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模拟题《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练习(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注册计量师享有的权利包括( )。

    • A.在规定范围内从事计量技术工作,履行相应岗位职责
    • B.晋升高级职称
    • C.接受继续教育
    • D.获得与执业责任相应的劳动报酬
  2. 计量检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

    • A.依照有关规定和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活动,恪守职业道德
    • B.保证计量检定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真实完整
    • C.正确保存、维护、使用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 D.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
  3. 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计量检定证书,用于( )等,具有法律效力。

    • A.量值传递
    • B.裁决计量纠纷
    • C.实施计量监督
    • D.科技成果鉴定
  4. 开展计量检定时,机构必须使用现行有效的( )。

    • A.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 B.国家校准规范
    • C.如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可使用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 D.自编的作业指导书
  5. 为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的管理,要求计量检定人员应做到( )。

    • A.全面掌握与所从事的计量检定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 B.全面掌握与所从事的计量检定有关的操作技能
    • C.全面掌握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知识
    • D.认真遵守有关计量法制管理的要求
  6. 计量检定人员享有的权利包括( )。

    • A.在职责范围内依法从事计量检定工作
    • B.依法使用计量检定设备,并获得相关技术文件
    • C.接受继续教育
    • D.晋升相应的技术职称
  7. 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 )检定的数据为准。

    • A.计量基准
    • B.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C.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D.工作计量器具
  8. 计量器具经检定不合格,可以出具和(或)使用( )。

    • A.检定证书
    • B.检定结果通知书
    • C.检定不合格通知书
    • D.注销印
  9. 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可以出具和(或)使用( )。

    • A.检定证书
    • B.检定结果通知书
    • C.检定合格证
    • D.检定合格印
  10. 以下哪些工作计量器具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 )。

    • A.企业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称
    • B.企业用于产品出厂检验的电子天平
    • C.企业用于环境监测的水质污染检测仪
    • D.企业用于经济核算的蒸汽流量计
  11. 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企业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 )的原则自行确定。

    • A.科学
    • B.经济
    • C.就地就近
    • D.量值准确
  12. 计量检定规程可以由( )制定。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 D.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13. 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 )。

    • A.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 B.物理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 C.物理化学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 D.工程技术特性测量标准物质
  14. 在处理计量纠纷时,以( )进行仲裁检定后的数据才能作为依据,并具有法律效力。

    • A.计量基准
    •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D.工作计量标准
  15. 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授权履行下列职责( )

    • A.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B.起草计量检定规程
    • C.承担型式评价,颁发型式批准证书
    • D.承担计量标准考核
  16. 国家计量基准是指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了定义、实现、保存、复现量的单位或者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有关量的测量标准定值依据的( )。

    • A.测量仪器
    • B.测量系统
    • C.标准物质
    • D.实物量具
  17.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以下哪些行为?( )

    • A.按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
    • B.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C.指派取得注册计量师资格证的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D.开展授权项目之外的计量检定工作
  18.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履行的,有关"承办有关计量监督中的技术性工作",一般包括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 )等工作。

    • A.计量标准考核
    • B.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型式评价
    • C.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检验
    • D.研究起草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技术规范
  19.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包括( )。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
    • B.授权专业性计量检定机构
    • C.授权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
    • D.授权有关部门计量检定机构
  20. 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应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授权履行下列职责( )。

    • A.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B.执行强制检定
    • C.没收非法计量器具
    • D.承办有关计量监督工作
  21. 计量立法的宗旨是( )。

    • A.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 B.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 C.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 D.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2. 对用于( )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 A.贸易结算
    • B.安全防护
    • C.质量监督
    • D.医疗卫生
  23. 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不可实施( )。

    • A.行政处分
    • B.行政处罚
    • C.行政强制措施
    • D.行政拘留
  24. 计量立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

    • A.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额准确可靠
    • B.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计量保证
    • C.保证广大消费者免受不准确或不诚实测量所造成的危害
    • D.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25.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

    • A.健全国家计量法制
    • B.解决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
    • C.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
  26.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在型式评价后,保留有关资料和原始记录,保存期()。

    • A.不少于1年
    • B.不少于3年
    • C.不少于5年
    • D.不少于20年
  27.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经( )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28.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根据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委托,在( )内与申请单位联系,做出型式评价的具体安排。

    • A.3个工作日
    • B.5个工作日
    • C.7个工作日
    • D.10个工作日
  29. 型式评价一般应在( )完成。

    • A.15个工作日内
    • B.20个工作日内
    • C.一个月内
    • D.3个月内
  30. 计量检定过程包括了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查一般包括计量器具( )的检查和计量器具的( )的检查等。

    • A.准确性,可靠性
    • B.准确性,稳定性
    • C.外观,计量特性
    • D.外观,准确性
  31. 计量器具的检定是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 )要求,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 A.用户
    • B.使用
    • C.法定
    • D.技术规范
  32.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 )制定。

    • A.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 D.计量技术机构
  33. 在《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制造标准物质新产品,应进行( ),并经评审取得标准物质( )。

    • A.型式评价,型式批准证书
    • B.检定,检定证书
    • C.成果鉴定,成果鉴定证书
    • D.定级鉴定,定级证书
  34. 企业、事业单位制造标准物质,需向( )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办理( )。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造标准物质许可证》
    • B.国务院,《制造标准物质许可证》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 D.国务院,《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35. 注册证》每一注册有效期为( )年。在有效期限内是注册计量师的( )凭证,由注册计量师本人保管和使用。

    • A.5,资质
    • B.3,资质
    • C.5,职业
    • D.3,职业
  36. 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考核合格后,取得计量标准证书,可以( )。

    • A.对外开展强制检定工作
    • B.对内开展强制检定工作
    • C.在本单位开展非强制检定工作
    • D.在本系统开展检定工作
  37. 乡镇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应由( )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

    • A.市级人民政府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C.县级(市、区)级人民政府
    • D.同级人民政府
  38. 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 )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才能在本单位内开展检定。

    • A.省级
    • B.上一级
    • C.县级以上
    • D.与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级的
  39. 计量师初始注册者,可自取得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之日起( )内提出注册申请。

    • A.1年
    • B.2年
    • C.3年
    • D.没有时间限制
  40. 对各级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确认其是否具有开展量值传递的( )。

    • A.能力
    • B.资格
    • C.有效范围
    • D.权力
  41.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由(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统一组织建立。

    • A.省
    • B.市
    • C.县
    • D.相关部门
  42. ( )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

    • A.计量基准
    •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C.各级计量标准
    • D.工作计量器具
  43. 属于专业性强、仅为个别行业所需要,或工作条件特殊的计量基准,可以建立在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所属的计量技术机构,所以对每项测量参数来说,( )。

    • A.全国只能有一个计量基准
    • B.全国可以有两个计量基准
    • C.全国可有多个计量基准
    • D.以上都不对
  44. 全国的各级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都应直接或间接地溯源到( )。

    • A.计量基准
    • B.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D.最高工作计量标准
  45. 取得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并申请注册的人员,应受聘于一个经批准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并通过聘用单位报本单位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 )提出注册申请。

    • A.国家质检总局
    • B.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 C.省级人事部门
    • D.该地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46. 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 )

    •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 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 C.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所建计量基、标准状况进行赋值比对
    • D.以上全部
  47. 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的机制,主要是实施( )制度。

    • A.计量认证
    • B.计量授权
    • C.计量考核
    • D.考核授权
  48. 注册计量师,是指经( )取得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规定范围计量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 A.考核
    • B.考试
    • C.考核认定或考试
    • D.考核或考试
  49. 2007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了新的《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并于( )起施行。

    • A.2008年1月1日
    • B.2008年3月1日
    • C.2008年5月1日
    • D.2008年7月1日
  50. ( )作为计量检定的主体,在计量检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A.计量标准
    • B.主要配套仪器设备
    • C.计量检定人员
    • D.计量器具
  51.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得从事以下哪些行为?( )

    • A.按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
    • B.使用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C.指派取得计量检定员证的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D.开展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工作
  52. ( )是根据我国生产、科研需要的一种授权形式,在授权项目上,一般选专业性强、跨部门使用、急需的专业项目。

    • A.部门计量检定机构
    • B.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
    • C.专业计量站
    • D.大区计量测试中心
  53. 计量器具经检定机构检定后出具的检定印、证,是评定该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 )。

    • A.使用依据
    • B.技术判定
    • C.法定结论
    • D.重要证据
  54. ( )是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置或着授权建立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

    •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B.计量技术机构
    • C.计量实验室
    • D.计量实验站
  55. (  )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A.1998年
    • B.2000年
    • C.2001年
    • D.2002年
  56. 当事人或双方如对一次仲裁检定不服时,在接到仲裁检定结果通知书之日起( )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二次仲裁检定。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的仲裁检定为终局仲裁检定。

    • A.5日内
    • B.7日内
    • C.10日内
    • D.15日内
  57. 计量监督员必须经考核后,由(   )任命并颁发监督员证件。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C.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58. 对计量违法行为的处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可实施( )。

    • A.没收计量器具
    • B.没收违法所得
    • C.行政处分
    • D.行政处罚
  59. 以下哪个内容不属于计量法调整的范围( )。

    • A.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
    • B.制造、修理计量器具
    • C.进行计量检定
    • D.家庭自用的部分计量器具
  60. 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 )。

    • A.计量监督
    • B.测量
    • C.体系评价
    • D.产品审核
  61. 我国的计量监督管理实行按( )的体制。

    • A.行政区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B.经济合理、就地就近
    • C.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
    • D.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
  62. 在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中,《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属于( )。

    • A.计量法律
    • B.计量行政法规
    • C.计量规章
    • D.规范性文件
  63. 在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中,《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属于( )。

    • A.计量法律
    • B.计量行政法规
    • C.计量规章
    • D.规范性文件
  64. 在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属于( )。

    • A.计量法律
    • B.计量行政法规
    • C.计量规章
    • D.规范性文件
  65. 计量法规体系可分为( )个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属于第( )层次。

    • A.三,二
    • B.三,三
    • C.四,二
    • D.四,三
  66. 受理仲裁检定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仲裁检定证书审核后,通知当事人或委托单位。当事人或双方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 )不提出异议,仲裁检定证书有效,具有法律效力。

    • A.5日内
    • B.7日内
    • C.10日内
    • D.15日内
  67. 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 )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 A.计量
    • B.单位
    • C.单位制
    • D.计量单位制
  68. 计量法规体系可分为( )个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属于第( )层次。

    • A.三,一
    • B.三,二
    • C.三,三
    • D.四,二
  69. 接受仲裁检定或委托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在接受申请后( )日内发出进行仲裁检定的通知。纠纷双方接到通知后,应对与纠纷有关的计量器具实行保全措施,不得破坏其原始状态。

    • A.3
    • B.5
    • C.7
    • D.10
  70.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用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称为( )。

    • A.计量仲裁
    • B.仲裁检定
    • C.仲裁活动
    • D.以上都对
  71. 承接仲裁检定的有关计量技术机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定、测试任务,并对仲裁检定结果出具( )。

    • A.仲裁证书
    • B.仲裁报告
    • C.检定证书
    • D.仲裁检定证书
  72. 我国仲裁检定实行( )。

    • A.一裁终局制
    • B.二级终裁制
    • C.二次仲裁制
    • D.二裁终局制
  73. 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由( )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安排,由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 A.省级以上
    • B.县级以上
    • C.组织考核
    • D.主持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