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级2020年微生物检测考核试题及答案(相关专业知识)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PCR反应中模板DNA解链温度是

    • A.97℃
    • B.94℃
    • C.72℃
    • D.75℃
    • E.85℃
  2. 在该温度下TaqDNA聚合酶活性半衰期仅为5min

    • A.97℃
    • B.94℃
    • C.72℃
    • D.75℃
    • E.85℃
  3. PCR反应中延伸温度是

    • A.97℃
    • B.94℃
    • C.72℃
    • D.75℃
    • E.85℃
  4. 诱发的保护性抗体主要为

    • A.IgG
    • B.IgE
    • C.IgM
    • D.SIgA
    • E.IgG和IgM
  5. 产毒性霍乱弧菌在肠道内定居繁殖引起疾病,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的( )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 A.细胞免疫
    • B.循环抗体免疫
    • C.肠道粘膜免疫
    • D.抗菌免疫
    • E.抗毒免疫
  6. 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没有皮疹

    • A.行性斑疹伤寒
    • B.洛矶山斑点热
    • C.Q热
    • D.恙虫病
    • E.地方性斑疹伤寒
  7. 立克次体病发病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

    • A.IgA
    • B.IgD
    • C.IgG
    • D.IgM
    • E.IgE
  8. 下列哪一种立克次体病对肾的损害最轻

    • A.流行性斑疹伤寒
    • B.洛矶山斑点热
    • C.Q热
    • D.恙虫病
    • E.地方性斑疹伤寒
  9. 结核菌素是一种

    • A.蛋白
    • B.多糖
    • C.溶血素
    • D.脂类
    • E.蜡质D
  10. 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荚膜
    • B.产生内毒素
    • C.产生外毒素
    • D.无荚膜
    • E.有鞭毛
  11. 结核病近年来重新抬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 A.卡介苗接种率下降
    • B.耐药性的出现
    • C.流动人口
    • D.HIV感染
    • E.人群自然免疫力下降
  12. 具有荚膜和芽胞的细菌是

    • A、麻风分枝杆菌
    • B、破伤风杆菌
    • C、肉毒梭菌
    • D、炭疽杆菌
    • E、结核分枝杆菌
  13. 关于肺炎链球菌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荚膜结构
    • B.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
    • C.能产生强烈的内毒素
    • D.不产生溶血素
    • E.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14. 热原质的特征不包括

    • A、革兰阴性菌产生
    • B、是菌体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
    • C、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 D、高压蒸汽灭菌可以破坏
    • E、蒸馏法是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
  15. 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 A.军团菌
    • B.支原体
    • C.肺炎克雷白杆菌
    • D.衣原件
    • E.大肠杆菌
  16. 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革兰氏阳性球菌
    • B.革兰氏阳性杆菌
    • C.无芽孢
    • D.具有荚膜
    • E.无鞭毛
  17. 真核生物的核小体主要有五种组蛋白组成,其中在进化中变异最大的是

    • A、H1
    • B、H2A
    • C、H2B
    • D、H3
    • E、H4
  18. 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 A.产生外毒素
    • B.具有内毒素
    • C.产生溶血素
    • D.产生绿脓素
    • E.具有菌毛
  19. 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 A.V抗原
    • B.M抗原
    • C.A抗原
    • D.X抗原
    • E.S抗原
  20.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浓度时,采用的波长是

    • A、405nm
    • B、200nm
    • C、260nm
    • D、280nm
    • E、340nm
  21. 在第二次抗原刺激时,由于免疫回忆,IgG量显著增高。如果一个病人双份血清IgG水平4倍或4倍以上增加则具有血清学诊断意义,第二份血清采集的时间在疾病

    • A、潜伏期
    • B、前驱期
    • C、急性期
    • D、恢复期
    • E、痊愈后
  22. 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 A.α、β溶血素
    • B.α、γ溶血素
    • C.β、γ溶血素
    • D.δ、ε溶血素
    • E.α、γ溶血素
  23. 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侵入
    • B.侵入
    •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24. 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 A.IgG
    • B.干扰素
    • C.IgA
    • D.前列腺素
    • E.补体
  25. TDH 细胞是

    • A.产生Ab细胞
    • B.天然杀伤细胞
    • C.细胞毒细胞
    •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 E.依Ab杀伤T细胞
  26. 我国首次发现军团菌感染者是在

    • A、1954年
    • B、1968年
    • C、1976年
    • D、1982年
    • E、1985年
  27. IFA是下列何种名称的缩写

    • A、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B、试管凝集试验
    • C、间接血凝试验
    • D、微量凝集试验
    •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8. 佐剂作用是

    •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 B.将Ag固定在局部
    • C.增强Ag免疫原性
    • D.赋予Ag免疫原性
    •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29. 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过程称为

    • A、复制
    • B、转录
    • C、反转录
    • D、翻译
    • E、调控
  30. Z构象是指DNA的二级结构呈

    • A、双链环状DNA
    • B、单链线性DNA
    • C、右手双螺旋
    • D、超螺旋结构
    • E、左手双螺旋
  31. 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 A.IgE
    • B.IgA
    • C.活化B细胞
    • D.活化T细胞
    • E.活化NK细胞
  32. 危险性评价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危险性分析
    • B、危害性特征描述
    • C、接触评定
    • D、危险性特征分析
    • E、危害性认定
  33. 免疫耐受就是

    •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 B.特异性无反应性
    • C.机体无反应性
    • D.免疫抑制性
    •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34. 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

    • A、痢疾志贺菌
    • B、大肠埃希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变形杆菌
    • E、霍乱弧菌
  35. 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 A.抗B抗体
    • B.抗AB抗体
    • C.抗A抗体
    • D.抗O抗体
    • E.抗A和抗B抗体
  36. 能引起人和动物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原体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B、朊病毒
    • C、新型隐球菌
    • D、脑膜炎奈瑟菌
    •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7. 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 A.A抗原
    • B.B抗原
    • C.O抗原
    • D.AB抗原
    • E.A抗原和B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