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实务》巩固习题二
-
生产过程中常说的统计控制状态是指( )。
- A.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 B.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因为在控制状态下,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
- C.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范限之内,故至少有99.73%的产品是合格品
- D.在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少,生产最经济
- E.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异常因素的状态
-
通过学习,大家都知道PDCA循环是改进的基本过程,但PDCA循环怎么用,又出现了不同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A.可以由4个QCdx组,同期开始分工做策划、实施、检查、处置4个阶段的工作
- B.PDCA的4个阶段,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适当调整顺序或减少步骤以简化工作流程
- C.PDCA每一阶段的活动都应很单纯,即大循环中不能包含小循环,要直达终点
- D.PDCA循环是不断上升的循环,每循环一次之后,都应制订新的目标以实现持续改进
-
我国规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此外,我国对( ),也实行强制检定。
- A.家庭使用
- B.教学试验
- C.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D.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 E.企业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
一小组改进活动中使用因果图进行原因分析,在讨论因果图的使用规则时,又发生了意见分歧,其中正确的是( )。
- A.应把已发现的3个问题的原因画到同一张因果图上,以便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 B.因果图是对问题原因的抽象概括,应抓住主干,不要过于具体、繁琐
- C.为了采取措施,原因分析应尽可能细化,直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 D.随着活动深入,认识深化,因果图可以进行修改
-
在分析和确认原因时,大家有些困惑:到底哪个原因是主要原因?最后,小李说:“老赵最有经验,你说吧。”不过,对老赵的说法,老王摇头表示反对。正确的程序应该是( )。
- A.主要原因应由领导确定
- B.应该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去验证
- C.按过去经验办事
- D.先按照老赵的说法去做,总比不做好
-
为推进改进活动,公司成立了质量改进委员会,大家就质量改进委员会在改进中的职责发表了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 A.必须身体力行,成立管理型QCdx组
- B.为改进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
- C.要亲自参加每一次QCdx组会议
- D.以各种方式对改进活动予以表彰和奖励
-
小陈问:“我们是否还可以用其它工具帮助分析原因?”据您所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时,可使用( )。
- A.排列图
- B.散布图
- C.抽样检验
- D.分层法 答案:D
-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某通讯公司决定通过开展QCdx组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全面改进服务水平。活动开展初期,公司就改进活动的组织、程序、选题、工具方法等进行策划,有些问题还引发了一些争论。公司共有员工30名,动员之后有24名员工报名参加QCd',组活动。 回答下列各问题
该公司QCdx组适宜的分组方案有( )。
- A.一个大组统一开展活动
- B.每2人一组分头解决问题
- C.根据改进课题,分为3~4组
- D.严格按行政班组划分,同日常工作保持一致
-
质量改进的重要性在于( )。
- A.质量改进可以将不合格减少为零
- B.质量改进可以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
- C.质量改进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
- D.质量改进通过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不可用于( )的评价。
- A.符合性
- B.遵纪守法
- C.质量奖
- D.产品质量
- E.法律依据
-
据产品的来源不同将孤立检验分成两种模式,模式A和模式B。以下属于模式A的有( )。
- A.单件小批生产
- B.质量不稳定产品批
- C.新产品试制的产品批的验收
- D.来自于稳定的生产过程的少数几批产品的验收,而使用方由于对这种产品采购的产品批数较少
- E.工艺参数调整改进后刚开始生产的批
-
在GB/T2828中,由放宽检验转到正常检验的条件之一有( )。
- A.1批放宽检验不合格
- B.生产不正常
- C.连续l0批放宽检验合格
- D.主管部门同意
- E.连续20批放宽检验合格
-
产品的质量统计观点认为( )。
- A.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无波动
- B.产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
- C.产品质量波动是毫无规律的,无法控制的
- D.产品质量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因而可以控制
- E.产品质量波动是人操作的原因
-
抽样检验适用的场合有( )。
- A.产品的质量特征不具有统计规律
- B.批量大,全检有困难,希望节省检验费用或检验时间
- C.破坏性检验
- D.流程性材料,全检不可能
- E.抽样检验不合格的批
-
描述中心位置的统计量包括( )。
- A.有序样本
- B.样本均值
- C.众数
- D.样本中位数
- E.样本方差
-
对组织而言,( )的说法是正确的。
- A.质量管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
- B.质量管理体系是唯一的
- C.质量手册是唯一的
- D.形成文件的程序只有一个
- E.形成文件的程序有多个
-
根据计量的作用和地位,计量可分为( )三类。
- A.科学计量
- B.计量保证
- C.计量监督
- D.工程计量
- E.法制计量
-
直方图的常见类型有( )。
- A.标准型
- B.不平型
- C.偏峰型
- D.平顶型
- E.特殊型
-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 )。
- A.质量策划
- B.质量控制
- C.质量保证
- D.质量改进
- E.建立质量目标
-
外部审核通常是指( )。
- A.第一方审核
- B.第二方审核
- C.第三方审核
- D.内核
- E.综合审核
-
在确认了某个分布是正态分布后,利用求正态均值μ与正态标准差σ的估计( )。
- A.从纵轴为0.50处画一水平线与用目测法所做的直线交与一点,过这点做垂线,垂足的坐标就是正态均值μ的估计值
- B.从纵轴为0.618处画一水平线与用目测法所做的直线交与一点,过这点做垂线,垂足的坐标就正态均值μ的估计值
- C.从纵轴为0.84处画一水平线与用目测法所做的直线交与一点,过这点做垂线,垂足的坐标就是正态均值μ的估计值
- D.从纵轴为0.84处画一水平线与用目测法所做的直线交与一点,过这点做垂线,垂足的坐标就是μ+σ的估计值
- E.从纵轴为O.50处画一水平线与用目测法所做的直线交与一点,过这点做垂线,垂足的坐标就是μ+σ的估计值
-
质量改进的必要性包括( )。
- A.产品质量要求技术不断改进
- B.社会安全的需要
- C.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技能的需要
- D.顾客质量要求变化的需要
- E.节能的需要
-
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之间主要的区别和联系有( )。
- A.定义的区别
- B.实现手段的区别
- C.实现手段相同
- D.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 E.两者无关联
-
2000版IS09001要求组织编制的质量手册至少应包括( )等内容。
- A.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
- B.组织结构图
- C.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 D.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 E.DI第三层文件
-
计量检验衡量批质量的方法有( )。
- A.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平均值
- B.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标准差
- C.产品的批数
- D.批中所有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的变异系数
- E.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次抽样检验就是从检验批中只抽取一个样本就对该批产品做出是否接收的判断
- B.二次抽样检验是一次抽样检验的延伸,它要求对一批产品抽取两个样本即做出批接收与否的结论,当从第一个样本不能判定批接收与否时,要再抽第二个样本
- C.多次抽样是二次抽样的进一步推广,例如五次抽样,则允许必须抽取5个样本才最终确定批是否接收
- D.二次抽样必须抽样两次才能对批是否接受作出判断
- E.二次抽样检验是一次抽样检验的延伸,它要求对一批产品抽取两个样本即做出批接收与否的结论,必须抽出两个样本才能做出判断
-
二项分布的随机现象,它满足的条件包括( )。
- A.重复进行n次随机试验。n次试验间相互独立
- B.每次试验结果不确定,成功的概率为P,失败的概率为2p
- C.每次试验仅有两个可能结果,且成功的概率为P,失败的概率为1-p
- D.每次试验前的结果是已知的
- E.n次试验间不相互独立
-
接收质量限AQL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检产品特性的重要程度(及其不合格率对顾客带来的损失和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并应根据产品的不合格分类分别规定不同的AQL值
- B.在确定AQL时也要考虑产品用途,军用设备、复杂产品、发现缺陷难、产品对下道工序的影响和产品的价格贵,AQL应越小
- C.AQL的确定应同时考虑检验的经济性,如产品检验费用、检验时间和是否是破坏性检验
- D.还要兼顾生产企业和同行业生产的实际特点,要考虑同行业是否能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过的要求,产品批大量不接收,会影响使用方如期接收产品,并造成双方的经济损失
- E.在确定AQL值时还应注意在使用GB/T2828.1时,AQL能随意改变
-
常规控制图的排列不随机,常用判异准则有( )。
- A.一点在A区之外
- B.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
- C.连续8点在中心线同侧
- D.连续3点中有2点在B区
- E.连续5点中有4点在B区
-
按检验产品数量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其中全数检验的缺点( )。
- A.检验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检验的周期长
- B.需要配置的资源数量较多(人力、物力、财力)
- C.检验涉及的费用也较高,增加质量成本
- D.可能导致较大的错检率和漏检率
- E.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
-
随机变量的分布包含哪两项( )内容。
- A.随机变量可能取哪些值,或在哪个区间上取值
- B.随机变量在某一确定区间上取值的概率是多少
- C.随机变量的取值频率是多少
- D.随机变量在任一区间的取值频率是多少
- E.随机变量取这些值的概率是多少,或在任一区间上取值的概率是多少
-
一个随机现象中的各个事件间有如下关系( )。
- A.包含
- B.互不相容
- C.相斥
- D.相等
- E.相容
-
质量因素引起的波动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偶然波动可以避免
- B.偶然波动不可以避免
- C.采取措施不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 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 E.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偶然波动
-
质量定义中的“要求”是指( )需求或期望。
- A.当前的
- B.明示的
- C.通常隐含的
- D.必须履行的
- E.长期的
-
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可以将抽样检验分为( )和( )两大类。
- A.计数抽样检验
- B.计分抽样方案
- C.计件抽样检验
- D.计点抽样检验
- E.计量抽样检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规定:我国标准分为( )。
- A.国家标准
- B.合同标准
- C.企业标准
- D.行业标准
- E.地方标准
-
第一方审核用于( )。
- A.管理评审
- B.内部改进
- C.自我合格申明的基础
- D.认证
- E.认可
-
常规计数控制图包括( )。
- A.np控制图
- B.P控制图
- C.
- D.C控制图
- E.U控制图
-
2.若事件A发生事件B就一定发生,则结论成立的有( )。
- A.AnB=B
- B.ANB=A
- C.AnBD.无法判断
- E.A=B
-
审核计划应由( )编制。
- A.实习审核员
- B.审核方案管理人员
- C.审核员
- D.审核组长
-
属于质量控制活动有( )。
- A.日常检验
- B.改进品种
- C.维持水平
- D.挖掘潜力
- E.总结已经解决的问题
-
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对应的回归直线必过点( )。
- A.
- B.
- C.
- D.
- A.
-
某零件有3个质量特性,根据其重要程度分为A、B和C类不合格,若规定A类不合格的AQL=0.20(%),C类不合格的AQL=2.0(%),则B类的AQL值应为( )。
- A.0.02(%)
- B.1.5(%)
- C.2.5(%)
- D.6(%)
-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
-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特性
-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
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 )。
- A.控制图
- B.因果图
- C.直方图
- D.排列图
-
在GB/T2828中,一般检验水平分为I、Ⅱ、Ⅲ三个档次,除非另有规定,应选择一般检验水平( )。
- A.I
- B.特殊检验水平
- C.Ⅲ
- D.Ⅱ
-
PDC循环第三阶段的内容是( )。
- A.制定目录
- B.按照制定的计划去执行
- C.组织检查
- D.总结经验
-
检验批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下列属于同一个检验批的是( )。
- A.同型号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组成的
- B.从两个工厂采购的同一种电器元件
- C.同一工人在同一设备上生产的接口不同的键盘
- D.两个加工水平不同的工人生产的同种产品
-
PDCA循环计划阶段包括( )。
- A.制定方针
- B.计划实施
- C.落实对策
- D.采取对策
-
过程能力的含义是( )。
- A.劳动生产率
- B.过程加工的质量能力
- C.过程能力越大越好
- D.过程能力就是公差
-
从供方长期采购某种零件,在进行抽样验收时,应针对( )提出要求。
- A.单批质量
- B.过程质量
- C.样本量
- D.检验量
-
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综合的( )
- A.法律责任
- B.民事责任
- C.刑事责任
- D.行政责任
-
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是( )。
- A.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
- B.抽样误差小
- C.抽样手续比较繁杂
- D.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
-
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 )。
- A.不科学
- B.可靠性不是百分之百
- C.错判的概率大
- D.检验的费用昂贵
-
根据GB/T2828.1转移规则,执行GB/T2828.1的加严检验时,已有累计5批不合格,暂停检验。在改进后,经负责部门同意恢复检验。应使用的抽样方案是( )。
- A.正常检验
- B.放宽检验
- C.加严检验
- D.顾客与生产方协商选定
-
溯源性是指任一测量结果,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与( )联系起来的特性。
- A.测量基准
- B.测量量值
- C.测量真值
- D.测量标准
-
- A.
- B.
- C.
- D.以上都不对
- A.
-
PDCA循环第二阶段的内容是( )。
- A.制定目标
- B.按照制定的计划去执行
- C.组织检查
- D.总结经验
-
汽车匀速行驶,随着时间的增加,汽车行驶的路程增大,那么时间和路程间的相关系数为( )。
- A.0与1之间
- B.0与-1之间
- C.<-1
- D.=1
-
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不包括( )。
- A.文件评审
- B.现场审核的实施
- C.纠正措施的验证
- D.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