.鼓励
- E.澄清
-
有效控制的特征中,“强调例外”指的是
- A.控制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合理的
- B.有效控制系统应是合理、适用的
- C.控制手段应顾及到例外情况的发生
- D.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信息
- E.有效控制系统依赖于准确的数据
-
洗手时每个部位的时间不应少于
- A.5~10秒
- B.10~15秒
- C.16~20秒
- D.21~25秒
- E.26~30秒
-
男性,45岁,因胃溃疡入院治疗,护士小张正在采集病史,与病人沟通。
以下关于沟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沟通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理解
- B.组织中应避免出现非正式沟通
- C.手势和符号也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 D.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能准确理解信息的含义
- E.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
创造良好沟通环境的方法不包括
- A.谈话内容不要过多
- B.加强评论和表态
- C.多用描述性语言
- D.耐心倾听
- E.认同对方的问题和处境
-
护士小李上班后需对术前的病人进行肌内注射。
手的消毒不宜使用
- A.氯己定
- B.聚维酮碘
- C.2%戊二醛
- D.吡洛烷酮.碘
- E.75%乙醇
-
不需要洗手的情况是
- A.护理两个病人之间
- B.脱手套后
- C.给该病人输液后,准备留置导尿前
- D.进行护理操作时,接触了污染的器械
- E.与病人交谈后
-
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身的行为发展。属于哪一行为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
- A.自主发展阶段
- B.被动发展阶段
- C.主动发展阶段
- D.自我发展阶段
- E.巩固发展阶段
-
空气消毒不宜使用
- A.紫外线照射
- B.臭氧消毒
- C.甲醛熏蒸
- D.醋酸熏蒸
- E.过氧化氢喷雾消毒
-
病床数为400张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 A.1%
- B.4%
- C.7%
- D.8%
- E.10%
-
酗酒属于
- A.致病行为
- 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 C.不良疾病行为
- D.违规行为
- E.预警行为
-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主要区别是
- A.注重知识灌输
- B.注重环境改善
- C.注重效果评价
- D.不仅注重知识改变而且注重行为改变
- E.注重教育方法
-
对预期取得的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是
- A.质量控制
- B.预算控制
- C.进度控制
- D.目标控制
- E.反馈控制
-
针对组织内部的具体问题,在较小范围内和较短时间内实施的计划属于
- A.指令性计划
- B.决策性计划
- C.战略性计划
- D.战术性计划
- E.专项计划
-
不属于人员管理原则的是
- A.系统管理原则
- B.责、权利一致原则
- C.公平竞争原则
- D.用人之长原则
- E.激励原则
-
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属于以下哪种组织结构
- A.直线型
- B.综合型
- C.主导型
- D.职能型
- E.直线.参谋型
-
属于多线型组织结构的为
- A.直线型
- B.直线一参谋型
- C.职能型
- D.主导型
- E.综合型
-
健康教育行为诊断中,低可变性行为是指
- A.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为
- B.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 C.已有成功案例证明的行为
- D.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 E.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
系统的功能大于各个个体的功效之和。这反映了系统特性的
- A.整体性
- B.相关性
- C.层次性
- D.目的性
- E.环境适应性
-
健康教育的传播方法不包括
- A.语言教学法
- B.文字教学法
- C.形象教学法
- D.综合教学法
- E.技能教学法
-
健康传播过程中受传者最容易接受或记住的信息是
- A.与自己观念一致的信息
- B.自己不懂的信息
- C.令自己费解的信息
- D.令自己反感的信息
- E.自己熟悉的信息
-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 A.与疾病相关的行为
- B.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 C.促进健康的行为
- D.致病性行为
- E.与健康相关的行为
-
消毒的概念是
- A.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 B.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 C.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
- D.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
- E.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其他微生物
-
注射后处理针头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过的针头采用双手“复帽”
- B.不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
- C.使用后不用手去除针头
- D.将针头放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
- E.用过的针头不再重复使用
-
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不包括
- A.监测疫情
- B.灭鼠、防鼠
- C.高危人群免疫接种
- D.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 E.灭蝇、防蝇
-
健康传播的目的性表现为
- A.以疾病为中心
- B.以病人为中心
- C.以治疗为中心
- D.以预防为中心
- E.以健康为中心
-
与健康教育相比较,卫生宣教的主要特点是
- A.目标是改善服务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
- B.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C.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
- D.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干预活动
- E.融合了多种学科理论
-
护士长根据病人情况、护理人员的数量、水平等进行有效组合,体现了护理排班的
- A.按职上岗原则
- B.公平原则
- C.合理结构原则
- D.满足需要原则
- E.效率原则
-
男性,46岁,因股骨粉碎性骨折入院。入院时无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5天后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该病人的情况属于
- A.医院感染
- B.院外感染
- C.院前现象
- D.并发症
- E.原发感染
-
预防血管相关性感染的措施不当的是
- A.使用各种导管应有明确指征
- B.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 C.留置导管的时间不宜过长
- D.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 E.配制的溶液可在冰箱内保存1周
-
社区护士指导40岁以上女性进行乳房自检,属于
- A.一级预防
- B.二级预防
- C.三级预防
- D.四级预防
- E.五级预防
-
授权的步骤不包括
- A.选择授权对象
- B.明确授权内容
- C.形成沟通渠道
- D.实施授权计划
- E.排除被授权者的工作障碍
-
消毒剂效果监测方法错误的是
- A.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1次
- B.灭菌剂生物监测每个月1次
- C.含氯消毒剂化学监测每天1次
- D.过氧乙酸化学监测每天1次
- E.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天1次
-
冲突双方以放弃部分利益为前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的部分需要,达成彼此接受的协议,此解决方法是
- A.协商
- B.迁就
- C.合作
- D.妥协
- E.回避
-
不属于中度危险性医疗物品的是
- A.压舌板
- B.透析器
- C.呼吸机管道
- D.麻醉机管道
- E.喉镜
-
糖尿病病人学习皮下注射方法时,常采用
- A.无意模仿
- B.有意模仿
- C.强迫模仿
- D.主动交往
- E.被动交往
-
护士对麻疹病人采取的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 A.使用负压
- B.每小时换气6次
- C.护士戴高效口罩
- D.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如病人离开病房应戴口罩
- E.采用呼吸道隔离
-
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为
- A.协作性
- B.自主性
- C.目的性
- D.可塑性
- E.差异性
-
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大肠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转移到呼吸道定居。这种现象称
- A.转移
- B.共生
- C.定植
- D.定居
- E.易位
-
某医制定护理人才培训计划时,需要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A.市场
- B.社会竞争
- C.服务对象的需求
- D.组织资源
- E.环境因素
-
从分析社会问题入手,确定社会环境和生活质量问题属于
- A.社会诊断
- B.行为诊断
- C.环境诊断
- D.管理与政策诊断
- E.流行病学诊断
-
男性,48岁。患原发性高血压后,及时就医并严格执行医嘱。此行为属于
- A.日常健康行为
-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 C.保健行为
- D.预警行为
-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过氧乙酸属于
- A.清洁剂
- B.高效类消毒剂
- C.灭菌剂
- D.中效类消毒剂
- E.低效类消毒剂
-
以下区域属于I类环境的是
- A.普通手术室
- B.急诊室
- C.妇产科检查室
- D.层流洁净手术室
- E.换药室
-
二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 B.广谱抗菌药物大量应用
- C.慢性病诱发
- D.介入治疗与各种导管应用
- E.病原体变异
-
健康教育处方适用于以下何种病人
- A.门诊慢性病人
- B.首次入院的病人
- C.再次住院的病人
- D.即将出院的病人
- E.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
目标性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 A.医院感染率的监测
- B.高危科室监测
- C.综合性监测
- D.暴发监测
- E.一级护理合格率的监测
-
被瓜认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卢因
- B.泰勒
- C.韦伯
- D.亚当斯
- E.梅奥
-
患者健康教育的重点是
- A.门诊教育
- B.咨询教育
- C.入院教育
- D.病房教育
- E.出院教育
-
韦伯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 B.权变理论
- C.群体力学理论
- D.行政组织理论
- E.人本原理
-
将自己的某些责任分派给另一个人,并给予相应的权力称为
- A.控制
- B.协调
- C.计划
- D.激励
- E.授权
-
手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是
- A.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 B.甲状腺手术
- C.疝修补术
- D.子宫肌瘤切除术
- E.扁桃体摘除术
-
功能制护理的特点不包括
- A.节省人力
- B.分工不明确,不利于按护士能力分工
- C.有利于提高护士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 D.易忽视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
- E.机械、护患沟通少
-
“确定正式组织结构及组织运作程序”属于组织设计的哪一个步骤
- A.决定人员配备
- B.确立组织目标
- C.形成组织结构
- D.业务活动分类
- E.确定职权和职责
-
以下关于健康档案的要求错误的是
- A.健康档案编写原则是灵活性、结构化
- B.健康档案的形式应简单、通俗、实用
- C.健康档案的内容要求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 D.健康档案的内容应能反映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次
- E.一个区内的健康档案形式可多样化,不需统一
-
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有
- A.甲型、丙型肝炎病毒
- B.甲型、戊型肝炎病毒
- C.乙型、丙型肝炎病毒
- D.丙型、戊型肝炎病毒
- E.甲型、乙型肝炎病毒
-
PDCA循环管理的四个阶段是
- A.计划、执行、检查、反馈
- B.组织、执行、检查、处理
- C.计划、执行、反馈、处理
- D.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 E.组织、执行、评价、处理
-
管理的核心职能为
- A.计划
- B.组织
- C.领导
- D.控制
- E.人员管理
-
控制感染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措施为
- A.加强医护人员教育
- B.控制感染源
- C.切断传播途径
- D.保护易感宿主
- E.有效药物治疗
-
对护理人员的质量评价不包括
- A.基本素质评价
- B.护理效果评价
- C.行为过程评价
- D.行为结果评价
- E.综合评价
-
基础护理合格率的评价属于
- A.基础质量评价
- B.服务质量评价
- C.环节质量评价
- D.过程质量评价
- E.终末质量评价
-
门诊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
- A.病人病因的教育
- B.医院环境的教育
- C.常见病防治的教育
- D.医院规章制度的教育
- E.病人所患疾病治疗原则的教育
-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消毒宜用
- A.环氧乙烷气体熏蒸
- B.紫外线照射
- C.高压蒸汽法
- D.消毒液浸泡法
- E.电离辐射法
-
不属于躯体健康测量指标的是
- A.发病率
- B.体重
- C.腰围
- D.坐高
- 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为
- A.循证护理观
- B.护理程序
- C.整体护理观
- D.护理价值观
- E.护理服务观
-
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疗物品的是
- A.呼吸机管道
- B.压舌板
- C.胃镜
- D.喉镜
- E.手术用剪刀
-
艾滋病病原体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传播
- B.飞沫传播
- C.消化道传播
- D.接触传播
- E.性接触传播
-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
- A.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
- B.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 C.促进疾病的一级预防
- D.培养既有健康知识又有健康行为的人
- E.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
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毛霉菌
- B.隐球菌
- C.光滑念珠菌
- D.白色念珠菌
- E.李斯特菌
-
医院感染发生率是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 B.特定部位感染危险人群中新发生该部位医院感染的频率
-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E.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百分比
-
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是
- A.规律性
- B.差异性
- C.目的性
- D.可塑性
- E.稳定性
-
医院感染罹患率是
-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 B.特定部位感染危险人群中新发生该部位医院感染的频率
-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 E.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危险人群中实际感染例数所占百分比
-
护士协助长期卧床病人排痰的措施应首选
- A.负压吸引
- B.体位引流
- C.提高免疫力
- D.药物祛痰
- E.翻身、叩背
-
在组织沟通过程申“几种媒介相互冲突”,属于
- A.发送者障碍
- B.接收者障碍
- C.沟通通道障碍
- D.解码障碍
- E.反馈障碍
-
在某一社区护士正在进行以“冬季老年人保健”为主题的讨论会。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护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对每位参与者表示欢迎
- B.请每位参与者自我介绍
- C.对发言者给予肯定性反馈
- D.提出可引发争论的开放式问题以打破僵局
- E.因某发言者健谈而形成“一言堂”时,出于礼貌,不予打断
-
可达到高水平消毒法的是
- A.聚维酮碘
- B.苯扎溴铵
- C.过氧化氢
- D.氯已定
- E.乙醇
-
关于炭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传染源是蚊蝇
- B.炭疽芽胞抵抗力强,能耐受煮沸30分钟
- C.炭疽杆菌繁殖体对热不敏感
- D.炭疽芽胞在泥土中可生存10年以上
- E.患有炭疽的病畜可以解剖
-
组织为完成某一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称为
- A.程序化决策
- B.非程序化决策
- C.目标决策
- D.战略决策
- E.战术决策
-
危害健康的行为不包括
- A.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
- B.A型行为
- C.不良生活习惯
- D.戒烟
- E.C型行为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的给药方法应为
- A.采用间歇给药
- B.一日一次性给药
- C.连续给药
- D.肌内注射
- E.皮下注射
-
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 A.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 B.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 C.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 D.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 E.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B.新生几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 C.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且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
- D.入院后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 E.手术后输血造成的病毒感染
-
美国管理学家莱金提出的ABC时间管理方法中,C级目标是指
- A.必须完成的目标
- B.最重要的目标
- C.较重要的目标
- D.很想完成的目标
- E.不太重要的目标
-
需要进行血液、体液隔离的是
- A.艾滋病
- B.甲型肝炎
- C.伤寒
- D.麻疹
- E.大面积烧伤
-
标准预防的原则为
- A.把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B.把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C.把传染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D.把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E.把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
使用中的消毒剂生物学监测的要求是细菌含量
- A.<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B.<100cfu/ml,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 C.<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D.<200cfu/ml,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 E.<500cfu/ml,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
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护理人员编制的要求是护理人员:床位为
- A.4:1
- B.1:1
- C.0.4:1
- D.1:4
- E.1:O.4
-
产房的空气卫生学标准是
- A.≤10cfu/m3
- B.≤100cfu/m3
- C.≤200cfu/m3
- D.<500cfu/m3
- E.≤20cfu/m3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在
- A.10%以下
- B.30%以下
- C.50%以下
- D.70%以下
- E.90%以下
-
医院对重点项目进行目标监测的期限不应
- A.<半年
- B.<1年
- C.<2年
- D.<3年
- E.<1.5年
-
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时间是
- A.6小时内
- B.12小时内
- C.24小时内
- D.8小时内
- E.48小时内
-
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时间是
- A.2小时内
- B.12小时内
- C.24小时内
- D.6小时内
- E.48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