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背景资料

    某城市给水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商与某管道施工工程公司签订了管道焊接施工分包合同。在施工中,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标准对质量控制的规定。 在该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索取了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项目管理单位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在复测的过程中,发现某一问题,与总承包商协商后做出处理决定,随后,项目经理主持对图纸进行了审核,并形成了会审记录。

    问题:

    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标准规定对项目质量控制的方针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标准规定质量控制按怎样的程序实施?

    3.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关系如何?

    4.总承包商在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的一系列工作有何不妥之处,请改正。

  2. 背景资料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

    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了要求:①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②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③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④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1.指出对降水井布置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2.为保证滤池过滤效果,应严格控制哪些环节的施工质量?

    3.基坑内构筑物施工中的基本抗浮措施有哪些?

    4.送水并网应具备哪些条件?

  3.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6月份完成拆迁,12月底完成施工。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4.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4. 有支护基坑适用情形是(  )。

    • A.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
    • B.有地下水影响
    • C.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 D.有地表水影响
    • E.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5. 调压站在城市燃气管网系统中是用来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的设施。通常是由调压器、阀门、(  )等组成。

    • A.过滤器
    • B.流量计
    • C.安全装置
    • D.旁通管
    • E.测量仪表
  6. 背景资料

    某北方城市为解决水源问题,实施引黄入市工程,新建一座大型给水厂,主要单位有沉淀池、滤池等。其中沉淀池为圆形,直径50m,深5m,池壁采用预制板拼装外缠预应力钢丝喷水泥砂浆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A0,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须采取降水措施。项目经理部为加强施工管理,在门口设立了公示牌。公示牌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纪律牌。在工程概况牌上标明了工程规模、性质、用途。施工中按照施工组织的设计采用了硬质围挡,设置了生活区、办公区、临时设施区和生产区。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上布置了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料场、仓库。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指示由安全员将现场管理列为日常检查内容。项目部确定的现场管理内容有:①合理规划施工场地②做好施工总平面图;③对现场的使用要有检查;④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

    问题:

    1.除此以外,现场公示牌还应设立哪些标牌?

    2.工程概况牌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

    3.施工平面布置图上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至少4条)

    4.项目部确定的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完整吗?如不完整,请补充。

  7. 盾构施工时应有有效措施控制(  )。

    • A.刀盘磨损
    • B.开挖面变形
    • C.盾构姿态
    • D.盾尾处变形
    • E.衬砌质量
  8. 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  )和抽水设备组成。

    • A.滤管
    • B.直管
    • C.弯联管
    • D.总管
    • E.尼龙管
  9. 现浇混凝土盖梁预应力张拉前必须做到“六不张拉”,即:(  )以及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计未做好和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 A.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
    • B.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 C.张拉前交底不清
    • D.配套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 E.张拉设备未经校验
  10. 在盖梁施工脚手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盖梁施工脚手架部分与承重支架必须分隔设置
    • B.施工脚手架一般采取双排落地脚手架
    • C.脚手架不可接地
    • D.严禁在吊运盖梁模板等作业时随意拆除脚手架的防护杆件
    • E.搭设完毕的脚手架,必须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
  11. 在盖梁支架和施工脚手架施工时,对地基的处理分析正确的是(  )。

    • A.一般采取先用压路机碾压,再在土基上铺设枕木作为支架基础的方法
    • B.一般采取先人工整平,再用压路机碾压的方法
    • C.可以采取先用压路机碾压,人工整平后,在土基上铺设50mm碎石,然后铺设150mm混凝土的方法处理
    • D.可以采取先用压路机碾压,人工整平后,在土基上铺设1OOmm碎石,然后铺设150mm混凝土的方法处理
    • E.地基处理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盖梁支架和脚手架的搭设
  12.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第2~6题。

    某城市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对现浇混凝土盖梁施工进行了模板设计、支架搭拆、预应力张拉等环节工作。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时,设计人员发现预应力筋出厂材料没有合格证,立刻命令暂停此项工作,要求厂家更换合格材料,并赔偿损失。

    现浇混凝土盖梁施工应控制好(  )环节的特殊点。

    • A.模板设计
    • B.支架搭拆
    • C.钢筋绑扎
    • D.混凝土浇筑
    • E.预应力张拉
  13. 在盖梁承重支架施工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作为盖梁模板的支护系统,其立杆底部应有通长的槽钢或厚度大于1OOmm的木板
    • B.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 C.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 D.立杆的接长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 E.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必须交错布置
  1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  )日内,向备案机关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 A.15
    • B.10
    • C.5
    • D.3
  15.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  )等由通过试验段确定。

    • A.混合料类型
    • B.施工机械
    • C.运输距离
    • D.施工气温
    • E.施工工艺
  16. 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  )。

    • A.连接杆
    • B.传力杆
    • C.拉力杆
    • D.伸缩杆
  17. 隧道结构在侵蚀性介质中仅用防水混凝土时,其耐蚀系数不应小于(  )。

    • A.O.5
    • B.O.6
    • C.O.7
    • D.O.8
  18. 地铁明挖隧道结构的防水优先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少于(  )MPa。

    • A.0.5
    • B.0.6
    • C.0.7
    • D.0.8
  19. 管棚超前支护是为了在特殊条件下安全开挖,预先提供增强地层承载力的(  )支护方法,对控制塌方和抑制地表沉降有明显的效果。

    • A.临时
    • B. 永久
    • C.强力
    • D.附加
  20. 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试验段,主要分(  )两个阶段,取得相应的参数。

    • A.试拌、试铺
    • B.试拌、检测
    • C.协调、试验
    • D.试运、试铺
  21. 两算对比的主要目的是将(  )进行比较,以客观、全面反映本工程中各子目的盈亏情况和整个工程的预计盈利情况。

    • A.中标价与施工图预算价
    • B.中标价与直接成本分析价
    • C.中标价与施工预算价
    • D.施工图预算价与施工预算价
  22. 施工中为了测设方便增设一些临时水准点是必要的,一般要求两个水准点的距离最好保持在(  )左右。

    • A.100m
    • B.200m
    • C.400m
    • D.500m
  23. 由于施工丢失或损毁错位是难以避免的,(  )是确定路线位置的唯一依据。

    • A.水准点
    • B.交点
    • C.距离
    • D.中线测量
  24. 路基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  )、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等。

    • A.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
    • B.路基施工测量
    • C.排除地面积水
    • D.清除地表腐殖土
  25. 如果两个交点相距较远时,每隔(  )应加设方向桩,以控制中线。

    • A.100~200m
    • B.200~400m
    • C.400~800m
    • D.500~1000m
  26.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第9~13题。

    某城市对A道路进行全面改修,准备工作后修建了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设计部门还对路线的交点、水准点进行了全面的交底,并检查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路基工程中,地下管线施工必须依照(  )的原则进行。

    • A.先地下,后地上,先浅后深
    • B.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 C.先地上,后地下,先浅后深
    • D.先地下,后地上,深浅一起
  27. 低压地下燃气管道与直埋热力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

    • A.0.5m
    • B.1.0m
    • C.1.2m
    • D.1.5m
  28. 在给水处理工艺中,消毒后设置清水池的目的,一是调节处理水量,二是要满足(  )。

    • A.消毒剂与清水的接触时间不低于30min
    • B.混凝剂继续反应,接触时间不小于30min
    • C.消毒剂与清水的接触时间不低于60min
    • D.悬浮物质在池中进一步沉淀,沉淀时间不少于30min
  29. 超前锚杆、小导管支护宜与(  )配合使用。

    • A.临时仰拱
    • B.地表锚杆
    • C.管棚
    • D.钢拱架
  30. 钢筋混凝土基多用于建在(  )上的假山下。

    • A.湖泥沙地
    • B.流动水域或不均匀土基
    • C.干燥地区
    • D.较好的土基
  31.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地层软弱而且墙体的入土深度又不大时,(  )

    • A.墙底处显示较小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大的地表沉降
    • B.墙底处显示较小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小的地表沉降
    • C.墙底处显示较大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大的地表沉降
    • D.墙底处显示较大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小的地表沉降
  32. 管道安装时,应将(  )逐节调整正确。

    • A.管节的边线及内底高程
    • B.管节的中心及管顶面高程
    • C.管节的中心及内底高程
    • D.管节的边线及管顶面高程
  33.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设置初沉池的主要目的是较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无机物,所以一般设置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  )。

    • A.后面
    • B.前面
    • C.侧面
    • D.前后皆可
  34. 燃气管道之所以要根据输气压力来分级,是因为燃气管道的(  )与其他管道相比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 A.防爆性
    • B.严密性
    • C.易燃性
    • D.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