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临考突破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背景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集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确定上述变更属于哪类变更,列出工程变更从提出到确认的几个步骤。

    2.上述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请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对预拱度设置有何作用?

    3.预应力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4.上述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请说明理由。

    5.除背景资料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2. 背景

    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36.8k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宽11.25m。路面结构形式为:基层为两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一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为7cm的下面层,6cm的中面层和5cm的SMA表面层;桥上只铺5cm的SMA表面层,隧道内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项目经理部人员进场后,完成了经理部的建设和设备的进场工作。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合同规定沥青材料由业主提供,地方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材料管理人员在查看过料场、进行了价格比选后,就开始进料。

    项目经理部按照各项要求,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开始施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其中一段800m长的底基层出现了大量裂缝和破损,经检查是由于路基质量差所致,路面施工单位拟向路基施工单位提出索赔。

    问题:

    1.项目部需要采购哪几大类地材?项目部材料采购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2.指出石灰类材料质量检验中的两大主要指标。

    3.上述平面布置方式对稳定料的场内运输费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4.施工中,工地实验室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应检测哪两项指标?并说明其合格值。

    5.由于路基交工推迟,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时间仅有140d,请通过计算(要求列出计算过程),从生产能力为160t/h、240t/h和320t/h的沥青搅拌站中选择出满足工期要求的合理设备。(已知:沥青混凝土的容重取为2.4t/m3,搅拌站每天有效工作时间按8h计算)

    6.路面施工单位的索赔对象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3.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4×20m简支梁桥工程。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墩身平均高10m。项目为单价合同,且全部钢筋由业主提供,其余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或自购。在离本工程不远的江边有丰富的砂源,经检验,砂的质量符合要求。采砂点位于一跨江大桥下游150m处,施工用砂均取自这里。项目部拟就1号~3号排架组织流水施工,见下表。

    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基础施工完成后至少10d才能施工墩身。施工期间,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业主大型安装设备的进场,业主委托承包人对一旧桥进行加固。加固工程中的施工项目在原合同中有相同项目,承包人要求直接采用相关单价来处理加固费用。

    事件二:在桥梁基础开挖完成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对基槽几何尺寸和标高这两项隐蔽工程进行了检查和验收,随即进入下一道工序。

    事件三:施工单位准备开始墩身施工时,由于供应人的失误,将一批不合格的钢筋运到施工现场,致使墩身施工推迟10d开始,承包人拟就此向业主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1.计算排架施工的流水工期(列出计算过程),并绘制流水横道图。

    2.事件一中,承包人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事件二中,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项目是否完善?说明理由,并指出检查方式的错误之处。

    4.针对事件三,承包人是否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

    5.指出背景资料中施工单位存在的违法行为,以及违反了哪部法律或法规。按有关规定如何处理?

  4. 背景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段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料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1.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所述,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出砂井的施工工艺。

    3.选择施工机械时,除了考虑作业内容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针对土石填筑施工,项目部所选择的机械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4.项目部还应做哪些工作来处理该背景资料中的机械设备事故?

  5. 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  )属于必测项目。

    • A.周边位移
    • B.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
    • C.围岩弹性波测试
    • D.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 E.拱顶下沉
  6. 下列后张法预制梁的施工步骤中,错误的有(  )

    • A.梁板的振捣以插入式为主,附着式为辅
    • B.张拉机具应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
    • C.预应力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理论伸长量作为校核
    • D.预应力张拉,孔道冲洗后,立即压浆
    • E.采用单端压浆,直到另一端流出水泥浆即可
  7. 桥梁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  )

    • A.沉桩
    • B.钻孔桩
    • C.挖孔桩
    • D.管柱
    • E.沉井
  8. 公路工程项目的企业管理费由基本费用、主副食运输补贴、(  )五项组成。

    • A.施工机械使用费
    • B.财务费用
    • C.职工探亲路费
    • D.职工取暖补贴
    • E.人工费
  9. 石质路堑常用的爆破方法包括(  )

    • A.微差爆破
    • B.预裂爆破
    • C.光面爆破
    • D.深孔爆破
    • E.定向爆破
  10. 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  )及里程标、百米标和公路界碑等。

    • A.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 B.防撞设施、隔离栅
    • C.可变情报板
    • D.桥梁防抛网
    • E.视线诱导设施、防眩光设施
  11. 路基防护工程的类型可分为(  )

    • A.边坡坡面防护
    • B.河堤河岸冲刷防护
    • C.植物防护
    • D.工程防护(矿料防护)
    • E.自然防护
  12. 桥梁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划分,可分为(  )

    • A.木桥
    • B.钢筋混凝土桥
    • C.预应力混凝土桥
    • D.跨线桥
    • E.圬工桥
  13. 现场质量检查控制包括(  )

    • A.开工前检查
    • B.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
    • C.隐蔽工程检查
    • D.停工后复工前检查
    • E.竣工验收检查
  14. 下列关于重力式挡土墙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造价比较低
    • B.节约占地
    • C.形式简单
    • D.适应性强
    • E.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受到承载力的限制
  15. 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文件中,不包括(  )

    • A.质量控制关键点明细表
    • B.工序质量信息
    • C.质量控制关键点作业流程图
    • D.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6.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作用是(  )

    • A.提示、诱导、指示
    • B.警告、禁止、指示
    • C.官职、引导、防护
    • D.提示、引导、禁止
  17. 雨期填筑路堤时,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  )

    • A.做成2%~4%的横坡
    • B.做成至少1%的横坡
    • C.做成2%~4%的纵坡
    • D.做成至少1%的纵坡
  18. 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是(  )

    • A.直接工程费+间接费
    • B.直接费+间接费
    • C.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
    • D.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
  19. 材料管理要编制多种计划,下面关于材料计划的编制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

    • A.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 B.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 C.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 D.材料采购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款计划
  20. 下面关于填土路堤施工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

    • A.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 B.不得在由透水性不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较好的填料
    • C.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 D.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21. 雨期填筑路堤需借土时,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  )

    • A.0.5m
    • B.1m
    • C.2m
    • D.3m
  22. 下列关于公路工程量清单的特点的叙述有误的是(  )

    • A.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投标的产物
    • B.工程量清单中有标价的单价或总额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义务和一般风险
    • C.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标有单价的工程量清单是办理结算进而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 D.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文件的技术规范、图纸有一定差异
  23. 为防治钻孔灌注桩断桩,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  )m的范围内,防止导管埋置深度过深。

    • A.1.0~2.0
    • B.2.0~3.0
    • C.2.0~6.0
    • D.6.0~8.0
  24.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中,拌合引气混凝土时,搅拌楼一次拌合量不应大于其额定搅拌量的(  )

    • A.60%
    • B.70%
    • C.80%
    • D.90%
  25.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中,混凝土护壁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根据经验,一般喷护厚度为(  )cm,一次喷护约需1~2h。

    • A.3~8
    • B.3~5
    • C.5~8
    • D.5~10
  26. 隧道洞内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  )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

    • A.水准仪
    • B.测距仪
    • C.全站仪
    • D.经纬仪
  27. 新建公路纵坡坡度为6%,坡长不应大于(  )m。

    • A.500
    • B.700
    • C.900
    • D.1100
  28. 正铲挖掘机特别适用于与运输车辆配合开挖土方路堑,正铲工作面的高度一般不应小于(  )m。

    • A.1.5
    • B.2.0
    • C.1.0
    • D.2.5
  29. 支架的卸落设备可根据支架形式选择适当的类型,卸落设备尤其要注意有足够的(  )

    • A.强度
    • B.刚度
    • C.稳定性
    • D.抗卸能力
  30. 《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将公路工程划分的内容不包括(  )

    • A.高速公路各工程类别
    • B.桥梁工程
    • C.隧道工程
    • D.中型工程
  31. 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且纵坡不能小于(  )

    • A.4%
    • B.3%
    • C.2%
    • D.1%
  32. 工程进度计划中以时间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费用的百分数为纵轴的图表化曲线称为(  )

    • A.横道图
    • B.斜率图
    • C.网络图
    • D.“S”曲线
  33. 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为(  )

    • A.净矢高
    • B.计算矢高
    • C.标准矢高
    • D.基准矢高
  34. 土工合成材料应纵、横向搭接,下列关于其具体搭接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工织物横向搭接8~10cm,纵向搭接5~8cm
    • B.土工织物横向搭接5~8cm,纵向搭接4~5cm
    • C.玻纤网横向搭接5~8cm,纵向搭接4~5cm,横向搭接处用尼龙绳绑扎固定
    • D.玻纤网横向搭接8~10cm,纵向搭接5~8cm,纵向搭接处用尼龙绳绑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