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模拟练习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系统误差的参考量是真值
    • B.系统误差的来源可以是已知的
    • C.系统误差的来源可以是未知的
    • D.对于已知的系统误差可以用修正来补偿
  2. 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 )。

    • A.系统误差
    • B.随机误差
    • C.测量不确定度
    • D.最大允许误差
  3. 测量仪器的特性用( )等术语表示。

    • A.测量误差
    • B.示值误差
    • C.最大允许误差
    • D.准确度等级
  4. 相对误差的表达形式可以是( )。

    • A.-1%
    • B.±0.2%
    • C.1.2×10-6
    • D.0.3μV/V
  5. 单次测量的结果有时称( )。

    • A.未复现值
    • B.观测值
    • C.测得值
    • D.测量值
  6.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

    • A.健全国家计量法制
    • B.解决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
    • C.全国量值的准确可靠
  7. 计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包括( )

    • A.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 B.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 C.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 D.确保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
  8. 计量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包括( )。

    • A.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 B.确保能源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 C.能源统计、考核、分析的基础
    • D.用能设备用能效力评价的手段
  9. 下列各量,属于约定真值的有( )。

    • A.某计算用到的标准自由落体加速度
    • B.某项研究用到的阿伏伽德罗常数
    • C.某实验用的当地大气压力值
    • D.某实验用的约瑟夫常量
  10. 法制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计量立法、统一计量单位、( )等。

    • A.测量方法
    • B.计量器具和测量结果的控制
    • C.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D.测量实验室管理
  11. 按计量的社会功能,计量可大致分为( )。

    • A.国防计量
    • B.科学计量
    • C.法制计量
    • D.工业计量(工程计量)
  12. 测量的资源包括( )

    • A.测量人员
    • B.测量所需的测量仪器及其配套设备
    • C.测量所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
    • D.测量方法的规范、规程或标准以及有关文件
  13. 计量的特点( )。

    • A.准确性
    • B.一致性
    • C.溯源性
    • D.法制性
    • E.社会性
  14. 计量的实质是对测量结果及其( )的确认。

    • A.准确性
    • B.一致性
    • C.有效性
    • D.可靠性
  15. 力矩单位"牛顿米",用国际符号表示时,下列符号中( )是正确的。

    • A.NM
    • B.Nm
    • C.mN
    • D.N·m
  16. 家用电冰箱容积的正确表示为( )。

    • A.140L
    • B.140l
    • C.140公升
    • D.140立升
  17. 按测量的特点和方式,测量可分为( )。

    • A.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 B.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
    • C.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 D.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1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实行国际计量单位制度
    • B.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
    • C.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称为法定计量单位
    • D.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称为法定计量单位
  19. 考虑到我国人民群众的习惯,把( )作为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

    • A.公里
    • B.公斤
    • C.公顷
    • D.公升
    • E.公分
  20. 属用于构成十进倍数的SI词头的有( )。

    • A.百
    • B.千
    • C.万
    • D.亿
  21. 下列单位中,哪些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

    • A.毫米
    • B.吨
    • C.吉赫
    • D.千帕
  22. 下列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导出量的有( )。

    • A.电压
    • B.电阻
    • C.电荷量
    • D.电流
  23. 指示装置提供示值的方式通常有( )。

    • A.模拟式
    • B.半模拟式
    • C.数字式
    • D.半数字式
  24. 为了定量的描述测量仪器的准确度,通常使用( )等概念。

    • A.准确度等级
    • B.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 C.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 D.测量仪器的引用误差
  25. 下列关于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误差表明了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多少
    • B.测量不确定度是表明测量值的分散性
    • C.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时不必区分其性质
    • D.测量不确定度与真值有关
  26. 实物量具是( )。

    • A.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计量器具
    • B.能将输入量转化为输出量的计量器具
    • C.能指示被测量值的计量器具
    • D.结构上一般有测量机构,是一种被动式计量器具
  27. 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 )表示。(斜体有下标)

    • A.uc
    • B.u
    • C.U
    • D.uB
  28. ( )是指"确定测量结果的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 A.测量不确定度
    • B.标准不确定度
    • 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D.扩展不确定度
  29. 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一般2~3倍)得到的不确定度称( )。

    • A.总不确定度
    • B.扩展不确定度
    • C.标准不确定度
    • D.B类标准不确定度
  30. 以( )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扩展不确定度。

    • A.方差
    • B.标准差
    • C.标准差的倍数
    • D.协方差
  31. ( )是指"当测量结果由若干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 A.测量不确定度
    • B.标准不确定度
    • 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D.扩展不确定度
  32. 以( )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 A.方差
    • B.标准差
    • C.标准差的倍数
    • D.协方差
  33. ( )是指"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 A.测量不确定度
    • B.标准不确定度
    • 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D.扩展不确定度
  34. 以( )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标准不确定度。

    • A.标准偏差
    • 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
    • C.实验标准偏差
    • D.数学期望
  35.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 )的定量表征。

    • A.误差
    • B.修正范围
    • C.真值
    • D.质量
  36. 根据一系列测量数据的统计分布估算标准偏差的评定方法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称( )。

    • A.随机不确定度
    • B.扩展不确定度
    • C.A类标准不确定度
    • D.B类标准不确定度
  37. ( )定义为:"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 A.测量不确定度
    • B.合成不确定度
    • C.标准不确定度
    • D.测量准确度
  38.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  )之间的一致程度。

    • A.测量标准
    • B.测时真值
    • C.测量基准
    • D.测量仪器示值
  39. (  )是指在测量条件改变了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 A.准确度
    • B.精确度
    • C.重复性
    • D.复现性
  40. 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测量值之间的分散性就是其一致程度,所以重复性可用( )来定量表示。

    • A.标准偏差
    • 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
    • C.实验标准偏差
    • D.数学期望
  41. 计量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 )的一致程度。

    • A.测量基准
    • B.测量量值
    • C.测量真值
    • D.测量标准
  42. ( )的定义是:"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 A.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 B.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 C.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 D.测量仪器的复现性
  43. ( )的定义是:"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 A.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 B.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 C.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 D.测量仪器的复现性
  44. (  )是在测量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 A.准确度
    • B.精确度
    • C.重复性
    • D.再现性
  45. 用代数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 )。

    • A.校准值
    • B.校准因子
    • C.修正因子
    • D.修正值
  46. 参考量值与测得的量值之差称( )。

    • A.测量误差
    • B.测量误差的估计值
    • C.修正因子
    • D.修正值
  47. 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称为( )。

    • A.随机误差
    • B.测量误差
    • C.系统误差
    • D.平均误差
  48. ( )是指"测量结果与同一待测量的大量重复测量的平均结果之差"。

    • A.系统误差
    • B.随机误差
    • C.绝对误差
    • D.相对误差
  49. 修正值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 )。

    • A.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 B.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 C.大小不等,符号相同
    • D.大小不等,符号相反
  50. ( )是在重复测量中保持恒定不变或按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 A.系统误差
    • B.随机误差
    • C.绝对误差
    • D.相对误差
  51.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  )。

    • A.随机误差
    • B.测量误差
    • C.系统误差
    • D.平均误差
  52. ( )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穷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 A.系统误差
    • B.随机误差
    • C.绝对误差
    • D.相对误差
  53. 测量误差的估计值是测量值偏离参考量值的程度,通常情况是指( )。

    • A.系统误差
    • B.随机误差
    • C.绝对误差
    • D.相对误差
  54. 被检电压表的示值为40V,经检定其实际值为41V,则此电压误差为( )。

    • A.1V
    • B.-1V
    • C.0~1V
    • D.-1~0V
  55. 通常情况下,测量结果是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及该算术平均值的( )

    • A.校准值
    • B.校准因子
    • C.测量不确定度
    • D.修正值
  56. 测得的量值与参考量值之差,叫做( )。

    • A.随机误差
    • B.绝对误差
    • C.修正值
    • D.测量误差
  57.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

    • A.误差
    • B.测量准确度
    • C.测量不确定度
    • D.测量精密度
  58. 在日常检定或校准中,将由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作为约定真值,常称为( )或实际值。

    • A.指定值
    • B.标准值
    • C.参考值
    • D.校准值
  59.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及其有关的信息称为( )

    • A.真值
    • B.约定真值
    • C.测量结果
    • D.被测量
  60. ( )是指"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 A.修正值
    • B.约定真值
    • C.影响量
    • D.参考量
  61. ( )是指"对于给定目的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 A.修正值
    • B.约定真值
    • C.真值
    • D.测量值
  62. 十大计量专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

    • A.长度计量
    • B.热学计量
    • C.力学计量
    • D.电磁学计量
  63. 根据专业特点,多采用标准物质来进行量值传递和溯源的是( )。

    • A.电离辐射计量
    • B.声学计量
    • C.光学计量
    • D.化学计量
  64. 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定量称为( )。

    • A.被测量
    • B.影响量
    • C.被测对象
    • D.测量结果
  65. ( )是计量技术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

    • A.法制计量
    • B.科学计量
    • C.工业计量
    • D.工程计量
  66. 企业中的实用计量是属于( )。

    • A.科学计量
    • B.工程计量
    • C.法制计量
    • D.计量管理
  67. 由于计量工作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和其应用的广泛的社会性,因而决定了计量管理的法制性。世界各国家都以国家( )形式,对计量实施强制管理。

    • A.命令
    • B.管理
    • C.立法
    • D.比对
  68. 代表着计量的公益性的是( )类计量。

    • A.科学计量
    • B.工程计量
    • C.法制计量
    • D.计量管理
  69.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 )范围内的测量仪器。

    • A.全国
    • B.企业
    • C.法制管理
    • D.所有
  70. 法制计量是由政府或授权机构进行( )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

    • A.非强制性
    • B.强制性
    • C.计量确认
    • D.强制管理
  71. ( )就是说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可再现、可比较的。

    • A.准确性
    • B.溯源性
    • C.法制性
    • D.一致性
  72. ( )指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 A.准确性
    • B.一致性
    • C.溯源性
    • D.传递性
  73. ( )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它是开展计量活动的基础。

    • A.准确性
    • B.一致性
    • C.溯源性
    • D.法制性
  74. 计量的涵义是"以法定的形式和技术手段实现单位( )和量值准确可靠为目的的测量。"它可对整个测量领域起指导、监督、保证和仲裁作用。

    • A.统一
    • B.一致
    • C.协调
    • D.监督
  75.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

    • A.3年
    • B.4年
    • C.5年
    • D.长期有效
  76. 计量是实现( ),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 A.量值传递
    • B.测量统一
    • C.单位统一
    • D.定量确认
  77.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只对经批准的( )等项目有效。

    • A.计量器具
    • B.计量器具、型号
    • C.计量器具名称、型号
    • D.计量器具特性、型号
  78. ( )是实施测量时所需的三个要素。

    • A.输入、测量活动、输出
    • B.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程序
    • C.测量方法、测量结果、测量资源
    • D.测量程序、测量方法、测量结果
  79. ( )是测量过程的输出。

    • A.示值误差
    • B.修正值
    • C.测量结果
    • D.测量误差
  80. ( )是进行特定测量时所用的,根据给定的测量方法具体叙述的一组操作。

    • A.测量原理
    • B.测量程序
    • C.测量活动
    • D.测量过程