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6月份完成拆迁,12月底完成施工。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4.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背景资料

    某城市给水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商与某管道施工工程公司签订了管道焊接施工分包合同。在施工中,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标准对质量控制的规定。 在该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索取了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项目管理单位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在复测的过程中,发现某一问题,与总承包商协商后做出处理决定,随后,项目经理主持对图纸进行了审核,并形成了会审记录。

    问题:

    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标准规定对项目质量控制的方针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标准规定质量控制按怎样的程序实施?

    3.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关系如何?

    4.总承包商在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的一系列工作有何不妥之处,请改正。

  2. 背景资料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

    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了要求:①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②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③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④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1.指出对降水井布置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2.为保证滤池过滤效果,应严格控制哪些环节的施工质量?

    3.基坑内构筑物施工中的基本抗浮措施有哪些?

    4.送水并网应具备哪些条件?

  3.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6月份完成拆迁,12月底完成施工。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合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3.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4.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4. 有支护基坑适用情形是(  )。

    • A.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
    • B.有地下水影响
    • C.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 D.有地表水影响
    • E.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5. 调压站在城市燃气管网系统中是用来调节和稳定管网压力的设施。通常是由调压器、阀门、(  )等组成。

    • A.过滤器
    • B.流量计
    • C.安全装置
    • D.旁通管
    • E.测量仪表
  6. 背景资料

    某北方城市为解决水源问题,实施引黄入市工程,新建一座大型给水厂,主要单位有沉淀池、滤池等。其中沉淀池为圆形,直径50m,深5m,池壁采用预制板拼装外缠预应力钢丝喷水泥砂浆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A0,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须采取降水措施。项目经理部为加强施工管理,在门口设立了公示牌。公示牌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纪律牌。在工程概况牌上标明了工程规模、性质、用途。施工中按照施工组织的设计采用了硬质围挡,设置了生活区、办公区、临时设施区和生产区。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上布置了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料场、仓库。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指示由安全员将现场管理列为日常检查内容。项目部确定的现场管理内容有:①合理规划施工场地②做好施工总平面图;③对现场的使用要有检查;④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

    问题:

    1.除此以外,现场公示牌还应设立哪些标牌?

    2.工程概况牌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

    3.施工平面布置图上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至少4条)

    4.项目部确定的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完整吗?如不完整,请补充。

  7. 盾构施工时应有有效措施控制(  )。

    • A.刀盘磨损
    • B.开挖面变形
    • C.盾构姿态
    • D.盾尾处变形
    • E.衬砌质量
  8. 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  )和抽水设备组成。

    • A.滤管
    • B.直管
    • C.弯联管
    • D.总管
    • E.尼龙管
  9. 现浇混凝土盖梁预应力张拉前必须做到“六不张拉”,即:(  )以及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计未做好和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 A.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
    • B.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 C.张拉前交底不清
    • D.配套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 E.张拉设备未经校验
  10. 在盖梁施工脚手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盖梁施工脚手架部分与承重支架必须分隔设置
    • B.施工脚手架一般采取双排落地脚手架
    • C.脚手架不可接地
    • D.严禁在吊运盖梁模板等作业时随意拆除脚手架的防护杆件
    • E.搭设完毕的脚手架,必须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