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十二
-
(三)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采用沉入桩基础,在平面尺寸5m×30 m的承台下,布置了145根桩,群桩形式如下:顺桥方向5排桩,桩中心距为0.8 m;横桥方向29排桩,桩中心距1m。桩长15 m,分两节采用法兰盘按等强度接头,由专业队伍分包负责打桩作业,合同工期为2003年8月1日至8月15日。承包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了如下方案:
(1)为方便预制,桩节长度分为4种,其中72根上节长7m,下节长8m(带桩靴);73根上节长8m,下节长7m(带桩靴)。
(2)为使桩间土挤密,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打桩顺序定为从四周向中心打。
(3)为防止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控制贯入度为主。
施工中,由于计划不周,8月10日出现了预制桩供不应求的现象,为减少打桩机的停机等候费用,调用了7月20日至22日预制混凝土已达到100%设计强度的桩。
问题:
1.分述上述方案和做法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若不符合,请说明正确的做法。
2.在沉桩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3.在沉桩过程中,如何妥善掌握控制桩尖标高与贯人度的关系?
4.总包和分包,对于项目安全控制责任是如何分工的?
-
(四)
【背景资料】
某高架桥工程,其中有三跨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需现场浇筑,跨径组合为30 m+40 m+30 m,桥宽18 m,桥下净高9m。模板支架在已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的专项设计。项目经理为节约成本,就地取材,使用了附近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结构形式,在浇筑主梁混凝土的过程中,承重杆件产生变形、失稳,导致支架坍塌,造成一人死亡、两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1)项目总工编制了变更方案,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即付诸实施。
(2)方案中对支架的杆件强度作了验算。
(3)项目经理按一般安全事故进行了处理,对死、伤者家属作了抚恤、补偿。
问题:
1.变更方案审批程序是否正确?应当怎样做?
2.对支架的验算是否全面?
3.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主梁时,支架与模板应满足哪些要求?注意哪些事项?
4.该安全事故应依据什么标准?定为哪个等级的事故?
5.事故处理程序是否正确?对安全隐患与事故应按什么规定程序处理?
-
(一)
【背景材料】
某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结构层为:4cm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表面层;5 crn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I中面层;6 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I底面层;36 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30 cm 12%石灰土底基层。结构总厚度为81 cm。路线全长2. 98 km,主路大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建筑红线范围内存在数量较多的拆迁物,如各种树木、高、低压电杆、民房等,业主要求工期为当年4月1日至7月30日。
由于工期紧迫,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部经理审批后开始准备施工,搬移拆迂物,建工地临时设施,导行交通等。
道路施工正值雨季,施工单位做了雨季施工准备,购置了防雨物资,要求值班巡逻,发现险情立即排除。
对填土路基施工要求按2%~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时,应换灰土或砂石重做。
施工单位认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只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压几遍就可以达到质量要求。
问题:
1.该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效?准备工作中如何解决矛盾?
2.基层雨季施工方案是否完善?应补兖哪些内容?
3.填土路基雨季施工更应强调哪些做法?
4.工地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特点的认识是否全面?请补充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要点。
-
(二)
【背景资料】
某斜拉桥塔柱基础长30 m、宽40 m、高10 m.系大体积混凝土,按照施工总体进度安排,正值冬季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大方量的混凝土在冬期施工适合用"蓄热法”养护,属常规的做法,没有较多的技术含量和难点,故没有作为一个专题编制专项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工程质量,除按常规做法外,又针对性地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为提高入模温度,采用热水拌合混凝土;
(2)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提高和易性;
(3)使用52.5级硅酸盐水泥。
结果,混凝土产生许多裂缝。
问题:
1.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分述上述措施是否妥当?依据是什么?
3.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控制措施。
4.从总结教训出发,按照“城市桥梁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应注意突出哪些重点?请问对于哪些情况,在确定施工方法时应详细而具体,不仅要拟出操作过程和方法,还应提出质量要求和技术措施,必要时应单独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现场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内容有( )。
- A.地质
- B.地基土的承载力
- C.气象
- D.水文
- E.交通
-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隐患处理的方式有( )。
- A.停止使用、封存
- B.中止总包合同
- C.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要求
- D.提交罚款
- E.安全检查
-
监测报告内容应包括( )。
- A.工程概况、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 B.信息反馈系统
- C.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 D.监测结果评价
- E.监测单位组织结构图
-
设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很重要,它应满足( )等要求。
- A.与路面中心线垂直
- B。缝宽必须一致
- C.缝中不得连浆
- D.缝内满灌填缝料
- E.伸缩缝切割宁晚不早
-
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包括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做好施工现场总平面设计、适时调整现场总平面布置以及( )。
- A.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
- B.及时清场
- C.建立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 D.规范场容
- E.处理好交通问题
-
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应掌握的要点有( ),外观观察及蒸发量的测定。
- A向池内分2次注水,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2
- B.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 C.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后24 h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 D.水位观察.池内水位注水至没计水位24 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 E.每次注水不能超过5 m
-
无支护基坑适用条件为( )。
- A.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
- B.基坑深度在5 m以内
- C.地下水位低于基底
- D.地下水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
- E.基坑面积较大
-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梁模支架的卸落,应( )进行。
- A.对称
- B.按没计规定
- C.均匀
- D.从跨中向两端
- E.非对称
-
路基施工包括挖土、填土、松土、运土、( )、修整、压实等工序。
- A.松土
- B.装土
- C.卸土
- D.换土
- E.压土
-
土工合成材料的用途为( )。
- A.路堤加筋
- B.路基加固
- C.过滤与排水
- D.减少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 E.强化结构
-
工具管是顶管的关键机具,下列不是工具管的功能的是( )。
- A.掘进
- B.防坍
- C.支撑
- D.导向
-
管道基础施工,当槽坑超过( ),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滑漕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 A.1m
- B.2m
- C.3m
- D.4m
-
水池底板混凝土连续一次浇筑完成,设缝水池的底板要( )。
- A.分层浇筑
- B.连续浇筑
- C.分段浇筑
- D.一次性浇筑
-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 )时,方可拆除。
- A.2.0 MPa
- B.2.5 MPa
- C.3.0 MPa
- D.3.5 MPa
-
分包人因过失给发包人造成损失的,承包人( )。
- A.承担连带责任
- B。不承担相关损失
- C.承担分包费用
- D.不承担连带责任
-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限制温升的主要方法是控制( ),使较低强度等级的水泥7天龄期的水化热限制在0.081 W/g,28天时为o.093 W/g以下。
- A.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 B.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用量
- C.胶凝材料(水泥)的种类和数量
- D.施工速度
-
总包项目经理部一旦同分包商确立合同关系,在施工中要注意防止( )等现象发生。
- A.以包代管、以罚代管
- B.以包代管、以罚代管、放松控制
- C.以包代管、放松控制
- D.以罚代管、放松控制
-
水泥稳定土(碎石、砂砾)要求使用( )的水泥。
- A.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
- B.初凝时间2h以上和终凝时间4h的高强
- C.终凝时间超过S h的快硬、早强
- D.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5h
-
行业标准CJJ1规定,沥青混凝土面层压实度和厚度是主要检查项目,合格率应达到( )。
- A.95%
- B.97%
- C. 99%
- D.100%
-
关于路基雨期施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日进度,当日完成
- B.完成一段再开工一段
- C.填土路基应按2%~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
- D.因雨翻浆,用重型压路机重新压实
-
施工现场管理是对经批准的( )用地的场地管理。
- A.施工
- B.施工与建设
- C.建设
- D.施工与临时
-
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单价法计算是以( )为计算单元。
- A.建设工程
- B.单项工程
- C.分部分项工程
- D.单位工程
-
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的分解,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使施丁项目目标成本真正成为成本控制( )的文件。
- A.纲领性
- B.控制性
- C.指导性
- D.全面性
-
( )施丁技术是垃圾填埋场泥质防水技术的核心。
- A.选择原材料配合比
- B。严格控制压实度
- C.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
- D.分层压实
-
( )是直接按热媒分类的热力管网。
- A.热水热网
- B.一级管网
- C.地沟管网
- D.闭式管网
-
热力管网按敷设方式最常见的可分为地沟敷设、直埋敷设、( )。
- A.高支架
- B.浅埋暗挖
- C.盾构
- D.架空敷设
-
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时,给水处理中主要的去除对象是( )。
- A.金属离子
- B.病原菌和细菌
- C.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 D。有机物和铁、锰
-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粘结汽车底板和侧板,应在相应部位喷涂一层油水捂合液,其柴油与水的比例为( )。
- A.1:3
- B.1:4
- C.1:2.5
- D。1:5
-
沥青混凝土面层正常施工时开始的碾压温度为( )。
- A. 100℃~100℃
- B.ll0℃-120℃
- C.ll0℃~140℃
- D.120℃~150℃
-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工程,铺筑试验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骤。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通常为( ),并应选在正线上铺筑。
- A. 100 m
- B.150m
- C.200m
- D.100~2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