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微生物检验主管技师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食品细菌总数检样计数时应选择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2. 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时应选择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3. 食品真菌和酵母计数时应选择

    • A.菌落数在1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B.菌落数在2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C.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D.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报告之
    • E.以上均不是
  4. 浴盆微生物样品采样布点为

    • A.在盆底呈三角形布点
    • B.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
    • C.在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
    • D.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在盆底呈花形布点
    • E.在相对两侧壁布点
  5. 脸盆微生物样品采样布点为

    • A.在盆底呈三角形布点
    • B.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
    • C.在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
    • D.在四壁呈三角形布点,在盆底呈花形布点
    • E.在相对两侧壁布点
  6. 毛巾细菌总数报告的单位是

    • A.CFU/m3
    • B.CFU/皿
    • C.CFU/25cm2
    • D.CFU/ml
    • E.CFU/50cm2
  7. 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采样)报告的单位是

    • A.CFU/m3
    • B.CFU/皿
    • C.CFU/25cm2
    • D.CFU/ml
    • E.CFU/50cm2
  8. 拖鞋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报告的单位是

    • A.CFU/m3
    • B.CFU/皿
    • C.CFU/25cm2
    • D.CFU/ml
    • E.CFU/50cm2
  9. 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 A、山莨菪碱疗法
    • B、亚冬眠疗法
    • C、微生态疗法
    • D、抗菌疗法
    • E、饮食疗法
  10. 女性,30岁。起病突然,畏冷发热,体温38℃以上,1天后腹痛、腹泻,大便10余次,精神不振、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经初步生化反应和试探性玻片凝集试验,初步鉴定为志贺菌属,经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确诊为志贺菌属感染。病人好转出院,半年后又以同样症状入院,但病情较前次为轻,初步判断为

    • A、急性菌痢普通型
    • B、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 C、慢性菌痢迁延性
    • D、慢性菌痢
    • E、急性菌痢中毒型
  11.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铅浓度为100μg/L,同时用比色法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2.0g/L。校正后,尿铅浓度应表示为

    • A、30μg/g
    • B、40μg/g
    • C、50μg/g
    • D、60μg/g
    • E、70μg/g
  12.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甲醛的测定方法是

    • A、比色法
    • B、高效液相色谱法
    • C、氧化还原滴定法
    • D、气相色谱法
    • E、原子吸收光谱法
  13. 滤膜集菌法检测医疗污水中的结核杆菌时,需要抽滤的样品量是

    • A、50ml
    • B、100ml
    • C、200ml
    • D、300ml
    • E、500ml
  14. 不适合供肠道细菌分离鉴定用的培养基是

    • A、亚碲酸钾琼脂培养基
    • B、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 C、碱性蛋白胨水
    • D、伊红美兰培养基
    • E、SS-琼脂培养基
  15. 离心机要达到离心效果和保护机器完好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是

    • A、缓慢升速
    • B、对称离心管配平
    • C、缓慢降速
    • D、离心时不要打开离心机
    • E、轴心加油
  16.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滴定碘的滴定液为

    • A、氢氧化钾
    • B、硫代硫酸钠
    • C、淀粉溶液
    • D、高锰酸钾
    • E、重铬酸钾
  17. 制备蛋白抗原纯度高,而且不失活的方法是

    • A、亲和层析法
    • B、等电点沉淀法
    • C、有机溶剂沉淀法
    • D、离子交换层析法
    • E、吸附法
  18. 在用灰化法处理测定食品中的砷,需加氧化镁和硝酸镁,这是为什么

    • A、起还原作用
    • B、促进砷溶解
    • C、防止砷挥发
    • D、提高灰化温度
    • E、提高挥发性
  19. 用渗透管动态配气,放渗透管水浴的控温精度为

    • A、±0.1℃
    • B、±0.5℃
    • C、±0.8℃
    • D、±1.0℃
    • E、±1.5℃
  20. 在菌落数报告的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 A、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以整数报告
    • B、菌落数大于100CFU时,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 C、菌落数如无法计算时,应注明所测标本的稀释倍数
    • D、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 E、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无法计数
  21. 双歧杆菌涂片镜检,其菌体特征错误的是

    • A、革兰阳性
    • B、不抗酸
    • C、有芽胞
    • D、无动力
    • E、菌体形态多样
  22.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尿铅浓度为100μg/L,同时,用比色法测得尿中肌酐浓度为2.0μg/L。用肌酐校正的尿铅浓度是

    • A、30μg/g
    • B、40μg/g
    • C、50μg/g
    • D、60μg/g
    • E、70μg/g
  23. 尿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尿样的基体改进剂是

    • A、磷酸氢二铵
    • B、硝酸
    • C、氯仿
    • D、盐酸
    • E、氯化钠
  24. 适合观察细菌动力的细菌接种技术是

    • A、分区划线接种
    • B、斜面接种
    • C、液体接种
    • D、穿刺接种
    • E、涂布接种
  25. 对空肠弯曲菌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最佳微需氧条件是氧气5%、二氧化碳15%和氮气80%
    • B、检验在原始分离前应放冰箱或冷处保存
    • C、样品运送和保存时应使用Cary-Blair半固体培养基
    • D、在25℃条件下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或更少
    • E、以上都不正确
  26. 下面培养条件最适合空肠弯曲菌生长的是

    • A、氧气为5%、二氧化碳为10%、氮气为85%
    • B、氧气为15%、二氧化碳为20%、氮气为65%
    • C、氧气为0.5%、二氧化碳为15%、氮气为80%
    • D、氧气为10%、二氧化碳为5%、氮气为85%
    • E、氧气为15%、二氧化碳为20%、氮气为65%
  27. 实验室提取核酸的常用方法是

    • A、盐析法分离
    • B、超声波细胞破碎法
    • C、酚-氯仿抽提
    • D、PCR法
    • E、离子交换层析法
  28. 已判定志贺菌属的培养物,应进一步做

    • A、1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B、10%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C、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D、3%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 E、2.5%乳糖、甘露醇、棉子糖和甘油的发酵和靛基质试验
  29. 狂犬病病毒或病毒抗原检测所采集的标本不包括

    • A、尿液
    • B、脑脊液
    • C、血液
    • D、鼻咽洗液
    • E、咬伤处皮肤组织
  30. 大肠菌群在伊红亚甲蓝分离平板上,下列菌落检出率最高的是

    • A、菌落呈黑色
    • B、菌落呈红色者
    • C、菌落呈黑紫色有光泽或无光泽
    • D、菌落呈粉红色者
    • E、菌落呈黑紫色无光泽者
  31. 保存免疫血清最佳的方法是

    • A、4℃保存
    • B、0℃保存
    • C、冷冻干燥保存
    • D、-20℃保存
    • E、-70℃保存
  32. 常用于蛋白染色和扫描定量的方法是

    • A、氨基黑染色法
    • B、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 C、银染色法
    • D、EB染色法
    • E、苏丹黑染色法
  33. 葡萄球菌A蛋白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其简称为

    • A、HRP
    • B、ASO
    • C、MRSA
    • D、SPA
    • E、AP
  34. 按照霍乱弧菌区分流行株与非流行株的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案,其中噬菌体型共有32个型,属于流行株的噬菌体型为

    • A、1~4
    • B、1~3
    • C、1~8
    • D、1~6
    • E、1~5
  35. 沉淀核酸时使用异丙醇与使用乙醇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

    • A、沉淀速度快
    • B、可增大溶液体积
    • C、可减少溶液体积
    • D、容易去除
    • E、效果好
  36.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时,一氧化氮不能直接显色,必须通过下列哪个管才能测定

    • A、接触硫酸管
    • B、五氧化二碘氧化管
    • C、三氧化铬氧化管
    • D、镍催化管
    • E、五氧化二钒接触管
  37. 为了防止尿样的腐败,通常1L尿液中加入氯仿

    • A、<1ml
    • B、1~2ml
    • C、2~3ml
    • D、3~4ml
    • E、4~5ml
  38. 等电聚焦电泳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是

    • A、先恒压,再恒流
    • B、先恒流,再恒压
    • C、先恒流,再恒压,再恒流
    • D、先恒压,再恒流,再恒压
    • E、一直恒流
  39. 常用哪种粒径表示空气中颗粒物的大小

    • A、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 B、几何直径
    • C、扩散直径
    • D、颗粒纵向长度
    • E、颗粒横向长度
  40. 关于分光光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石英比色皿
    • B、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可检测蛋白
    • C、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可检测细菌浓度
    • D、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玻璃比色皿
    • E、选定分光光度计测定颜色反应光的波长是260nm
  41. 下列食品作沙门菌检验时不需要前增菌的是

    • A、鲜肉、蛋、乳品及其他未经加工食品
    • B、冻肉
    • C、冻蛋品
    • D、冻乳品
    • E、其他经过加工的食品
  42. 在PCR反应中,经过n次循环后理论上DNA链的扩增数目为

    • A.n倍
    • B.n2
    • C.n4
    • D.2n倍
    • E.nn
  43. 食品大肠菌群是指

    • A、10ml(g)检样内大肠埃希菌的个数
    • B、1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 C、100ml(g)检样内大肠埃希菌的个数
    • D、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 E、5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44. 固体废弃物按危害状况可分为有毒有害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请补充完善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定义。有毒有害废弃物是具有腐蚀性、反应性、有毒性、传染性和爆炸性及什么性质之一的废弃物

    • A、放射性;
    • B、易燃性
    • C、吸入毒性
    • D、浸出毒性
    • E、水生生物毒性
  45. 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采集的滤料直径为

    • A、40mm和75mm
    • B、35mm和75mm
    • C、35mm和40mm
    • D、25mm和75mm
    • E、25mm和35mm
  46. 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每克或每毫升眼部及口唇等黏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 A、不得检出
    • B、10CFU
    • C、100CFU
    • D、500CFU
    • E、1000CFU
  47. 军团病临床表现类型主要为

    • A、肺炎型
    • B、发热型
    • C、肾衰型
    • D、肺外感染型
    • E、肾出血型
  48. 哪种化合物提供驱动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A、硫酸铵
    • B、碳酸钠
    • C、过硫酸铵
    • D、氯化铵
    • E、氯化钠
  49. 溶血性链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是

    • A、先混浊后澄清
    • B、澄清
    • C、混浊
    • D、沉淀
    • E、形成菌膜
  50. 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测定化妆品菌落总数时,为了便于区别化妆品中的颗粒和菌落在培养基中加入TTC溶液后的判定标准为

    • A、培养后菌落呈蓝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 B、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
    • C、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蓝色
    • D、培养后菌落颜色不变化,而化妆品的颗粒呈红色
    • E、培养后菌落呈紫色,而化妆品的颗粒颜色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