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在为患儿补液的过程中,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 A.第1天的补液总量应分布在24小时内输完
  • B.在第1小时内,应按每小时20ml/kg的速度输入等张含钠液
  • C.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先快后慢
  •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脱水改善情况
  • E.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F.第2天的补液方案与第1天相同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患儿入院2天后,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可见鼻翼扇动及三凹征。下列关于三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
    • B.指胸骨下窝、锁骨下窝及肋间隙凹陷
    • C.指胸骨下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
    • D.导致吸气时胸廓不能扩张,反而下陷
    • E.增加呼吸肌能量消耗
    • F.常见于婴幼儿上呼吸道梗阻或肺实变时
  2. 急查动脉血气,结果提示患儿为Ⅱ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儿可能出现的血气分析变化为()。

    • A.PaO2>60mmHg,PaCO2>50mmHg
    • B.PaO2>60mmHg,PaCO2<50mmHg
    • C.PaO2<50mmHg,PaCO2>60mmHg
    • D.PaO2<50mmHg,PaCO2<60mmHg
    • E.PaO260mmHg
    • F.PaCO2250mmHg
  3. 患儿,男,2岁。咳嗽3天,发热1天,痰多气促,右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该患儿的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关于儿童气管与支气管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
    • B.黏液腺丰富
    • C.左支气管粗短,异物容易坠入左支气管
    • D.软骨弹性组织缺乏
    • E.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 F.纤毛运动差
  4. 根据患儿目前身心状况,其主要的健康问题/护理诊断是()。

    • A.腹泻
    • B.气体交换受损
    • C.体温过高
    • D.营养失调
    • E.皮肤黏膜受损
    • F.体液不足
  5. 护理查体中,患儿呼吸为40次/分。2岁患儿的正常呼吸频率为()。

    • A.40~45次/分
    • B.30~40次/分
    • C.25~30次/分
    • D.20~25次/分
    • E.18~20次/分
    • F.>60次/分
  6. 患儿入院当日傍晚,出现嗜睡、四肢无力、腱反射减弱,听诊心音低钝、心率增快。该患儿的表现提示其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低钙血症
    • B.低钾血症
    • C.代谢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 E.呼吸性酸中毒
    • F.呼吸性碱中毒
  7. 为患儿补钾时的注意事项是()。

    • A.原则为见尿补钾,一般补钾需持续4~6天
    • B.每日根据补钾总量计算滴速,静滴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 C.必要时静脉推注经稀释的氯化钾溶液
    • D.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浓度不可超过0.3%
    • E.补钾期间严密监测血钾浓度
    • F.补钾期间,注意观察患儿心电图的改变
  8. 关于该患儿的补液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按50~100ml/kg补充累积损失量
    • B.按10~40ml/kg补充生理需要量
    • C.应采用2/3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
    • D.应采用1/4张液补充生理需要量
    • E.累积损失量应于8~12小时内补液完成
    • F.补充继续损失量时,输液速度约为每小时5ml/kg体重
  9. 在为患儿补液的过程中,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 A.第1天的补液总量应分布在24小时内输完
    • B.在第1小时内,应按每小时20ml/kg的速度输入等张含钠液
    • C.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先快后慢
    •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脱水改善情况
    • E.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F.第2天的补液方案与第1天相同
  10. 对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及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交换由胎盘进行
    • B.肺循环尚未建立
    • C.肝脏血氧含量最低
    • D.左右心都经主动脉向全身输送血液
    • E.胎儿期供应脑心肝和上肢的血液的氧气含量比下半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