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7)
-
背景资料:
某公司拟投标某市政工程,该工程技术要求较高,而该公司在这类工程的施工中有丰富的业绩和较高声誉。
招标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提供了工程量清单。在购买标书后,对报价部分采用了如下计算方法,工程量直接使用清单数量,价格使用某定额站的信息价格。由于措施项目一览表内容只列了项目,没有给出工程量,没有依据无法报价,所以这部分内容未予报价。全部组价后,投标方未做任何调整。
快到投标截止时,投标单位发现有一个竞争对手的实力与本公司相当,而本公司的标价极可能高于对方。因此,采取一定措施后,再封标。然后按规定时间送招标单位。
问题:
1.承包商直接使用清单工程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价格使用某定额站的信息价格是否妥当?如不妥当还需参考哪些内容?
3.承包商对措施项目的处理对吗?如不对应如何处理?
4.针对快到投标截止发生的情况承包商应采取什么策略?为什么?
-
背景资料
某道路工程属城市次干路,长3800m,路宽16.5m,位于城市环路以内,设计结构为:30cm厚9%石灰土处理土基,12%石灰土底基层,3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cm沥青混凝土面层。
施工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后,做了一些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经技术交底后开始道路施工。受城市交通管制和环境保护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拌合站设在郊区,采用夜间运输、白天摊铺方式,碾压成型后发现水泥稳定基层局部表面松散。
由于拆迁延期,有一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延至十二月上旬摊铺,项目部选择白天气温较高,约在5~8℃时段,采取提高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到180℃,运输中覆盖保温等措施,摊铺碾压沥青混凝土成型。
沥青混凝土面层竣工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外观检查,沥青表面平整,没有脱落、推挤等现象,经过检测弯沉值、平整度、中线高程、横坡等项目,合格率达到98%,施工单位认为工程质量检验合格。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全部完成后,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资料编制了进度控制总结,并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问题:
1.项目部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试分析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松散的原因?
3.冬季铺油做法是否妥当?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写出正确做法。
4.沥青面层检测项目是否齐全?判断为合格的依据包括哪些项目?
-
背景资料
某市新建道路大桥,主桥长520m,桥宽22.15m,桥梁中间三孔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梁,跨径组合为30m 35m 30m,需现场浇筑,做预应力张拉,其余部分为22m丁形简支梁。部分基础采用沉入桩,平面尺寸5mX 26m,布置128根桩的群桩形式,中间三孔模板支架有详细专项方案设计,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将基础桩分包给专业施工队,并签订了施工合同。
(1)为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打桩顺序定为从四周向中心打。为了防止桩项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贯入度为主进行控制。
(2)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批准签字后,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方案中对支架的构件强度作了验算,符合规定要求。
(4)施工中由于拆迁原因影响了工期,项目总工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了相应的变更调整,并及时请示项目经理,经批准后付诸实施。
(5)为加快桥梁应力张拉的施工进度,从其他工地借来几台千斤顶与本项目部的油泵等配套使用。
问题:
1.打桩方法是否符合规定?如不符合,请指出正确做法。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变更程序的做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办理?
3.对支架的验算内容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补充。
4.从其他工地借来的千斤顶违反了哪些规定?
-
背景资料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为:①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②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③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④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⑤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1.请逐条判断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2.对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埋放的石块有哪些规定?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除了采用钢管抽芯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比较适用?
4.对后张法预留孔道预埋的要求有哪些?
-
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在( )土质中应用前,必须进行辅助工法、辅助设备等充分论证。
- A.黏土岩
- B.泥岩
- C.松散砂砾
- D.卵石
- E.巨砾
-
对本工程沉淀池进行满水试验而言,正确的说法有( )。
- A.必须在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前进行满水试验
- B.必须在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后进行满水试验
- C.需测蒸发量
- D.不需测蒸发量
- E.施加预应力之前进行满水试验
-
预制安装圆形水池壁板缝浇筑混凝土后,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时,以下( )等做法是错误的。
- A.缠绕丝应从池底向上进行,第一圈距池底高度不宜大于500mm
- B.每缠一盘丝应测定一次应力值,以便及时调整牵制的松紧保证质量
- C.缠绕时,钢丝间距要求顶、底部密,中间稀
- D.钢丝需作搭接时,应使用18~20号钢丝密排绑扎牢固,搭接长度不少于250mm
- E.缠丝时严格控制钢丝间距,缠到锚固槽时,用锚具锚定
-
为保证本沉淀池壁板缝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振动、养生工序的正确做法是( )。
- A.分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50mm,并注意混凝土和易性
- B.采用机械振动并辅以人工插捣,确保不漏振,不过振和混凝土密实
- C.二次混凝土入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 D.应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浇筑板缝混凝土
- E.确保混凝土连续湿治养护不少于7d
-
场景中用于浇筑沉淀池壁板缝的混凝土不应该是( )。
- A.普通混凝土
- B.微膨胀混凝土
- C.强度大于壁板一个等级
- D.强度为C40
- E.膨胀率0.3‰~0.5‰
-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第5~9题。
某地区新建一座大型自来水厂,主要单位工程有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整个工程由A建筑公司中标施工。其中沉淀池为无盖圆形池,直径40m,基础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池壁采用预制板拼装外缠绕预应力钢丝结构,强度等级为C40。在浇筑壁板缝混凝土前,工长在现场查看壁板缝混凝土供应单时见有如下内容:使用部位,沉淀池壁板缝混凝土名称,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为保证本沉淀池壁板缝施工质量,模板安装应做到( )。
- A.板缝内模板一次安装到顶
- B.内模板随浇筑板缝混凝土随安装
- C.内外模板保证不跑模不漏浆
- D.外模板一次安装高度不宜超过1.5m
- E.内模板一次安装高度不宜超过2m
-
间歇式(分拌式)拌合机具有自动配料系统,可自动打印( )等参数。
- A.每拌料的拌合量
- B.拌合机的容量
- C.每拌料的拌合温度
- D.每拌料的拌合时间
- E.沥青管道导热油温度
-
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粒料包括( )等。
- A.天然砂砾
- B.粗砂
- C.炉渣
- D.石屑
- E.级配碎石
-
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坑底土体隆起
- B.承压水作用
- C.围护墙位移
- D.水土流失
- E.坑底超挖
-
盾构法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中有( )。
- A.盾构工作竖井
- B.水平运输设备
- C.管片堆场
- D.拌浆站
- E.垂直运输设备
-
在一个墩台桩基中,同一水平面内的桩接头数不得超过桩基总数的( ),但采用法兰盘按等强度设计的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 A.1/6
- B.1/5
- C.1/4
- D.1/3
-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标号、黏度、气候及铺筑厚度等条件按规范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 )。
- A.经验值
- B.低限
- C.高限
- D.中值
-
路基施工测量主要完成恢复中线测量、( )和测标高。
- A.选择测量仪器
- B.钉线外边桩
- C.计算测量数据
- D.做好测量交底
-
盾构机的主要选择原则中没有( )。
- A.适用性
- B.可靠性
- C.技术先进性
- D.经济合理性
-
燃气管道穿越不通航河流河底时,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不应小于( )。
- A.0.3m
- B.0.5m
- C.0.8m
- D.1.0m
-
与热力管网闭式系统相比较,开式系统其热媒是被( )消耗的。
- A.直接
- B.间接
- C.大部分
- D.少部分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顶、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 )张拉,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 A.上左、下右对称
- B.左右对称
- C.右上、左下对称
- D.上下、左右对称
-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燃气通过过滤器的压力损失不得超过( )。
- A.10kPa
- B.12kPa
- C.15kPa
- D.20kPa
-
该隧道工程项目在施工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中不包括( )。
- A.质量目标设计
- B.安全措施
- C.施工部署及管理体系
- D.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交底记录
-
场景中进行喷锚加固支护该隧道施工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应采用早强混凝土,喷射厚度宜为( )。
- A.50~100mm
- B.100~150mm
- C.150~200mm
- D.200~250mm
-
场景中修建该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正台阶环形开挖法的适用条件是( )。
- A.地层好,跨度≤8m
- B.地层较差,跨度≤12m
- C.地层差,跨度≤12m
- D.地层差,跨度≤14m
-
场景中该隧道进行正台阶环形开挖中,其开挖工作面稳定性好的原因是( )。
- A.其拱形开挖高度较小
- B.支护结构形成全断面封闭的时间短
- C.其上部留有核心土支挡着开挖面,而且能迅速及时地建造拱部初次支护
- D.封闭型的导坑初次支护承载能力大
-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8~12题。
菜市规划中的隧道总长度为2000m,位于东二环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公路东线之间。隧道规划控制宽度为50m,设计净高高于5m,为城市一级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某市政工程公司通过竞标获得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该隧道工程项目采用喷锚暗挖法施工,该工程施工项目部针对工程的特点,对每个环节都做了最恰当的安排,还通过实地考察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正台阶环形开挖法进行施工。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其质量达到规定标准,被评为优良工程。
根据场景中采用的喷锚浅埋暗挖法施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施工的十八字方针是( )。
- A.管超前
- B.短开挖
- C.勤量测
- D.早支护
-
小导管注浆施工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 )。
- A.渗入注浆法
- B.劈裂注浆法
- C.电动硅化注浆法
- D.高压喷射注浆法
-
地面锚杆正确的施作顺序是( )。
- A.先钻孔一吹净钻孔一插入锚杆一灌浆一孔口固定锚杆
- B.先钻孔一吹净钻孔一灌浆一插入锚杆一孔口固定锚杆
- C.先钻孔一吹净钻孔一插入锚杆一孔口固定锚杆一灌浆
- D.先钻孔一插人锚杆一吹净钻孔一灌浆一孔口固定锚杆
-
按静止土压设定控制土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开挖面不坍塌的最理想土压值,但控制土压相当大
- B.是开挖面不变形的最理想土压值,但控制土压最小
- C.是开挖面不坍塌的最理想土压值,但控制土压最小
- D.是开挖面不变形的最理想土压值,但控制土压相当大
-
沉入土中的桩,将使桩周附近( )倍桩径范围内的土受到很大的重塑作用,因此在黏土中沉桩时,当桩距较小时,更应注意沉桩顺序。
- A.1~2
- B.2~3
- C.3~4
- D.3~5
-
穿越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地下燃气管道外应加套管,并提高( )。
- A.燃气管道管壁厚度
- B.绝缘防腐等级
- C.管道焊接质量
- D.管材强度
-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钢筋骨架的施焊顺序,宜由骨架的( )进行。
- A.中间到两边,对称地向两端
- B.中间到两边,不对称地向两端
- C.两边到中间,对称地
- D.两边到中间,不对称地
-
地下连续墙挖槽方式中没有( )。
- A.抓斗式
- B.冲击式
- C.回转式
- D.组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