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历年真题及答案(专业实践能力)部分1
-
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 A.血平板
- B.巧克力平板
- C.罗氏培养基
- D.沙保罗培养基
- E.普通琼脂培养基
-
下列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不能反映该患者感染程度的是
- A.空泡变形
- B.毒性颗粒
- C.核右移
- D.核左移
- E.杜勒小体
-
(题干)患者女,18岁,学生,就诊时主诉:近一个月来咳嗽,痰中时有血丝,消瘦并常感疲乏无力,午后微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其中包括痰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痰标本集菌涂片后,应选用的方法是
- A.革兰染色法
- B.墨汁染色法
- C.荚膜染色法
- D.镀银染色法
- E.抗酸染色法
-
(题干)患者男,23岁,畏冷,高热伴咽痛3天,实验室检查:RBC4.8×10^12/L,HB139g/L,WBC12.9×10^9/L,PLT161×10^9/L;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0%,分叶核粒细胞78%,淋巴细胞12%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是
- A.20%~40%
- B.30%~50%
- C.40%~60%
- D.50%~70%
- E.40%~75%
-
(题干)为减少社区医疗保险负担,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力推检验结果医院间互认,为降低互认带来的医疗风险,医学实验室酶类测定标准化势在必行。酶类标准化途径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 A.决定性方法
- B.推荐方法
- C.自主改良方法
- D.手工法
- E.自建方法
-
酶血测定标准化常使用的物质是
- A.公认的底物浓度
- B.公认的工具酶
- C.公认的酶标准物或酶参考物
- D.公认的缓冲系统
- E.公认的辅酶
-
患者男,18岁,牧民,三个月前曾给羊接生,近两个月出现反复发热,每次发热持续约两周,间隔3~5天再次发热,发热期间伴肌肉疼痛和大关节游走性疼痛,热退时大汗淋漓,查体见各关节无明显红肿,肝、脾均可触及,肋下2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登革热
- B.流行性出血热
- C.斑疹伤害
- D.波浪热(布鲁氏菌病)
- E.Q热
-
患者男,贫血,广泛骨质疏松,肾功能损伤,初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为进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定量,可采用
- A.免疫比浊
- B.血清区带电泳
- C.免疫固定电泳
- D.双向琼脂扩散
- E.沉淀反应
-
患者男,患阑尾炎穿孔,抽出腹腔脓液,行厌氧菌培养,标本涂片镜检可见大量革兰阴性杆菌,染色不均,大小不一,选用的分离培养基中必需添加的物质是
- A.铁离子
- B.胆固醇
- C.V因子和X因子
- D.氯化血红素和维生素K
- E.烟氨酸
-
患者男,70岁,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体格检查: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WBC3.4×10^9/L,HB90g/L,PLT70×10^9/L,血沉明显加快,尿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成分,免疫球蛋白定量:IgG增高,骨髓异常浆细胞占60%,腰椎X线片示骨质疏松,圆形穿凿样溶骨损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淋巴瘤
- B.多发性骨髓瘤
- C.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 D.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 E.良性单株丙种球蛋白增多症
-
患者男,16岁,哮喘发作入院,血气分析:ph7.49,PCO2为28.6mmHg,PO2为71mmHg,AB为20mmol/L,最可能的酸碱关系类型是
- A.呼吸性酸中毒
- B.呼吸性碱中毒
- C.代谢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 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
患者女,25岁,曾有过不洁性行为,进来先后发现身体多处出现乳头瘤状改变,包括腋下和外阴部,疑患艾滋病,极恐慌,该患者最可能感染
- A.梅毒螺旋体
- B.HIV
- C.淋病奈瑟菌
- D.沙眼衣原体
- E.HPV
-
患儿男,1岁,持续发热,手、足、口腔和臀部可见疱疹,伴神差,呕吐等症状,临床疑似手足口病,采集粪便和咽拭子样本送检,最可能检出的病毒是
- A.疱疹病毒
- B.腺病毒
- C.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
- D.EB病毒
- E.巨细胞病毒
-
患者男,45岁,有皮肤过敏史,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可本次检查血液分析仪显示血小板极度减低,报警提示有血小板凝集,涂片镜检显示散在血小板少见,成堆分布的血小板多见,该患者的血液采集顺利,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可直接发出报告
- B.相同部位再行抽血检测
- C.换用不同的部位再行抽血检测
- D.血液稀释后再上机检测
- E.改用其他抗凝剂或者不加抗凝剂抽血后立即上机复查
-
将可溶性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如正常人O型红细胞、细菌、胶乳颗粒)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
- A.直接凝集反应
- B.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 C.正向间接凝集反应
- D.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 E.直接CoomBs试验
-
患者女,63岁,血压正常,糖尿病史5年,为判断患者是否有早期糖尿病性肾病,应选择的重要诊断指标是
- A.肌酐
- B.尿素氮
- C.尿蛋白定量
- D.尿微量白蛋白
- E.内生肌酐清除率
-
患者男,烧伤后,取未受损的皮肤为其进行移植,该移植属于
- A.胚胎组织移植
- B.同系移植
- C.自体移植
- D.异种移植
- E.同种移植
-
患者男,40岁,因进行性消瘦,上腹部饱胀,胃纳减退,近日肝区疼痛,发热住院,实验室检查:AFP650g/L,HBsAg阳性,ALT165U/L,GGT285U/L。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肝硬化
- B.原发性肝癌
- C.转移性肝癌
- D.慢性迁徙性肝炎
- E.急性病毒性肝炎
-
患儿男,12岁, 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血常规检查示:WBC80×109/L, RBC5.0×10^12/L,HB140g/L,PLT200×10^9/L,血涂片检查显示中、晚幼粒细胞占10%,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占1%,粒细胞胞质中可见毒性颗粒及空泡,NAP积分250分,骨髓象显示粒系增生,核左移,有毒性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怀疑为急性白血病,需要进行化疗
- B.可能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 D.Ph染色体检查可能为(+)
- E.本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会死亡
-
患儿男,6岁,咽喉疼痛伴咳嗽一周,查体见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上覆灰白色膜,棉拭擦之不去,拟诊扁桃体白喉,首选的微生物检查方法是
- A.咽拭子麦康凯平板培养
- B.扁桃体拭子SS平板培养
- C.咽拭子血平板培养
- D.扁桃体假膜边缘拭子亚碲酸钾血平板培养
- E.扁桃体拭子TCBS平板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