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学微生物学检验中级技术专业实践能力资格考试练习(2)
-
将产气的EC肉汤管转种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是
- A.食品大肠菌群检测分离培养
- B.食品粪大肠菌群检测分离培养
- C.食品粪大肠菌群检测证实试验
- D.食品大肠菌群检测证实试验
- E.食品沙门菌检测分离培养
-
将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转种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是
- A.食品大肠菌群检测分离培养
- B.食品粪大肠菌群检测分离培养
- C.食品粪大肠菌群检测证实试验
- D.食品大肠菌群检测证实试验
- E.食品沙门菌检测分离培养
-
将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转种乳糖发酵管是
- A.食品大肠菌群检测分离培养
- B.食品粪大肠菌群检测分离培养
- C.食品粪大肠菌群检测证实试验
- D.食品大肠菌群检测证实试验
- E.食品沙门菌检测分离培养
-
PCR反应中通常的变性温度是
- A.52℃
- B.72℃
- C.85℃
- D.95℃
- E.100℃
-
体外合成DNA的时候,延伸温度是
- A.52℃
- B.72℃
- C.85℃
- D.95℃
- E.100℃
-
冻肉等食品中沙门菌检验前增菌使用
- A.灭菌盐水
- B.营养肉汤
- C.灭菌生理盐水
- D.缓冲蛋白胨水
- E.无菌水
-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前增菌使用
- A.灭菌盐水
- B.营养肉汤
- C.灭菌生理盐水
- D.缓冲蛋白胨水
- E.无菌水
-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使用
- A.灭菌盐水
- B.营养肉汤
- C.灭菌生理盐水
- D.缓冲蛋白胨水
- E.无菌水
-
结核菌素试验,72h后局部肿大、直径为5~9mm可判定为
- A.无反应
- B.弱阳性反应
- C.强阳性反应
- D.阴性反应
- E.中度阳性反应
-
结核菌素试验,72h后局部肿大、直径≥20mm可判定为
- A.无反应
- B.弱阳性反应
- C.强阳性反应
- D.阴性反应
- E.中度阳性反应
-
结核菌素试验时,72h后局部肿大、直径为11~19mm可判定为
- A.无反应
- B.弱阳性反应
- C.强阳性反应
- D.阴性反应
- E.中度阳性反应
-
关于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外源性感染为主
- B、原为正常菌群,特定条件而感染
- C、与免疫力无关
- D、致病与细菌本身无关
- E、老年人为易感人群
-
密度梯度离心时常用的溶媒不包括
- A、蔗糖
- B、甘油
- C、氯化铯
- D、Renografin肾造影剂
- E、乙醇
-
为了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100ml营养琼脂中加入1ml、0.5%的
- A、TTC溶液
- B、EDTA
- C、氢氧化钾
- D、枸橼酸钠
- E、磷酸氢钾
-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吸收后,再与甲醛及盐酸恩波副品红作用,生成的化合物的颜色为
- A、橙色
- B、黄色
- C、洋红色
- D、玫瑰紫色
- E、深紫色
-
可出现神奈川现象的病原体是
- A、水弧菌
- B、河弧菌
- C、副溶血性弧菌
- D、创伤弧菌
- E、溶藻弧菌
-
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使用的电泳缓冲液为
- A、TAE
- B、TBE
- C、TPE
- D、Tris-甘氨酸缓冲液
- E、碱性缓冲液
-
用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指标采样的容器需提前加入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
- A、2g/L
- B、5g/L
- C、10g/L
- D、20g/L
- E、100g/L
-
GB/T4789.7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检测的方法是
- A、酶联免疫试验
- B、荧光免疫试验
- C、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 D、动物实验
- E、放射免疫分析
-
离心力的计算与哪些因素相关
- A、离心机品牌
- B、塔式或水平转头
- C、旋转半径和每分钟转数
- D、台式或落地式
- E、离心机使用电压
-
安全使用HClO
-HNO
消解体系消解化妆品测定铅时,以下注意事项中,不必需的或属于原则性错误的是
- A、在加入HNO
前预先将乙醇等可挥发的有机物赶掉
- B、如果是粉类样品,加入硝酸前,应先加入少量纯净水
- C、加入硝酸后,在室温放置过夜,再加热消解处理,可缩短消解时间
- D、有机物多时,可连续添加硝酸
- E、当消化液已开始产生高氯酸白烟,但样液仍呈深黄棕色时,应随即进行冷却,添加HClO
- A、在加入HNO
-
测定尿液中酚时,样品中应加什么试剂以利样品保存
- A、硫酸
- B、氢氧化钠
- C、乙酸
- D、碳酸钠
- E、氯化钠
-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得某溶液E=290mV,相应的氟离子浓度为2.31mg/L,已知其E-logC的斜率为59mV,测得另一溶液的E=231mV,其相应的氟离子浓度为
- A、5.9mg/L
- B、231mg/L
- C、23.1mg/L
- D、290mg/L
- E、2.31mg/L
-
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的适合酸度是
- A、pH8.5~9.0
- B、pH7.0~8.5
- C、pH5.0~6.5
- D、pH4.0~5.0
- E、pH2.5~4.0
-
酱油的总酸是表示其质量的一个指标,由于酸性物质种类多,测定结果以何种酸表示
- A、乙酸
- B、甲酸
- C、乳酸
- D、丙酸
- E、柠檬酸
-
下列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革兰染色为红色
- B、没有荚膜
- C、能产生芽胞
- D、不能分解乳糖和甘露糖
- E、血浆凝固酶阴性
-
肥达试验可用来辅助诊断
- A、斑疹伤寒
- B、白喉
- C、细菌性痢疾
- D、伤寒
- E、布鲁菌病
-
耶尔森菌属的主要致病种包括
-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
-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 C、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 E、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结核耶尔森菌
-
寄生虫性腹泻与其他肠道病原体引起的腹泻的区别是
- A、潜伏期长,起病缓慢
- B、呈地方性分布
- C、蠕虫腹泻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D、发热多见
- E、常见于艾滋病相关腹泻
-
患者,男性,40岁,自述排尿困难、尿急、尿痛、尿频,有婚外性行为。尿道分泌物呈黄色脓性,量多,涂片镜检可见脓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引起疾病的细菌最可能是
- A、梅毒螺旋体
-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C、淋球菌
- D、葡萄球菌
- E、衣原体
-
伤寒、副伤寒病人在什么期间粪便标本的病原分离率最高
- A、发病1周内
- B、发病第2周
- C、发病第3周时
- D、发病第4周及以后
- E、潜伏期中
-
标记核苷酸探针最有效简单的方法是
- A、随机合成法
- B、化学合成法
- C、人工合成法
- D、体内转录法
- E、体外转录法
-
用滤膜称量法检测粉尘浓度时,定点检测粉尘使用的分析天平,其感量应为
- A、0.000001g
- B、0.001g
- C、0.01g
- D、0.01mg
- E、0.1mg
-
做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用的药敏试剂条是
- A、GNS
- B、GPS
- C、BIO
- D、NFC
- E、NHI
-
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可引起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导致该症状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 A、热休克蛋白
- B、神经毒素
- C、细胞毒素
- D、溶血素
- E、裂解并释放“内毒素样物质”
-
检验人员在20℃和煮沸后闻水样的臭,尝水样的味,并用适当的词句描述其特性,臭和味的强度等级按下列何答案报告
- A、6个等级报告
- B、5个等级报告
- C、4个等级报告
- D、3个等级报告
- E、8个等级报告
-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车间空气氟化氢及其氟化物时,用浸渍超细玻璃纤维滤纸采样,浸渍液中含有
- A、乙醇
- B、甲醇
- C、丙三醇
- D、异丙醇
- E、丙二醇
-
测定食物中的铁时,保存样品的容器最好选用
- A、塑料瓶
- B、玻璃瓶
- C、烧杯
- D、棕色玻璃瓶
- E、金属容器
-
器官移植时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是
- A、病毒抗原
- B、自身抗原
- C、异嗜性抗原
- D、细菌抗原
- E、同种异型抗原
-
食品检样做大肠菌群检测时,将待检样品接种乳糖胆盐发酵管内,下列实验错误的是
- A、样品接种量1ml以上者,接种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 B、样品接种量1ml以上者,接种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 C、样品接种量10ml以上者,接种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 D、样品接种量1ml者,接种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 E、样品接种量0.1ml者,接种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用途
- A、分离和纯化蛋白
- B、盐的分离
- C、水的净化
- D、糖的分离
- E、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
纸片法测定茶具大肠菌群时所用的纸片大小为
- A、10cm×10cm
- B、2.5cm×2.5cm
- C、3.5cm×3.5cm
- D、4cm×4cm
- E、5cm×5cm
-
测定车间空气中氯气时,配制标准溶液选用
- A、氯化钠
- B、漂白粉
- C、氯气
- D、氯化钾
- E、溴酸钾
-
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MIC一般采用
- A、MH液体培养基
- B、营养琼脂培养基
- C、中国蓝琼脂培养基
- D、血琼脂培养基
- E、BCYE培养基
-
鲜禽样品不用做的检验是
- A、细菌总数
- B、大肠菌群
- C、沙门菌
- D、志贺菌
- E、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
用分光光度仪检测蛋白质吸光度,所用的波长是
- A、200nm
- B、260nm
- C、280nm
- D、300nm
- E、340nm
-
尚未用体外培养法培养成功的细菌是
- A、非结核分枝杆菌
- B、枸橼酸杆菌
- C、李斯特菌
- D、麻风分枝杆菌
- E、阴沟肠杆菌
-
按《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12月),新开发一般化妆品在投放市场前,应考虑进行下列理化检验,以评价其安全性
- A、铅、汞、砷、pH
- B、铅、汞、砷、甲醇
- C、铅、砷、pH、甲醇
- D、铅、汞、砷、甲醛
- E、铅、砷、pH、甲醛
-
不能刺激T细胞的丝裂原是
- A、植物血凝素
- B、刀豆蛋白A
- C、美洲商陆
- D、脂多糖
- E、花生凝集素
-
微生物检验的首要原则是
- A、敏感
- B、准确
- C、快速
- D、低耗
- E、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