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试题及答案(1)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练习卷
- 
				
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重量结算的( )。
- A.食品、金银饰品
 - B.化妆品
 - C.药品
 - D.以上全部
 
 - 
				
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 )。
-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 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规定内容的执行情
 - C.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所建计量基、标准状况进行赋值比对
 - D.以上全部
 
 -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 )制定。
- A.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 D.计量技术机构
 
 - 
				
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是( )。
- A.计量基准
 -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D.工作计量标准
 
 -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以下哪些行为?
- A.按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
 - B.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C.指派取得计量检定员证的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D.开展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工作
 
 - 
				
为了保证检定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计量技术机构必须适时采取( )。
- A.期间核查
 - B.内部审核
 - C.质量控制
 - D.管理评审
 
 - 
				
以下哪个内容不属于计量法调整的范围?
- A.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
 - B.制造、修理计量器具
 - C.进行计量检定
 - D.使用教学用计量器具
 
 - 
				
"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必然涉及的内容是( )。
- A.纠正
 - B.改进措施
 - C.合同评审
 - D.量值溯源
 
 - 
				
实验室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后,准许在检验报告上使用( )标志。
- A.CMA
 - B.CAL
 - C.CMC
 - D.CNAS
 
 - 
				
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是( )。
- A.识别不同的产品
 - B.识别产品的状态
 - C.防止不合格品流转
 - D.三项都是
 
 - 
				
检测区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 )。
- A.处理措施
 - B.管理措施
 - C.隔离措施
 - D.技术措施
 
 - 
				
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文件、记录、表格及计算机程序发生变更时,应保持与硬拷贝文件的( )。
- A.可靠性
 - B.一致性
 - C.准确性
 - D.完整性
 
 - 
				
测量范围总是( )标称范围。
- A.等于
 - B.小于
 - C.等于或小于
 - D.大于
 
 - 
				
报告测量不确定度有二种方式,在进行基础计量学研究和基本物理常量的测量时,通常使用( )。
- A.扩展不确定度
 - B.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C.A类不确定度
 - D.B类不确定度
 
 - 
				
某温度计的标称范围为(-20~100)℃,其量程为( )。
- A.120℃
 - B.100℃
 - C.80℃
 - D.20℃
 
 - 
				
( )是指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 A.校准检定
 - B.计量确认
 - C.实施控制
 - D.分析控制
 
 -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的是测量结果的一个( )。
- A.区间
 - B.误差
 - C.置信度
 - D.标准差
 
 - 
				
按照1~2位有效位数,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值进行修约时,一般要将最末位后面的数( )。
- A.四舍五入
 - B.化整为零
 - C.都进位而不是舍去
 - D.都舍去而不是进位
 
 - 
				
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各个独立观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 )。
- A.测量准确度
 - B.测量精密度
 - C.测量稳定性
 - D.测量符合度
 
 - 
				
模拟式仪器在读取其示值时,一般是估读到最小值的( )。
- A.1/2
 - B.1/5
 - C.1/10
 - D.1/20
 
 - 
				
以下各项不属于强制检定特点的是( )。
- A.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
 - B.由使用单位按需要制定检定周期
 - C.由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执行
 - D.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
 
 - 
				
计量是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测量( )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规范化的测量。
- A.对象
 - B.方法
 - C.不确定度
 - D.器具
 
 - 
				
表征测量仪器计量特性慢变化的参数是( )。
- A.分辩力
 - B.灵敏度
 - C.稳定性
 - D.漂移
 
 - 
				
计量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准确性
 - B.法制性
 - C.技术性
 - D.统一性
 
 - 
				
对仪器设备的审查主要是审查( )。
- A.校准/检定证书的合法性
 - B.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
 - C.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完整性
 - D.仪器设备保养记录
 
 - 
				
出不确定度报告时,一般取( )有效数字。
- A.1位
 - B.2位
 - C.1至2位
 - D.3位
 
 - 
				
完善国家计量体系所应有的四大特征:法制性、准确性、一致性和( )。
- A.群众性
 - B.权威性
 - C.社会性
 - D.溯源性
 
 - 
				
实验室对质量体系运行全面负责的人是( )。
- A.首席执行官
 - B.质量主管
 - C.技术主管
 - D.工程师
 
 - 
				
衡器的重复性误差是属于哪类误差( )。
- A.偶然误差
 - B.系统误差
 - C.综合误差
 - D.粗大误差
 
 - 
				
( )是指"用于指示某个现象的存在而不必提供有关量值的器件或物质"。
- A.测量传感器
 - B.变送器
 - C.检测器
 - D.敏感器
 
 - 
				
具有便于与计算机相连以进行自动化测量和控制等一系列优点的测量仪器是( )。
- A.数字式测量仪器
 - B.积分式测量仪器
 - C.累计式测量仪器
 - D.记录式测量仪器
 
 - 
				
关于实物量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量块、线纹尺是实物量具
 - B.实物量具在结构上一般没有测量机构
 - C.标准物质属于实物量具
 - D.实物量具是一种主动式测量仪器
 
 - 
				
( )是指"其输出或显示为被测量或输入信号连续函数的测量仪器"。
- A.记录式测量仪器
 - B.累计式测量仪器
 - C.模拟式测量仪器
 - D.积分式测量仪器
 
 - 
				
( )是表征测量仪器品质和特征的最重要的性能。
- A.测量仪器的响应特性
 - B.测量仪器的可靠性
 - C.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 D.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 
				
( )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 A.标准物质
 - B.实物量具
 - C.测量系统
 - D.测量设备
 
 - 
				
以下关于"死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死区相当于不工作区或不显示区
 - B.死区可用滞后误差或回程误差来进行定量确定
 - C.死区过小,反而使示值指示不稳定
 - D.增加阻尼机构是为了减小死区
 
 - 
				
以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为例,其响应时间规定( )。
- A.不超过1s
 - B.不超过2s
 - C.不超过3s
 - D.不超过4s
 
 - 
				
( )是指"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
- A.漂移
 - B.稳定性
 - C.灵敏度
 - D.响应特性
 
 - 
				
( )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 A.灵敏度
 - B.漂移
 - C.响应时间
 - D.稳定性
 
 - 
				
标尺间隔又称( )。
- A.标尺长度
 - B.标尺间距
 - C.分度值
 - D.标尺分度
 
 - 
				
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中所谓"不合格"是指不符合( )。
- A.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
 - 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
 - C.合同的要求
 - D.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体系文件的要求
 
 - 
				
热电偶是一种( )。
- A.敏感元件
 - B.测量传感器
 - C.检测器
 - D.变送器
 
 - 
				
无论什么原因,若设备脱离了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在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之前对其96功能和检定或校准状态进行( )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 A.检定
 - B.校准
 - C.检测
 - D.核查
 
 - 
				
用于检测的测量仪器应持有有效期内的( )。
- A.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 B.计量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 C.期间核查记录
 - D.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
 
 -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计量基准进行定期( ),周期为( )年。
- A.复核,3
 - B.检查,4
 - C.检定,5
 - D.复核,6
 
 - 
				
无论是量值传递还是量值溯源,都离不开用准确度等级较高的计量标准,在规定的( )之内,对准确度等级较低的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或校准。
- A.比较链
 - B.最大允许误差
 - C.不确定度
 - D.测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