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正/副高)考试复习题(5)
-
患儿入院2天后,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可见鼻翼扇动及三凹征。下列关于三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
- B.指胸骨下窝、锁骨下窝及肋间隙凹陷
- C.指胸骨下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
- D.导致吸气时胸廓不能扩张,反而下陷
- E.增加呼吸肌能量消耗
- F.常见于婴幼儿上呼吸道梗阻或肺实变时
-
急查动脉血气,结果提示患儿为Ⅱ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儿可能出现的血气分析变化为()。
- A.PaO2>60mmHg,PaCO2>50mmHg
- B.PaO2>60mmHg,PaCO2<50mmHg
- C.PaO2<50mmHg,PaCO2>60mmHg
- D.PaO2<50mmHg,PaCO2<60mmHg
- E.PaO260mmHg
- F.PaCO2250mmHg
-
患儿,男,2岁。咳嗽3天,发热1天,痰多气促,右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该患儿的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关于儿童气管与支气管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
- B.黏液腺丰富
- C.左支气管粗短,异物容易坠入左支气管
- D.软骨弹性组织缺乏
- E.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 F.纤毛运动差
-
根据患儿目前身心状况,其主要的健康问题/护理诊断是()。
- A.腹泻
- B.气体交换受损
- C.体温过高
- D.营养失调
- E.皮肤黏膜受损
- F.体液不足
-
护理查体中,患儿呼吸为40次/分。2岁患儿的正常呼吸频率为()。
- A.40~45次/分
- B.30~40次/分
- C.25~30次/分
- D.20~25次/分
- E.18~20次/分
- F.>60次/分
-
患儿入院当日傍晚,出现嗜睡、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听诊心音低钝、心率增快。该患儿的表现提示其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低钙血症
- B.低钾血症
- C.代谢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 E.呼吸性酸中毒
- F.呼吸性碱中毒
-
为患儿补钾时的注意事项是()。
- A.原则为见尿补钾,一般补钾需持续4~6天
- B.每日根据补钾总量计算滴速,静滴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 C.必要时静脉推注经稀释的氯化钾溶液
- D.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浓度不可超过0.3%
- E.补钾期间严密监测血钾浓度
- F.补钾期间,注意观察患儿心电图的改变
-
关于该患儿的补液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50~100ml/kg补充累积损失量
- B.按10~40ml/kg补充生理需要量
- C.应采用2/3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
- D.应采用1/4张液补充生理需要量
- E.累积损失量应于8~12小时内补液完成
- F.补充继续损失量时,输液速度约为每小时5ml/kg体重
-
在为患儿补液的过程中,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 A.第1天的补液总量应分布在24小时内输完
- B.在第1小时内,应按每小时20ml/kg的速度输入等张含钠液
- C.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先快后慢
-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脱水改善情况
- E.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F.第2天的补液方案与第1天相同
-
对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及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交换由胎盘进行
- B.肺循环尚未建立
- C.肝脏血氧含量最低
- D.左右心都经主动脉向全身输送血液
- E.胎儿期供应脑心肝和上肢的血液的氧气含量比下半身高
-
患儿,女,8个月。因腹泻、呕吐3天收入院,排便7~10次/天,呈蛋花汤样。查体:体温38℃,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前囟、眼窝凹陷,哭时泪少,腹软,肠鸣音弱,尿量减少,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钠139mmol/L。患儿的脱水程度与脱水性质为()。
- A.轻度脱水
- B.中度脱水
- C.重度脱水
- D.等渗性脱水
- E.低渗性脱水
- F.高渗性脱水
-
应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正确的做法是()。
- A.多采用口服铁剂的方法
- B.口服吸收不良者可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
- C.首次注射右旋糖酐铁后应观察1小时
- D.铁剂不可注射过深以免组织坏死
- E.严重贫血者可多次少量输血
-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
- A.癫痫
- B.智力低下
- C.语言功能障碍
- D.视神经受损
- E.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
-
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时应做到()。
- A.严密观察血常规变化,发现有骨髓抑制现象时及时与医师联系
- B.鼓励患儿少饮水以避免排泄
- C.治疗前后1小时内避免进食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 D.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后应安置患儿平卧4~6小时
- E.注意保护静脉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人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随着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不断变化,而调整、完善和充实自己行为的阶段属于()。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稳定发展阶段
-
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为腹痛,主要表现为()。
- A.脐周绞痛
- B.疼痛可波及任何部位
- C.有压痛
- D.常见反跳痛
- E.—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内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的骨骼改变包括()。
- A.方颅
- B.鸡胸
- C.串珠肋
- D.枕秃
- E.O形腿
-
3~12岁内,有明显的主动性,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的阶段属于()
- A.被动发展阶段
- B.主动发展阶段
- C.自主发展阶段
- D.巩固发展阶段
- E.稳定发展阶段
-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
- A.血清胆红素≥85μmol/L
- B.血清胆红素≤17μmol/L
- C.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
- D.血清胆红素<257μmol/L
- E.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
- A.血清胆红素≥85μmol/L
- B.血清胆红素≤17μmol/L
- C.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
- D.血清胆红素<257μmol/L
- E.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
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慢输液速度
- B.禁食
- C.给患儿吸入酒精湿化的氧气
- D.密切观察心率变化
- E.暂停使用强心苷并通知医师
-
要确定上述判断还需做的检查是()。
- A.粪便常规
- B.心导管
- C.心脏B超
- D.心电图
- E.X线
-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
- A.切除扁桃体
- 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C.长期应用长效青霉素
- D.长期口服泼尼松
- E.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
患儿,女,5岁。因室间隔缺损长期服用地高辛维持心功能。现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遵医嘱应用毛花苷丙,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上述临床表现出现的原因是()。
- A.上呼吸道感染加重
- B.急性心力衰竭加重
- C.室间隔缺损的表现
- D.强心苷中毒反应
- E.胃肠道感染
-
该患儿目前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
- A.阿司匹林,疗程4~8周
- B.阿司匹林,疗程8~12周
- C.泼尼松,疗程4~8周
- D.泼尼松,疗程8~12周
- E.阿司匹林+泼尼松,疗程8~12周
-
该患儿卧床休息的期限为()。
- A.卧床休息2周,随后2周内逐渐恢复活动
- B.卧床休息4周,随后4周内逐渐恢复活动
- C.卧床休息4周,以后2~3个月内逐渐恢复活动
- D.卧床休息8周,随后4周内逐渐恢复活动
- E.卧床休息8周,以后2~3个月内逐渐恢复活动
-
判断此病的活动指标是()。
- A.ASO增高
- B.ESR增快
- C.类风湿因子阳性
- D.补体C3下降
- E.CRP阳性
-
下列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 A.尽量进软食
- B.牙龈出血可用棉球贴敷止血
- C.进餐前后漱口
- D.口腔内陈旧血块会引起口臭,可用牙签清理干净
- E.注意个人卫生
-
患儿,女,11岁。3年来常感胸闷、乏力、活动后心悸,间有四肢关节疼痛,近2天胸闷、气促加剧。查体:面色苍白,咽红,扁桃体I度肿大,心率130次/分,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Q白细胞12×109/L,N0.88,L0.12,血红蛋白95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
- B.风湿性关节炎
- C.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 D.风湿性舞蹈病
- E.先天性心脏病,心力哀竭
-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下床轻微活动的标准是()。
- A.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
- B.肉眼血尿消失、血压下降
- C.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自觉症状好转
- D.水肿减退、体温正常
- E.血沉正常、体温正常、自觉症状好转
-
患儿,男,8岁。2周前因呼吸道感染,出现畏寒、发热,随后四肢皮肤出现大片淤斑,入院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针对该患儿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 A.输血小板
- B.应用糖皮质激素
- C.放疗
- D.使用止血药
- E.脾切除
-
房间隔缺损患儿在胸部X线透视下,可以发现的改变是()。
- A.球形心
- B.左室增大
- C.肺门舞蹈
- D.主动脉弓抬高
- E.心脏外形无改变
-
初乳适于新生儿喂哺,其主要因素是()。
- A.乳蛋白多
- B.不饱和脂肪酸多
- C.抗体含量高
- D.铁含量高
- E.钙磷比例适宜为2:1
-
支气管哮喘听诊肺部可闻及()。
- A.无啰音
- B.哮鸣音
- C.呼吸音粗糙
- D.支气管呼吸音
- E.固定的中细湿性啰音
-
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发于1~3岁的小儿
- B.发病前3天常有感染史
- C.常出现少尿、血尿及高血压
- D.发病4周后尿量增多
- E.病初须严格卧床4~8周
-
患儿,女,出生20天。过期产儿。出生体重4.2kg,哭声低哑,反应迟钝,食量少,黄疸未退,便秘,体重低,腹胀。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B.苯丙酮尿症
- C.先天愚型
- D.先天性巨结肠
- E.黏多糖病
-
接种疫苗后出现的过敏性皮疹中最多见的为()。
- A.猩红热样红斑
- B.麻疹样红斑
- C.荨麻疹
- D.固定性红斑
- E.风疹
-
学龄期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是()。
- A.违拗
- B.遗尿
- C.学校恐惧症
- D.咬指甲
- E.自杀
-
人体最重要的供能营养素是()
- A.矿物质
- B.脂肪
- C.蛋白质
- D.维生素
- E.碳水化合物
-
以下关于惊厥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就地抢救
- B.保持呼吸道通畅
- C.束缚四肢,以防坠床
- D.将舌轻轻外拉
- E.严重者给予吸氧
-
婴儿期保健护理重点不包括()。
- A.合理喂养
- B.注意清洁卫生
- C.早期教育
- D.预防疾病
- E.适当运动
-
患儿,男,11岁。无明显糖尿病临床症状、尿糖偶尔阳性而血糖正常或稍增高,需要做糖耐量试验支持诊断,糖耐量检查过程错误的是()。
- A.试验当日自0时起禁食
- B.清晨按1.75g/kg口服葡萄糖
- C.每克加水2.5ml
- D.在口服前(0分钟)和服后60、120和180分钟,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含量
- E.糖尿病患儿的120分钟血糖值<11.1mmol/L(200mg/dl)
-
对破伤风患儿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减少噪声
- B.光线充足
- C.鼻饲喂养
- D.口腔护理
- E.头罩给氧
-
构成血红蛋白、肌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主要成分的元素是()。
- A.钙
- B.磷
- C.铁
- D.铜
- E.锌
-
患儿,男,7个月。呕吐、腹泻3天,烦躁、口渴。前囟明显凹陷,口唇黏膜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尿少,血清钠135mmol/L。第一天补液宜用()。
- A.2:1等渗液
- B.3:2:1液
- C.4:3:2液
- D.口服补液盐
- E.生理盐水
-
患儿,女,7个月。近2天出现发热,在排尿时哭闹,尿液内有絮状物,略有臭味,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为该患儿留取尿培养标本时操作正确的是()。
- A.放置留尿器取中段尿
- B.洗净会阴后放置留尿器取尿
- C.洗净会阴并用酒精消毒后取尿
- D.30分钟未取到尿液需再次消毒
- E.尿标本若在30分钟内不能送检须放在冰箱内冷冻
-
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洛四联症
- E.肺动脉狭窄
-
早产儿,生后3天。食欲差,哭声低,测体温34.5℃,下肢出现硬肿,皮肤发凉,心音低钝,心率100次/分。其首优的护理诊断为()。
- A.营养不良
- B.体温过低
- C.有感染的危险
- D.有窒息的危险
- E.体液不足
-
不是支气管哮喘发作诱因的是()。
- A.情绪紧张
- B.环境温度变化
- C.剧烈运动
- D.体液潴留
- E.呼吸道感染
-
原发型肺结核出现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的原因是()。
- A.并发百日咳
- B.支气管痉挛
- C.支气管异物
- D.发生了支气管内膜的结核
- E.支气管分叉处受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